基于AHP-NRCA模型的中国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

2014-09-19 00:47孙才志杨羽頔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年4期
关键词:竞争力竞争优势

孙才志,韩 建,杨羽頔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 116029)

0 引言

2011年全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45 496亿元,比上年增长9.8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2%,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5.7%。以开发利用资源为基础、以区位优势为依托的海洋产业促进了沿海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协调了沿海各地区海洋产业发展的关系,实现了海洋产业的合理布局,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而对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产业竞争力集中于理论研究与技术评估。迈克尔·波特[2-4]首次从产业层面研究竞争力,他提出的钻石模型理论以及后来 Cartwright[5]、Dunning[6]、Rugman 等[7]、Moon 等[8]对钻石模型的改进与完善,为形成系统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和方法奠定了坚实基础[9]。皮特·卡尔·克莱索是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开拓者,在评估城市竞争力时系统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6个影响因素。然而,国外学者对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较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海洋产业发展模式,尤其是在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海洋油气业等特定产业的评价分析方面。

国内学者对产业竞争力研究起步较晚,金碚[10]、邹薇[11]、郭克莎[12]和郑传均[13]对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结构和组织的竞争力进行了相关研究。在海洋产业竞争力方面,王圣等[14]从产业聚集、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创新力4个方面构建了山东省海洋经济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殷克东等[15]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设计构建了中国海洋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Kendall一致性检验方法,设计构建了海洋产业竞争力的“四维一体”联合决策理论测度模型[16]。然而,国内学者对海洋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鲜有定量分析研究[17],对海洋产业竞争力从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两方面评价分析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国海洋产业竞争力,为沿海各省份海洋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海洋产业的优化布局提供决策参考。

以全国沿海地区1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层面,对沿海省份的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沿海省份的海洋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测度;再利用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进行比较优势测度;最后,根据测度结果对沿海省份的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合理评价,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我国海洋产业的竞争力、丰富我国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层次分析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进行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检验,将满足一致性检验的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权重。综合评价指数为Zi:

式中:xij为第i个系统第j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值;wj为利用AHP方法确定的评价指标xj的权重。

1.1.2 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ormalize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NRCA)。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首次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如果一国特定产品与本国其他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差异相对于他国各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具有相对优势,该国根据劳动生产率生产相对有利的产品,可以在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18]。目前,常用的测度比较优势度的方法有Balassa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IRCA)[19],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IARCA)[20]、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INRCA)[21]。其公式如下:

式中:Xij为i国家j产品的出口额;Xi为i国家产品的出口总额;Xj为世界j产品出口总额;X为世界出口总额。若IRCA>1,表示该国j产品有比较优势;若IRCA<1,表示j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若IARCA>0或INRCA>0,表示该国j产品有比较优势;若IARCA<0或INRCA<0,表示该国j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

上述3种方法中INRCA计算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比较优势计算方法在时空比较方面和结果不对称方面的缺陷。其主要优点是:①比较范围广,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作优势比较,可以在不同的国家和商品之间作优势比较;②计算结果对称,数值分布在-1/4~1/4之间,0为中心点;③某个国家或某种商品的比较优势总和为0,这符合比较优势的基本原理。鉴于此,选取NRCA模型来测度我国沿海地区11个省份海洋产业竞争力比较优势。

1.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07—2012年的《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各省份的《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及相关统计年鉴。

2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指一国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中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或地位[22]。产业竞争力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与资源有关,最终被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所决定,强调基于资源禀赋差异的不同产业间的比较,指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生产发展中本地区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比较优势主要的贡献是造成了在产业竞争力上的某种差异性,如区位优势差异、资源优势差异、环境优势差异等,因此,在产业竞争中能获得最大的比较利益[23]。产业的竞争优势与资源利用有关,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具有更强的素质与能力。竞争优势是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力的一种表现,是市场竞争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结果,使科技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竞争优势强调一个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24]。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资源条件上可能是非常富有的,但是有利的条件却不一定能形成优势竞争力,有的国家(如日本)或地区虽然资源缺乏,但是,技术优势对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如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等等,仍然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25]。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强调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本质却是相同的,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比较优势涉及的主要是区域间不同产业、产品之间的区际交换关系,强调地区间产业分工与互补的合理性;竞争优势涉及的是同一产业内部的交换关系,强调地区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因此,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已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可以通过对外部生产要素的吸引来进一步强化比较优势[26]。

鉴于此,本研究在海洋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上主要围绕着海洋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方面来选取,由此分析海洋产业竞争力,使各沿海省份在海洋产业布局上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在海洋产业上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3 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

3.1 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1.1 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①代表性原则。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能表达综合性和专业性指标,能简洁、准确地反映海洋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并能客观反映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各个方面。②可比性原则。即所选指标在海洋产业方面要有可比性,计算指标口径一致,否则难以准确判断各地区的海域的优劣,难以进行海域的产业布局分析。③ 有效与实用原则。要切合实际情况,在指标数量上少而精,在评价结果上要达到能够最大限度地说明问题的效果,还应考虑指标间不出现重复交叉,消除冗余,以此来提高评估的可操作性[27]。

3.1.2 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上述原则,分别从海洋产业竞争力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体系入手,将比较优势分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将竞争优势分为资源推动能力、生产消费能力、人力劳动就业资源数量、科技投入能力和科技成果产出。从两个体系共选取46个指标构建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28](表 1)。

3.2 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

3.2.1 沿海各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竞争优势评价。首先,利用AHP模型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表1)。然后,根据指标类型进行标准化[29],消除量纲的影响。最后,根据式(1)计算出沿海地区竞争优势的指数值(表2)。

由表2可知,沿海地区竞争优势指数总体上呈逐年增长态势。为了避免对沿海省份海洋产业竞争力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一一进行繁琐分析,根据竞争优势的数值(表2),采用模糊迭代自组织聚类算法(Fuzzy ISODATA聚类方法[30])将沿海11省份分为3类(表3,图1)。

3.2.2 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比较优势评价。随着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了实现海洋开发收益的最大化,沿海11个省份按照各自海洋产业的比较优势来进行产业布局,从而使沿海省份之间海洋经济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先利用公式(1)求出各省份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值,再利用NRCA模型计算出沿海地区11个省份的海洋产业比较优势指数(表4)。

表2 2006—2011年沿海省份海洋产业竞争力竞争优势指数Tab.2 Marine industry competitive advantage exponent value of the coastal provinces from 2006 to 2011

表3 2006—2011年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竞争优势聚类结果Tab.3 Marine industry competitive advantage clustering results of the coastal areas from 2006 to 2011

说明:第一类包括广东、山东、上海;第二类包括天津、辽宁、福建、江苏、浙江;第三类包括河北、广西、海南。第一类竞争优势最强;第二类竞争优势中等;第三类竞争优势处于弱势。

图1 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竞争优势Fig.1 The diagram of marine industry competitive advantage clustering of the coastal areas

利用沿海各省份5年间比较优势指数(表4)的均值来判断比较优势。根据海洋产业在区位、资源、环境比较优势指数,若只有一种或者有两种功能的比较优势指数大于0,但其中一种功能的比较优势指数只是微大于0,则称为单类型比较优势;若其中两种功能的比较优势指数明显大于0,则称为双类型比较优势。利用Fuzzy ISODATA聚类法将沿海地区比较优势聚类为3类(表5,图 2)。

表4 2007,2009,2011年沿海省份海洋产业竞争力比较优势指数Tab.4 Marine industry comparative advantage exponent value of the coastal provinces in 2007,2009 and 2011

4 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的分析

4.1 强竞争优势——区位比较优势区

山东、广东和上海具有强竞争优势,且区位上具有比较优势。山东省频临渤海、黄海、东海,海洋资源充足,靠近环渤海工业带,交通便利,市场广阔。2010年又提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目的是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努力打造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区、海陆一体开发和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区。2006—2011年5年时间山东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增加3 395.20亿元,今后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竞争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优势的海洋产业集群,特别是在传统海洋产业基础上应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等高科技集群。

表5 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比较优势聚类结果Tab.5 Marine industry comparative advantage clustering results of the coastal areas

图2 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比较优势Fig.2 Marine industry comparative advantage clustering diagram of the coastal areas

广东省濒临南海,位于珠三角经济区中,靠近以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为主的香港和以博彩、旅游、区域性商贸服务为平台的澳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2012年国务院批复《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提出将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为我国提升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的集聚区、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推进海洋综合管理的先行区,为广东海洋强省建设增添源源不绝的强劲动力。未来广东省应重点突出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服务业、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以及海洋生物医药,对新型海洋产业进行培育,打造高层次的海洋产业集群。

上海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交通发达,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市场信息畅通,科技发达。2006—2011年间,上海市的海洋科技经费占地区GDP从0.73%增加到13.02%,海洋GDP增加近1 236亿元。上海的资源比较缺乏,但是,发达的科学技术、合理的海洋产业结构弥补了资源的不足,海洋产业竞争力远好于其他沿海省份。上海应充分利用海洋科学技术,不断引进人才,提升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海洋药物技术、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海洋电子信息、海水利用业等新兴海洋产业,这是未来上海的重点海洋产业,对上海海洋产业结构起到优化作用,也是产业优化的突破口[31]。

4.2 中竞争优势——区位比较优势区

天津和浙江两省份的竞争优势为中等,在区位上具有比较优势。天津区位优势明显,不仅毗邻首都,还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2011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滨海新区发展要坚持科教优先,充分发挥在振兴环渤海海洋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和完善滨海新区综合功能,加强对包括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在内的现有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促进滨海新区发展。浙江省濒临东海,海岸线较长,有优良的港湾,具有出口便利的区位优势,是长三角经济辐射地带。2011年国务院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目的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统筹海陆联动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建设空间配置合理、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天津市应重点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滨海旅游业、临港产业等新型海洋产业。浙江省应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业、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业、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海洋清洁能源、海洋勘探开发服务业、港口物流服务业等海洋产业。两省份应进一步调整海洋产业布局,引进外资,发展就业弹性大、附加值高的海洋产业部门,利用区位比较优势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提升两省的区域竞争力,打造海洋产业集群。

4.3 中竞争优势——区位、资源比较优势区

辽宁和江苏两省竞争优势为中等,在区位、资源上具有比较优势。辽宁濒临渤海和黄海,优良商港港址38处,万吨以上泊位103个,地处东北与环渤海经济区的结合部,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产业基础良好,腹地广阔,市场潜力巨大。2009年国家批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充分考虑现有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江苏省濒临东海,位于长三角北部,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交通发达,适宜各种产业需求,港口优势比较明显,有亿吨大港之称的南通和连云港都有较好的优势。2009年《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又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优惠,更有利于对江苏省沿海地区的开发。辽宁省应使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化工业等向附加值高的高端产业发展。江苏省应重点发展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能源、海洋医药、临港产业、海洋食品等产业,吸引外资,调整海洋产业空间结构,合理配置海洋资源,应充分把区位资源比较优势发挥出来,打造新的海洋经济增长点。

4.4 中竞争优势——环境比较优势区

福建省竞争优势为中等,在环境上具有比较优势。《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绿皮书显示,2009年福建省环境竞争力排名第七,表明其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近几年,福建省应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合理地开发生态经济,加快培育海洋文化产业,增强第三产业海洋科技实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该省自身的优势资源,加快蓝色增长,进一步利用科技力量优先发展港口物流业、海洋生物制药业、海洋风力发电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滨海矿产业和海洋资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建立合理的海洋产业结构,构建具有福建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体系。努力打造集群品牌,提高海洋产业经济效益。

4.5 弱竞争优势——环境比较优势区

广西和海南的竞争优势比较弱,在环境上具有比较优势。广西在2009年已把生态环境优势作为广西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广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没有下降,而且稳中有升,但是海洋产业方面科学技术比较落后,资源配置能力比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海洋产业竞争力薄弱,今后应加大旅游产业发展,使海洋产业多样化。海南凭借生态资源和政策优势,立足省情,扬长避短,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走出一条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多赢之路。该省在海洋产业方面与其他省份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海南省的海洋产业比较单一,旅游产业开发不足,导致该省的竞争优势较弱。2011年《海南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强调把保护海洋环境作为不可动摇的根本前提,突出海洋旅游和海洋油气化工两大亮点,加大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经济的开发,为海洋经济带来可观的效益。因此,两省份应充分利用环境比较优势,大力改造基础设施。广西应重点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及滨海矿业、海洋新兴产业等产业,海南应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新兴产业等产业,合理配置海洋资源,加快旅游码头规划,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海洋旅游产业发展。

4.6 弱竞争优势——区位比较优势区

河北省的竞争优势处于比较弱的位置,在区位上具有比较优势。河北省拥有487 km海岸线,具备建港和发展海上运输的良好资源条件,具有秦皇岛港、唐山、曹妃甸等大型港口,内环京津经济圈,外沿渤海,毗邻山东经济区,依托地缘条件建设比较优势产业。2011年国务院批复《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要求把河北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在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利用京津地区转移来的科技力量,合理布局海洋产业结构,优化配置优势资源。河北省应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科技力量重点发展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水产业和海洋渔业生态保护技术等海洋新兴产业,在天津和山东两省份的海洋生物医药带动下,开发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扩大产业间的互补优势,充分利用沿海地区丰富的风能资源,大力发展河北省的海洋经济。

5 结论

1)本研究基于对产业竞争力内涵的理解,认为海洋产业竞争力由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两个基本要素组成,其中竞争优势与资源利用有关,比较优势与资源有关。2)采用AHP与NRCA模型进行海洋产业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测度,并采用ISODATA聚类模型进行优势类型分类,分类结果基本上能够反映研究区实际情况,与国家相关海洋发展战略基本吻合,说明采用AHP-NRCA模型进行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3)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科学配置海洋资源,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积极培植主导产业,带动海洋产业发展。4)海洋产业竞争力会随着海洋产业集聚产生变化,由于数据的搜集困难,只选取5年数据,并且指标的选取有待于改善。随着海洋资料的完善以及对海洋产业竞争力的理解,以后在对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中不能只进行单层次的分析,还要综合全面的信息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优化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

[1]赵昕,余亭.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评价[J].渔业经济研究,2009(3):11-16.

[2]D P Rapkin,W P Avery.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A Global Economy[M].Boulder:Lynne Rienner Inc,1995.

[3]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16-118.

[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5]Cartwright W R.Multiple Linked Diamonds:New Zealand’s Experience[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33(1):55-69.

[6]Dunning J H.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33(2):8-15.

[7]Ragman,Alan M,D’Cruz,Joseph R.The Double Diamond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Canadian Experience[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33(S2):17-39.

[8]Moon H C,Ragman A M,Verbose A.A Generalized Double Diamond Approach to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of Korea and Singapore[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998,7(2):135-150.

[9]刘大海,陈烨,邵桂兰,等.趋于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估理论与实证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7):90-94.

[10]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1996(11):39-45.

[11]邹薇.论竞争力的源泉:从外生比较优势到内生比较优势[J].武汉大学学报,2002,55(1):35-47.

[12]郭克莎.评金碚主编的《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域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1997(10):77-78.

[13]郑传均.基于SCP与钻石模型的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J].消费导刊,2007(12):35-37.

[14]王圣,张燕歌.山东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估体系的构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7):109-113.

[15]殷克东,王晓玲.中国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的联合决策测度模型[J].经济研究参考,2010(28):27-39.

[16]郭孝伟.我国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比较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2):391-392.

[17]翟仁祥,李敏瑞.中国海洋产业结构时空分异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41(19):44-51.

[18]骆正清,杨善林.层次分析法中几种标度的比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9):51-60.

[19]陈懿贇.获取动态比较优势的湖南花炮产业发展策略[J].经济地理,2008,28(2):327-329.

[20]万先进,吴南,伍婷.基于比较优势的三峡地区旅游产业发展[J].经济地理,2007,27(5):873-876.

[21]刘东勋.中原城市群九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和比较优势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3):343-347.

[22]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1(10):99-104.

[23]白永秀.区域经济论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20.

[24]盛立军.分险投资:操作、机制与策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164-169.

[25]赵修卫.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1(10):95-99.

[26]刘国亮,薛欣欣.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以山东省制造业为例[J].产业经济学研究,2004(3):35-41.

[27]孙才志,孙炳双,林旭,等.区域水资源开发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松嫩盆地为列[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1):46-49.

[28]孙才志,刘玉玉.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生态学报,2009(10):5665-5674.

[29]范斐,孙才志.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2):59-63.

[30]孙才志,林学钰.模糊划分有效性函数的构建与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2):106-110.

[31]韩立民,任新君.海域承载力与海洋产业布局关系初探[J].太平洋学报,2009(2):80-84.

猜你喜欢
竞争力竞争优势
矮的优势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感谢竞争
画与话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