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2014-09-19 00:47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年4期
关键词:洛阳竞争力旅游

王 丽

(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南洛阳 471022)

0 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城市旅游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已经将其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其产业的竞争力[1]。旅游业作为城市经济产业的一部分,对其竞争力的评价不仅要看现有优势,更要看它长期保持这种优势的能力,即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城市旅游的素质及其各种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本城市旅游方面的优势和各种机遇,在拥有、吸引、整合资源、争夺、占领、引导市场和创造价值等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2]。也有学者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城市的旅游业在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差别优势和城市综合素质[3]。

国外关于城市旅游的研究最早的是斯坦费尔德的对城市旅游业重要性的论述[4]。城市旅游这一现象在我国早己存在,但其研究却晚于国外。我国学者对城市旅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多集中于国内外著名旅游城市的打造方面,真正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是从21世纪开始的。如郭阳旭提出并论述了重庆旅游整体竞争力的概念[5];苏伟忠等从旅游竞争业绩、旅游竞争潜力、旅游竞争环境支持力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6];周常春等用因素分析法对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研究[7];张争胜等提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各种机遇,组织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制定经营管理策略,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的能力[8]。目前,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在旅游学界已成为一个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深化。本研究拟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AHP法对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以洛阳市为例进行横纵向相结合对比分析。

1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一个综合而又错综复杂的系统,有众多的影响要素,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为不同的子系统。在城市旅游竞争力系统中,各要素共同影响着城市旅游竞争力。

将城市旅游竞争力划分为城市旅游硬竞争力和城市旅游软竞争力两大类,在这两大类竞争力中又会有一些具体的细分竞争力共同作用和构成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内容。即:城市旅游竞争力(A)=城市旅游硬竞争力(HC)+城市旅游软竞争力(SC)。城市旅游硬竞争力包括环境竞争力(B1)、人才竞争力(B2)、经济竞争力(B3)、设施竞争力(B4)和业绩竞争力(B5);城市旅游软竞争力包括制度竞争力(B6)和开放竞争力(B7)。

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关键。充分考虑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基本特征、评价的一般原理及资料的可得性后构建指标体系(图1)。

2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我国目前关于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因子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回归分析法、AHP法和模糊曲线法等。选择AHP法展开研究。

图1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框架Fig.1 The hierarchy framework of the city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2.1 层次分析法评价步骤

2.1.1 构造判断矩阵。假定评价目标为A,评价指标集F={f1,f2,…,fn},构建判断矩阵 P(A-F)为:

比较它们对上一层的某一准则层(或目标层)的重要程度,再根据专家征询结果确定在该层中相对于某一准则层所占的比重(即将n个因素对上一层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在比较时选取1~9尺度的分级标准(表1)。

表1 因子相对重要性标度[9]Tab.1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factor

2.1.2 层次单排序。层次单排序是相对上层某元素而言确定本层所有元素的权重值。层次单排序的任务可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正规化特征向量的分量Wi即为对应元素排序的权重值。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以及专家经验和评价认识上的差异性,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片面性,为了能够检验层次分析法所得结果的合理性,只有通过检验,才能说明判断矩阵在逻辑上是否合理,也才能继续对结果进行分析。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的公式为:

式中:RC为一致性比例;IC为一致性指标;IR为随机一致性指标,其取值范围见表2;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成对比较因子的个数。一般来说,当RC<0.10时,就认为判断矩阵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当RC≥0.10时,就要调整判断矩阵,直至满意为止[9]。

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IR的取值[9]Tab.2 The values of average random consistency index IR

2.1.3 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是指在同一层次中用所有层次单排序的结果来计算相对于上一层次来讲的本层次的权重值。这种排序是由上而下进行的,同样需要进行一致性的检验,其检验标准与层次单排序相同。

2.2 计算方法

AHP法最根本的是求出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及特征向量。其计算方法多种多样,研究采用方根法进行求解。首先,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其次,计算 Mi的 n 次方根即为所求特征向量,也即各元素的权重值;最后,计算最大特征根

2.3 指标的量化与处理

在各项指标数据中除旅游资源品位度、旅游资源垄断度、旅游资源丰度和城市旅游政策环境之外,其他的数据均可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各城市的统计年鉴中获取。旅游资源品位度、旅游资源垄断度的取值标准见表3。即每个指标取最高分值,如遇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则将旅游资源的品位度取最高分值6分。

表3 旅游资源垄断度、品位度取值标准[10]Tab.3 The standard values of tourism resource monopolies degrees and grade level

首先,将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个标准中取最高分值,即可得到旅游资源品位度和垄断度的得分,再把旅游资源丰度的得分加上,最后,可获得总得分。旅游资源丰度则是指城市拥有世界级遗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及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数量总和(如遇某种资源同属于两个的计算时算作一个)。

对于C26指标则可采取专家组征询法对其进行打分。评分值满分为10,分别划分为10~9,8~7,6~5,4~3,2~0共5个等级,计算后得出各指标的最后得分。但经过量化后各指标单位不统一,须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数据标准化,利用如下公式来转化:

Pi=di∕max{di}。

式中:Pi为某指标转换后的无量纲指标;di为转换前的指标值;i为所有评价城市该指标的总和[9]。

2.4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选择加权求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把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得分代入模型式中:E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Q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Pi'为第i个指标标准化值;n为评价指标数目。最终得出某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6]。

3 洛阳旅游竞争力研究

对一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一方面是将该城市与所要对比的城市在同一年份的旅游竞争力状况进行横向比较;另一方面就是将该城市在不同年份的旅游竞争力状况进行纵向比较。

3.1 洛阳与其他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比较

选取洛阳、郑州、焦作、开封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向比较。首先,因为这4个城市在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上较为相近;其次,这4个城市在河南省城市群中的地位相对突出;另外,这4个城市的旅游资源都很丰富,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结合2013年洛阳与其他3个城市的统计数据计算得出这4个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结果(表4)。

表4 2013年4个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结果Tab.4 Four cities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value in 2013

3.2 洛阳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发展比较

同样运用上述方法,结合2004—2013年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对洛阳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可得出洛阳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的评价结果(表5)。

表5 2004—2013年洛阳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结果Tab.5 Luoyang’s urba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value from 2004 to 2013

3.3 洛阳旅游竞争力分析结论

3.3.1 横向比较。分析表明,洛阳在4个城市中的旅游综合竞争力位居第二,仅次于郑州(表4),其原因在于郑州的旅游资源、经济条件、科技水平、旅游人才、区位和交通条件、旅游环境状况和政府制度等方面优于洛阳。但在旅游资源、经济条件、科技水平、旅游人才、区位和交通条件、旅游环境状况等方面,洛阳明显优于焦作和开封,说明洛阳在河南省的旅游竞争能力还是较强的。洛阳的环境竞争力、人才竞争力、业绩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这4项指标在4个城市中均位于前列,但洛阳的经济竞争力却处于第三的位置,落后于郑州和焦作。因此,洛阳应该进一步提升旅游竞争力业绩,挖掘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潜力,优化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环境。

3.3.2 纵向比较。2004—2013年洛阳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只有2006年略有下降(表5),下降的原因一是客源地开发忽视了极具潜力的周边省份,如陕西、湖北、安徽;二是洛阳当年事业单位性质的景区占全部景区的50%,没有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就无法增强事业性质景区的经营主动性及活力。随后洛阳市注重将自然山水景区与人文景区协调发展,树立精品景区的品牌效应,集中力量打造精品景区,同时,对精品景区和一般景区进行有效整合,注重景点内容的多样性和主题性,在促销中开发潜在客源。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洛阳市自2007年起在旅游环境、人力资源、旅游相关设施、旅游业绩及经济等各个竞争指标方面均呈上升趋势,这表明了洛阳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总的来说,在环境竞争力、人才竞争力、业绩竞争力以及开放竞争力方面洛阳在进行横向比较的4个城市中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同时,洛阳也存在着旅游经济支持系统不完善、城市整体形象与定位不鲜明的弱点。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洛阳应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丰富、经济腹地广阔、区位条件突出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旅游支持系统,提高旅游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极力营造优越的旅游环境。

4 结语

选取旅游竞争业绩、旅游竞争潜力、旅游竞争环境支持力3个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指标基本都能通过客观数据来表示,并采用定量方法计算,这样就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干扰,使得评价体系更加公正、合理和可靠。但也正是由于分析问题时对客观数据过分依赖,缺乏对个性化和实际问题的把握,因此,在进行深入研究时不免具有局限性。今后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采取主观判断与客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论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运用AHP法对洛阳、郑州、焦作和开封4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多层面的对比和评价,通过分析使得洛阳城市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的指标数据得到了清晰的表现。另外,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对单个影响因素的分析较多,缺乏了整体的系统性。同时,有关城市旅游竞争机制及竞争过程未能深入探讨,这些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补充。

[1]黄耀丽,李飞,李凡,等.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J].地理研究,2006,25(4):730-740.

[2]霍金花.基于AHP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兼对焦作、洛阳、开封、安阳旅游竞争力评价[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49-52.

[3]范红艳,李燕.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5):487-490.

[4]李树民,陈实,邵金萍.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2,32(4):1-5.

[5]郭阳旭.提升重庆旅游的整体竞争力[J].探索,2000(4):84-87.

[6]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J].旅游学刊,2003,18(3):39-42.

[7]周常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78-83.

[8]黄耀丽,李飞,李凡.基于竞争力要素和空间尺度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诌议——兼与城市竞争力比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4):93-98.

[9]刘玉孔.成都市旅游竞争力分析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27-30.

[10]王艳丽.提升开封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33.

猜你喜欢
洛阳竞争力旅游
洛阳正大剧院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旅游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