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站轨道层厚大梁板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2014-09-21 02:48
建筑施工 2014年6期
关键词:木方梁底支撑体系

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3

铁路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站房总建筑面积为20.6 万m2,其中地下室平面面积约为11 万m2,结构顶板为轨道层,承受火车动荷载作用,结构按照桥梁板设计。轨道层主梁截面尺寸为1.8 m×2.0 m,主梁两端设有夹腋高3 m,最大柱网尺寸20.6 mm×10.3 mm,板厚0.5 m。次梁截面尺寸为1.8 m×1.7 m、0.8 m×1.6 m、1.2 m×1.6 m等。施工最大荷载达到113.8 kN/m2,模板支设高度板下及梁底分别为11.92 m和10.5 m。

1 轨道层高支模体系特难点

本工程轨道层楼板主体结构特殊、楼板的模板支撑体系超高和跨度大属异型模板体系,直接关系轨道层结构安全及混凝土观感质量,大面积采用大跨度、高支模支撑体系国内工程实例很少[1-3]。针对北京南站结构特点,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受力模型进行充分强度刚度验算,所能参照借鉴的实例几乎没有。加腋梁节点的控制及整体支撑体系的稳定性是施工的难点。

2 方案的确定

考虑到高支模板系统对支撑体系要求较高,且市场上的碗扣脚手架壁厚均小于3.5 mm,木方截面均小于100 mm×100 mm,经过反复验算确定两种实施方案,方案一为板面铺厚18 mm覆膜多层板,板下主、次龙骨均采用100 mm×100 mm木方,次龙骨间距250 mm,主龙骨间距900 mm,碗扣架立杆间距900 mm×600 mm,其中沿主龙骨长向间距为600 mm,水平杆步距1 200 mm。由于柱端有夹腋最高可达3 m,最终确定梁及夹腋部分的支设次龙骨间距为200 mm,主龙骨间距为600 mm,碗扣架立杆间距600 mm×300 mm其中沿主龙骨长向间距为600 mm,水平杆步距为1 200 mm。

方案二为板面铺厚18 mm覆膜多层板,板下主龙骨采用强度较高的S150型铝梁,铝梁截面示意见图1。主龙骨间距900 mm。次龙骨采用100 mm×100 mm木方,次龙骨间距250 mm,碗扣架立杆间距900 mm×900 mm,水平杆步距1 200 mm。

图1 铝梁截面示意

3 施工方法

3.1 施工流程

3.1.1 顶板模板

弹立杆控制线→ 架设满堂脚手支撑体系→ 斜撑加固(水平、竖向)→立杆插顶托→铺设木质或铝合金龙骨(主、次)→调整起拱→铺设覆膜多面板→校正标高及固定→顶板预验收

3.1.2 梁模板

无钢托座牛腿梁:弹立杆控制线→架设牛腿梁底支撑体系→铺设龙骨、梁底覆膜多面板→绑牛腿梁钢筋→梁侧模安装与固定→牛腿梁模板预验收

有钢托座牛腿梁:安装固定钢托座→架设梁底支撑体系→绑扎钢托座钢筋→铺设龙骨、梁底覆膜多面板→梁侧模安装与固定→梁模板预验收

3.2 施工要点

3.2.1 顶板模板

(a)顶板支模前将板标高控制线标注到四周墙及柱钢筋上,大梁标高控制线标注在柱主筋上。在各区格底板上应弹出立杆位置线,每根立杆下面垫放50 mm×100 mm的木方。按跨度双向起拱2‰。设在支架立杆顶部的可调顶托,其伸出长度不得超过200 mm。

(b)支撑体系控制:每个流水段四周端部隔4~6 根立杆设置1 道竖向剪刀撑,竖向剪刀撑夹角控制在45°~60°;考虑到水平方向的架体稳定,从顶层开始向下隔4 步共设置2 道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夹角控制在45°~60°。顶板支撑体系与混凝土柱之间设置2 道刚性连接(Φ48 mm钢管柱箍),间距3 m,与立杆用扣件连接牢固。墙体四周交接的阴角处木方的两侧面(上面、靠墙面)进行刨光处理,木方顶紧墙面。面板从一侧开始铺设,板与板缝间采用硬拼。

3.2.2 大梁模板

(a)在底板上弹出立杆位置线,保证立杆垂直,根据墙柱钢筋上的标高控制杆设计高度,并拉线找直,然后安装梁底模U托和主次龙骨;并与顶板支架之间采用钢管进行水平连接,以增强支架侧向稳定性。

(b)大梁起拱要求:根据现场实际跨度,各分区起拱的具体尺寸是,Ⅱ区主梁梁底起拱40 mm,Ⅰ区、Ⅲ区主梁梁底起拱30 mm;次梁均按梁跨的2‰ 起拱。起拱采用调整主龙骨顶托的方法。

(c)大梁侧模板加固采用M16对拉螺栓固定,间距600 mm,穿PVC套管,便于周转使用。注意梁侧模根部用木楔楔牢,防止胀模。

(d)加腋梁端的钢筋应先与支座箱型钢梁焊接连接,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再支设底模,否则无法操作。

3.2.3 模板交接处处理

由于轨道层圆柱与加腋梁形式特殊,交接处制作异型节点模板,根据柱直径分为Φ1 800 mm与Φ1 500 mm两种形式。其模板支撑形式详见图2、图3。

3.3 混凝土施工要点

(a)每个施工段混凝土浇筑顺序,先浇筑梁混凝土,再浇筑板混凝土。使梁内混凝土成梯形斜面流淌,到达板底高度时,再浇筑顶板混凝土。

(b)混凝土布设堆积高度不应超过1 m,同时严格控制模板支架的实际荷载不超过设计值。

(c)泵送混凝土时,布料机设置在梁柱周围附近,下部垫通长脚手板或木方,支设牢固,受力均匀,避免压力荷载集中。

(d)楼板上泵管下垫脚手板,制作专用泵管支架,形成滑动支座,缓冲对楼板产生的震动。

(e)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指派专人监测模板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进行处理。

图 2 加腋梁柱节点细节一

图3 加腋梁柱节点细节二

3.4 拆除注意事项

(a)确定合理的拆除模板顺序:按照先搭设的后拆、后搭设的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模板支架等原则。

(b)拆除前,设立警戒区域,由专人进行看护,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

(c)严格控制拆模时间,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等级报告为依据提出申请,严禁强行撬砸模板,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观感。拆模时要注意对成品的保护。

4 结语

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轨道层楼板高支模体系为今后同类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特别是在本工程中使用的新型材料打破了常规使用的木龙骨的弊病,保证结构观感质量,结构几何尺寸均在允许偏差之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周转材料在安全、经济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对促进建筑行业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木方梁底支撑体系
斜拉桥梁底维修施工吊架的设计和安装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特大型缆索体系桥梁梁底检查车检测与评估方法
FRP 片材加固混凝土梁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自制电动小风扇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超重梁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要点
浅谈梁底裂缝修补技术在清嘉高速中的应用
浅谈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
新型复合木方研制及现场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