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的主要安全问题及防治措施

2014-09-21 06:03谷晓峰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泄漏中毒

谷晓峰

摘 要:由于氨具有较强腐蚀性,所以氨制冷系统的安全十分重要,采用积极有效的安全和防护措施,保证制冷氨系统安全和无故障运行,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关键词:泄漏;中毒;喷淋水;疏散通道

1.氨的危险性分析

1.1 氨的物理性质:氨是无色气体,有特异的刺激臭味。易于液化,在20 ℃、891kPa下即可液化,并放出大量的热。液氨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系数很大。相对密度0.82。熔点-77.7℃。沸点-33.35℃。临界温度132.44℃。蒸气相对密度0.6。爆炸上限%(V/V):27.4,爆炸下限%(V/V):15.7。易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铵。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

1.2 氨的毒性:氨主要对动物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可危及中枢神经系统,还可通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博和呼吸停止。当氨的浓度在0.5~1mg/m3时,人的嗅觉感觉有异味;浓度在50 mg/m3以上鼻咽部有刺激感和眼部灼痛感;500 mg/m3以上短时间内即出现强烈刺激症状;1500 mg/m3以上可危及生命;3500 mg/m3以上可即时死亡。缺氧时氨的毒作用将加强。国家卫生标准为30 mg/m3。

2.事故等级划分及处置原则

2.1事故等级的划分

氨制冷企业与其他企业发生事故的区别在于中毒窒息、氨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

根据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企业应将氨中毒窒息、氨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作为应急预案的最高等级。

2.2处置原则

根本原则: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防范一般事故。

关键环节:首先,氨制冷企业人员较密集,多数人员都在车间作业,因此在液氨泄漏时,及时有效的疏散周围人群,是安全预防措施的关键环节。其次,当泄漏量较少时,如冷间低压系统的泄漏,可通过停止氨泵,切断阀门,堵漏、启动氨气压缩机来达到控制氨气的泄漏;第三,当泄漏量较大时,系统会出现危险,应开启紧急泄氨器,通过泄氨器将多余的氨释放到事故池里。第四,当泄漏量更大、速度更快时,如氨压机房和高压系统泄漏,其控制的措施有:迅速开启轴流风机,紧急停车,打开喷淋设施和室外消火栓开花水枪,并立即堵漏。如果堵漏不成功,则开启泄氨器,用大量水进行稀释。

3.制冷系统的主要安全问题

3.1 火灾爆炸

(1)液氨储罐及管路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如果制冷系统的储氨设备及管路发生泄漏,氨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高温,可发生火灾爆炸。

(3)中毒

液氨泄漏后,可能造成一定面积的毒害区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致人中毒、死亡。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氨气泄漏扩散模型,危险区域会有所不同。

4.危险区域的定量分析

以储罐泄漏作为事故模型进行危险区域分析。

4.1 毒害区域的计算方法

设液氨储罐的泄漏量为W(kg),泄漏前罐内的液氨温度为t(℃),液氨比热为C(kJ/kg·℃),当储罐破裂时,罐内压力降至大气压,处于过热状态的液氨温度迅速降至标准沸点t0(℃),此时全部液氨所放出的热量为:

(1)

设这些热量全部用于加热罐内液氨的蒸发,如果液氨的汽化热为q(kJ/kg),则其蒸发量:

(2)

4.2 毒害区域的计算

假设可能发生液氨泄漏的最大量W(kg)=1000kg,环境温度t =25℃,计算有毒气体的扩散半径:

液氨蒸发热: =1000×4.6〔25-(-33)〕=266800(kJ)

蒸发量:W=Q/q =266800/1.37×103 =194.75(kg)

氨气在致死的浓度c时的体积V和有毒气体的扩散半径R:

V= Vg×100/c=225.59×100/0.5=45118(m3)

R = (V/2.0944)1/3= (45118/2.0944)1/3=27.82m

根据以上的模拟计算:当有一吨液氨泄露后,氨气的蒸发量为194.75(kg),以泄漏点为中心,可在半径27.8 米范围内,氨气的浓度可致人死亡伤害。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当日的风向。

5.泄漏部位及其原因

(1)设备、管道、阀门等安全配件不按期检测,配件因腐蚀局部裂缝,安全阀失灵,不能自动起跳泄压和报警,造成液氨泄漏。

(2)制冷系统压力控制不严,储罐经常处于超压状态,产生局部泄漏。

(3)储罐超量储存,环境温度较高,未及时采取降温和遮阳,储罐内压上升,产生局部泄漏。

(4)在液氨充装过程中,车辆不慎撞坏液氨管道、阀门、液面计,引起的泄漏。

(5)冷冻系统控制泄放气压力过高,致使储罐压力升高。

(6)冷冻系统控制氨压机出口压力过高,致使储罐压力升高。

(7)储罐的进出口阀门、管道因腐蚀和超压,发生破裂。

(8)储罐使用玻璃管液面计、平板玻璃液面计,因耐压等级不高,长期使用发生破裂。

6.结论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冷库设计规范》,液氨储存系统为乙类火灾危险,其厂房为二级耐火等级,与周边居民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为25m,现有的氨制冷企业基本能够满足此项要求。但是,根据以上事故模型分析,氨的主要危险性为氨气中毒事故,25m的距离远远达不到安全要求。依据《冷库设计规范》 要求,下风侧为300m,其他侧为150m,在此范围外为较安全距离。因此,控制氨的泄漏量,降低氨气蒸发,为厂区人员及周围人群逃生赢得宝贵时间,杜绝较大事故,才是根本所在。

猜你喜欢
泄漏中毒
中毒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牛尿素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