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却不限于书籍

2014-09-25 01:52
南方周末 2014-09-25
关键词:动用讯息感官

文化解码

杨照

阅读是一种源自书籍,却不限于书籍的人类美好行为。我们阅读书籍,然而我们也阅读绘画、阅读雕刻、阅读音乐,还有,阅读人。

当我们“读一个人”,意味着不只是看看他,认识他,而是要深入理解与他相关的种种。什么时候,我们会不只看看一个人,点点头跟他打个招呼,却会想要“读一读”他呢?显然,第一,我们从芸芸众生中挑出这个人,对他产生了最高度的兴趣;第二,我们觉得这个人跟我们的生命,有某种特殊亲近的连结。

需要用心时,我们就“阅读”;希望有些什么知识或经验,可以触动我们的灵魂时,我们就“阅读”。从阅读书籍来的态度教我们,要放慢速度,同时放开感官的敏锐接收范围,我们才有办法专注地对待格外重要的事物,也才有办法让外界外来的东西,进入自己,变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常习惯性地以为,读书动用的就是视觉。我们是用眼睛看书,然而只动用眼睛的话,我们看了书却没有读到书。我们跟书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多种,翻翻看看,不等于阅读。

唯有启动了所有的感官感受,尊重地先愿意视书籍为一个独立且丰美的世界,让文字记录的意义随时幻化为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而且投注以悲欣痛喜,依照书的讯息调整我们的世界关照与生命理解,我们才真正“阅读”了一本书。

用抽象语言描写起来似乎那么艰难的过程。奇怪,这却是我们大部分人从小一接触到书很自然就会了的。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就内化相信了,这种“阅读”态度是对待书本最好的方式。

通常,我们不会自然地如此投注对待电视电影,甚至不会如此投注对待平常听到的音乐。是因为和书相处,累积了“阅读”的美好灵魂经验,有一天,我们才突然意识──那,难道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来“阅读”别的东西吗?“阅读”一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突然,本来看照片不曾有的感动,铺天盖地淹没了我们。“阅读”一首年少时走在凉风街道上习惯会哼唱的歌曲,突然听到了自己生命中本来一直沉默着的某个腔调。

“阅读”是动员生命感受与外物诚挚对应的训练,过去因为书籍在文明传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借由对书籍的谨慎态度,最容易自然学到“阅读”。现在的人,书读得越来越少,损失的不是书中承载的那些讯息内容,毋宁是本来可以从和书的互动中养成的“阅读”习惯与能力。毕竟,我们不太可能用以前读书的敬谨态度来看待网络上五花八门的信息,不是吗?

如果有一天,生命中再也没有可以引发我们“阅读”冲动的人,或者,对于再有趣再亲近的人,我们都失去了“阅读”他们的本事,那么,活着是不是少了越多灵魂悸动的快乐?

(作者为台湾作家)

猜你喜欢
动用讯息感官
讯息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走出讯息的囚笼
感官训练纸模
浅谈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
感官训练纸膜
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简析高中英语学习中名词动用的十种常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