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弄清命题作文的范围?

2014-09-25 15:54郭瑞炜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4年6期
关键词:题眼人称命题作文

郭瑞炜

生:老师说,审题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才能审好题呢?

生:审题,要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区别对待,一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

师: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 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与材料的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形式的要求“丝丝入扣”。

生:我理解的审题,是在下笔前,对题目的含义和要求认真仔细地进行审查、分析和研究,由此决定作文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等。

生:老师,我们想请您说说命题作文的审题。

师:先说“切分法”—— 命题作文的审题,宜用“切分法”,也叫“分析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范围、题眼、数量、人称”等来分析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和要求。

生:例:《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我怎么切分呢?

生:对于这样的题目,可以采用切分的方法,把题目切分为“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三个部分。“长大的路上”限定写作的范围,即所写的事件必须发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她)”可以是爸爸、妈妈,也可以是爷爷、奶奶,还可以是其他给过“我”无私关爱的人,要理清“我”和“他”的人称关系。“牵着我的手”,是“题眼”(下面会分析),是文章应着力表现的内容。“牵手”,可以理解为肌肤相亲的手拉手,也可以理解为“帮助”和“关爱”。所以,写作时,要重点表现“我”是怎样在“他(她)”的牵手中长大的,在长大的路上,“他(她)”给了“我”哪些无私的帮助和关爱。

生:运用这种方法审题,使人一目了然,清楚明白。我觉得关键是如何掌握这种审题方法中的——范围。一般作文题目对要写作的内容都有个范围,对作文的选材总是有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具体表现在时间、对象、地点、内容等方面。

生:我理解有“时间范围”。根据题目内容的限制要确定好所写事件发生的先后时间。如《那一次,我尝到了的滋味》,要写的是已经发生的事;《门其实开着》,要写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我希望有这样的一个暑假》要写的则是将来要发生的事。

生:还有“对象范围”,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的中心词,或者是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就是规定一篇作文的对象范围。如《掌声又响起来了》,取材的对象是“掌声”,《我很重要》,取材对象则是“我”。

生:再者就是“地点范围”。根据题目内容的限制,要确定好事件发生的地点范围。如《发生在初三的事》,地点应是在“校园”,《家庭的(温馨、和谐、快乐、风波等)》,地点则应该是在“家”。

生:还有一点,是“内容范围”。对作文题目要求写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写哪些方面的内容,要分析清楚。如《一次不平常的经历》,要以记事为主,而《充满活力的岁月》,则要以写人为主。

师:从近年来的作文题目看,范围的限制较为宽松,所以,不必过于拘泥,能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微博】

大都市:审题,是作文的第一要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审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确立主题,谋篇布局,想象联想,抒发情感,都必须以审题为基础。所以,审题是大家习作的第一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刚才说的不少内容很解渴,我觉得还需要确定数量范围。

郭老师回复大都市:有的作文题目,对选材的数量做出规定。审题时必须注意,不能超范围选题。选材多了,不但没功,反而有错。

新疆的杏花回复郭老师:我看,确定人称范围也不可少啊。

郭老师回复新疆的杏花:对。有的作文题目对写作的人称做了规定,审题时要依照要求确定人称范围,明确是写自己的还是写别人的,该用第一人称的,就绝对不能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endprint

生:老师说,审题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才能审好题呢?

生:审题,要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区别对待,一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

师: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 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与材料的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形式的要求“丝丝入扣”。

生:我理解的审题,是在下笔前,对题目的含义和要求认真仔细地进行审查、分析和研究,由此决定作文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等。

生:老师,我们想请您说说命题作文的审题。

师:先说“切分法”—— 命题作文的审题,宜用“切分法”,也叫“分析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范围、题眼、数量、人称”等来分析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和要求。

生:例:《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我怎么切分呢?

生:对于这样的题目,可以采用切分的方法,把题目切分为“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三个部分。“长大的路上”限定写作的范围,即所写的事件必须发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她)”可以是爸爸、妈妈,也可以是爷爷、奶奶,还可以是其他给过“我”无私关爱的人,要理清“我”和“他”的人称关系。“牵着我的手”,是“题眼”(下面会分析),是文章应着力表现的内容。“牵手”,可以理解为肌肤相亲的手拉手,也可以理解为“帮助”和“关爱”。所以,写作时,要重点表现“我”是怎样在“他(她)”的牵手中长大的,在长大的路上,“他(她)”给了“我”哪些无私的帮助和关爱。

生:运用这种方法审题,使人一目了然,清楚明白。我觉得关键是如何掌握这种审题方法中的——范围。一般作文题目对要写作的内容都有个范围,对作文的选材总是有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具体表现在时间、对象、地点、内容等方面。

生:我理解有“时间范围”。根据题目内容的限制要确定好所写事件发生的先后时间。如《那一次,我尝到了的滋味》,要写的是已经发生的事;《门其实开着》,要写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我希望有这样的一个暑假》要写的则是将来要发生的事。

生:还有“对象范围”,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的中心词,或者是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就是规定一篇作文的对象范围。如《掌声又响起来了》,取材的对象是“掌声”,《我很重要》,取材对象则是“我”。

生:再者就是“地点范围”。根据题目内容的限制,要确定好事件发生的地点范围。如《发生在初三的事》,地点应是在“校园”,《家庭的(温馨、和谐、快乐、风波等)》,地点则应该是在“家”。

生:还有一点,是“内容范围”。对作文题目要求写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写哪些方面的内容,要分析清楚。如《一次不平常的经历》,要以记事为主,而《充满活力的岁月》,则要以写人为主。

师:从近年来的作文题目看,范围的限制较为宽松,所以,不必过于拘泥,能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微博】

大都市:审题,是作文的第一要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审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确立主题,谋篇布局,想象联想,抒发情感,都必须以审题为基础。所以,审题是大家习作的第一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刚才说的不少内容很解渴,我觉得还需要确定数量范围。

郭老师回复大都市:有的作文题目,对选材的数量做出规定。审题时必须注意,不能超范围选题。选材多了,不但没功,反而有错。

新疆的杏花回复郭老师:我看,确定人称范围也不可少啊。

郭老师回复新疆的杏花:对。有的作文题目对写作的人称做了规定,审题时要依照要求确定人称范围,明确是写自己的还是写别人的,该用第一人称的,就绝对不能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endprint

生:老师说,审题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才能审好题呢?

生:审题,要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区别对待,一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

师: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 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与材料的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形式的要求“丝丝入扣”。

生:我理解的审题,是在下笔前,对题目的含义和要求认真仔细地进行审查、分析和研究,由此决定作文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等。

生:老师,我们想请您说说命题作文的审题。

师:先说“切分法”—— 命题作文的审题,宜用“切分法”,也叫“分析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范围、题眼、数量、人称”等来分析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和要求。

生:例:《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我怎么切分呢?

生:对于这样的题目,可以采用切分的方法,把题目切分为“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三个部分。“长大的路上”限定写作的范围,即所写的事件必须发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她)”可以是爸爸、妈妈,也可以是爷爷、奶奶,还可以是其他给过“我”无私关爱的人,要理清“我”和“他”的人称关系。“牵着我的手”,是“题眼”(下面会分析),是文章应着力表现的内容。“牵手”,可以理解为肌肤相亲的手拉手,也可以理解为“帮助”和“关爱”。所以,写作时,要重点表现“我”是怎样在“他(她)”的牵手中长大的,在长大的路上,“他(她)”给了“我”哪些无私的帮助和关爱。

生:运用这种方法审题,使人一目了然,清楚明白。我觉得关键是如何掌握这种审题方法中的——范围。一般作文题目对要写作的内容都有个范围,对作文的选材总是有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具体表现在时间、对象、地点、内容等方面。

生:我理解有“时间范围”。根据题目内容的限制要确定好所写事件发生的先后时间。如《那一次,我尝到了的滋味》,要写的是已经发生的事;《门其实开着》,要写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我希望有这样的一个暑假》要写的则是将来要发生的事。

生:还有“对象范围”,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的中心词,或者是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就是规定一篇作文的对象范围。如《掌声又响起来了》,取材的对象是“掌声”,《我很重要》,取材对象则是“我”。

生:再者就是“地点范围”。根据题目内容的限制,要确定好事件发生的地点范围。如《发生在初三的事》,地点应是在“校园”,《家庭的(温馨、和谐、快乐、风波等)》,地点则应该是在“家”。

生:还有一点,是“内容范围”。对作文题目要求写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写哪些方面的内容,要分析清楚。如《一次不平常的经历》,要以记事为主,而《充满活力的岁月》,则要以写人为主。

师:从近年来的作文题目看,范围的限制较为宽松,所以,不必过于拘泥,能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微博】

大都市:审题,是作文的第一要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审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确立主题,谋篇布局,想象联想,抒发情感,都必须以审题为基础。所以,审题是大家习作的第一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刚才说的不少内容很解渴,我觉得还需要确定数量范围。

郭老师回复大都市:有的作文题目,对选材的数量做出规定。审题时必须注意,不能超范围选题。选材多了,不但没功,反而有错。

新疆的杏花回复郭老师:我看,确定人称范围也不可少啊。

郭老师回复新疆的杏花:对。有的作文题目对写作的人称做了规定,审题时要依照要求确定人称范围,明确是写自己的还是写别人的,该用第一人称的,就绝对不能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endprint

猜你喜欢
题眼人称命题作文
拼图
初三
初三
命题作文“过程的魅力”
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
半命题作文如何补充题目
人称代词专练
物质推断题的推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