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业写就“大文章”

2014-09-27 13:48范珂宋迪
当代贵州 2014年19期
关键词:盘县制衣厂企业

范珂+宋迪

在盘县,一批拥有成熟生产工艺、稳定销售渠道的“三来”企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迅速落地生根。“三来”企业让原本外出打工的农民重归家园,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贵州盘县,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组装的“三来”企业渐成燎原之势。

一批拥有成熟生产工艺、稳定销售渠道的“三来”企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迅速落地生根,并散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这些不需要太多资金投入,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工厂、小作坊,却为投资人和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几乎是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凭着门槛低、风险低、见效快的“两低一快”特征,“三来”企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保基乡冷风村,27岁的范朦引放弃外出打工,返乡创办“三来”企业颖绣旅游用品加工厂,引进机器20余台,自己当起老板。由于是订单生产,销路不愁,工厂很快有了起色,4月份毛收入达到11万余元。

厨子寨村村民管丹是范朦引的同乡,听说她回乡办厂,主动找上门来。因为住得较远,管丹没有去厂里上班,而是自己花2000多元买了机器,从厂里发原材料,在家中做活,心灵手巧的她当月就返回了本钱,4月份还净赚3600元。

采访中,4名附近村子的年轻妇女相约来管丹家中“考察”,听了管丹的介绍,看到近在眼前的成功例子,每个人都跃跃欲试。

……

“三来”企业的发展,点燃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之火。

转型阵痛下的“三来”选择

说到“三来”企业,不能不提盘县当前正面临的转型阵痛。

上世纪70年代,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被发现,盘县经济由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并逐步建立起以煤炭产业为主的重工业基础。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煤独大”的发展模式越来越暴露出产业结构单一、对资源依赖性强、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近年来,煤炭产业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市场价格屡创新低,中国煤炭的“黄金十年”宣告终结。

盘县党委、政府积极寻求转型途径,并依托当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三来”企业的出现,为当地政府提供了一条新的“可选项”——投资灵活、对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多为订单生产,有固定的外销渠道;风险低、回报快、无环保压力。

2014年1月,“三来”企业颖绣旅游用品加工厂入驻保基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工厂很快投产并渡过磨合期,进入受益阶段。目前,企业每月毛收入达10余万元,并解决当地20余人的就业问题。负责人范朦引对工厂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在普古乡,正在建设中的贵州盘州晨熙公司制衣厂生产车间占地3200平方米、宿舍楼1500平方米、员工食堂有200平方米,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220余台日本原装进口设备也陆续到位。制衣厂一期工程已经投入试运营,解决150人就业。

这些规模不一的“三来”企业,在促使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通过示范效应,为盘县的产业转型拓宽了途径。

产业转移中的“多赢”格局

“三来”虽小,但并非不能写就“大文章”。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亚洲的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就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最发达富裕的地区,被誉为“亚洲四小龙”。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福建、江浙一带沿海省份,通过发展“三来一补”经济,掘到了资本积累的“第一桶金”。

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三来”企业的发展陷入低迷,究其原因,更多的是人力、物流、房屋租赁成本的大幅上涨。此时,中西部地区承接“三来”产业转移,可谓恰逢其时。

为吸引“三来”企业入驻,盘县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2014年初,保基乡组织返乡青年参观“三来”企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办厂,带动村民就业。在参观过程中,当时仍在外地打工的范朦引得知政府正大力扶持“三来”企业,并且免费提供厂房,确保电通、路通、水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后,动了回乡办厂的念头并很快付诸实施。

1月20日,范朦引创办的颖绣旅游用品加工厂顺利在保基乡落户投产。

普古乡也把扶持“三来”企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相关领导设身处地替企业着想,每一步工作都力争“提前到位”。厂房开工建设之际,政府已将建设所需的地、水、电、路安排妥善;企业购买的生产设备还在路上,当地的人员招聘和前期培训工作就已提前完成。

在贵州盘州晨熙公司制衣厂,总经理李启银说:“之所以选择来普古投资建厂,是因为在这里遇到了真正能为企业着想、实干能干的领导,被他们的工作作风所感动。”

良好的人力资源、物流条件,以及政府部门“给力”的政策支持,吸引众多“三来”企业入驻。

发展“三来”企业,当地群众更是获益良多。

李其秀是保基乡陆家寨村村民,目前在颖绣旅游用品加工厂上班。她告诉记者,相比起以前在沿海城市打工,她更喜欢现在的工作。外出打工虽然收入高些,但费用也高,几年来也没能留下多少积蓄。现在工厂管吃管住,每个月有1500余元的纯收入,周末还可以回家照看老人和孩子。

随着“三来企业”在本土扎根,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料理土地、又能兼顾家庭,农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世世代代“靠天吃饭”的农民,洗去脚上的泥土,成为新一代产业工人;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正逐步向以社会化生产为特点的城市经济转变,“三来”企业让原本外出打工的农民重归家园,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人”的保障。(作者单位:盘县外宣办 责任编辑/哈文丽)

在盘县,一批拥有成熟生产工艺、稳定销售渠道的“三来”企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迅速落地生根。“三来”企业让原本外出打工的农民重归家园,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贵州盘县,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组装的“三来”企业渐成燎原之势。

一批拥有成熟生产工艺、稳定销售渠道的“三来”企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迅速落地生根,并散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这些不需要太多资金投入,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工厂、小作坊,却为投资人和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几乎是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凭着门槛低、风险低、见效快的“两低一快”特征,“三来”企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保基乡冷风村,27岁的范朦引放弃外出打工,返乡创办“三来”企业颖绣旅游用品加工厂,引进机器20余台,自己当起老板。由于是订单生产,销路不愁,工厂很快有了起色,4月份毛收入达到11万余元。

厨子寨村村民管丹是范朦引的同乡,听说她回乡办厂,主动找上门来。因为住得较远,管丹没有去厂里上班,而是自己花2000多元买了机器,从厂里发原材料,在家中做活,心灵手巧的她当月就返回了本钱,4月份还净赚3600元。

采访中,4名附近村子的年轻妇女相约来管丹家中“考察”,听了管丹的介绍,看到近在眼前的成功例子,每个人都跃跃欲试。

……

“三来”企业的发展,点燃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之火。

转型阵痛下的“三来”选择

说到“三来”企业,不能不提盘县当前正面临的转型阵痛。

上世纪70年代,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被发现,盘县经济由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并逐步建立起以煤炭产业为主的重工业基础。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煤独大”的发展模式越来越暴露出产业结构单一、对资源依赖性强、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近年来,煤炭产业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市场价格屡创新低,中国煤炭的“黄金十年”宣告终结。

盘县党委、政府积极寻求转型途径,并依托当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三来”企业的出现,为当地政府提供了一条新的“可选项”——投资灵活、对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多为订单生产,有固定的外销渠道;风险低、回报快、无环保压力。

2014年1月,“三来”企业颖绣旅游用品加工厂入驻保基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工厂很快投产并渡过磨合期,进入受益阶段。目前,企业每月毛收入达10余万元,并解决当地20余人的就业问题。负责人范朦引对工厂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在普古乡,正在建设中的贵州盘州晨熙公司制衣厂生产车间占地3200平方米、宿舍楼1500平方米、员工食堂有200平方米,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220余台日本原装进口设备也陆续到位。制衣厂一期工程已经投入试运营,解决150人就业。

这些规模不一的“三来”企业,在促使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通过示范效应,为盘县的产业转型拓宽了途径。

产业转移中的“多赢”格局

“三来”虽小,但并非不能写就“大文章”。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亚洲的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就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最发达富裕的地区,被誉为“亚洲四小龙”。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福建、江浙一带沿海省份,通过发展“三来一补”经济,掘到了资本积累的“第一桶金”。

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三来”企业的发展陷入低迷,究其原因,更多的是人力、物流、房屋租赁成本的大幅上涨。此时,中西部地区承接“三来”产业转移,可谓恰逢其时。

为吸引“三来”企业入驻,盘县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2014年初,保基乡组织返乡青年参观“三来”企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办厂,带动村民就业。在参观过程中,当时仍在外地打工的范朦引得知政府正大力扶持“三来”企业,并且免费提供厂房,确保电通、路通、水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后,动了回乡办厂的念头并很快付诸实施。

1月20日,范朦引创办的颖绣旅游用品加工厂顺利在保基乡落户投产。

普古乡也把扶持“三来”企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相关领导设身处地替企业着想,每一步工作都力争“提前到位”。厂房开工建设之际,政府已将建设所需的地、水、电、路安排妥善;企业购买的生产设备还在路上,当地的人员招聘和前期培训工作就已提前完成。

在贵州盘州晨熙公司制衣厂,总经理李启银说:“之所以选择来普古投资建厂,是因为在这里遇到了真正能为企业着想、实干能干的领导,被他们的工作作风所感动。”

良好的人力资源、物流条件,以及政府部门“给力”的政策支持,吸引众多“三来”企业入驻。

发展“三来”企业,当地群众更是获益良多。

李其秀是保基乡陆家寨村村民,目前在颖绣旅游用品加工厂上班。她告诉记者,相比起以前在沿海城市打工,她更喜欢现在的工作。外出打工虽然收入高些,但费用也高,几年来也没能留下多少积蓄。现在工厂管吃管住,每个月有1500余元的纯收入,周末还可以回家照看老人和孩子。

随着“三来企业”在本土扎根,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料理土地、又能兼顾家庭,农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世世代代“靠天吃饭”的农民,洗去脚上的泥土,成为新一代产业工人;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正逐步向以社会化生产为特点的城市经济转变,“三来”企业让原本外出打工的农民重归家园,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人”的保障。(作者单位:盘县外宣办 责任编辑/哈文丽)

在盘县,一批拥有成熟生产工艺、稳定销售渠道的“三来”企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迅速落地生根。“三来”企业让原本外出打工的农民重归家园,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贵州盘县,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组装的“三来”企业渐成燎原之势。

一批拥有成熟生产工艺、稳定销售渠道的“三来”企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迅速落地生根,并散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这些不需要太多资金投入,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工厂、小作坊,却为投资人和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几乎是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凭着门槛低、风险低、见效快的“两低一快”特征,“三来”企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保基乡冷风村,27岁的范朦引放弃外出打工,返乡创办“三来”企业颖绣旅游用品加工厂,引进机器20余台,自己当起老板。由于是订单生产,销路不愁,工厂很快有了起色,4月份毛收入达到11万余元。

厨子寨村村民管丹是范朦引的同乡,听说她回乡办厂,主动找上门来。因为住得较远,管丹没有去厂里上班,而是自己花2000多元买了机器,从厂里发原材料,在家中做活,心灵手巧的她当月就返回了本钱,4月份还净赚3600元。

采访中,4名附近村子的年轻妇女相约来管丹家中“考察”,听了管丹的介绍,看到近在眼前的成功例子,每个人都跃跃欲试。

……

“三来”企业的发展,点燃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之火。

转型阵痛下的“三来”选择

说到“三来”企业,不能不提盘县当前正面临的转型阵痛。

上世纪70年代,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被发现,盘县经济由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并逐步建立起以煤炭产业为主的重工业基础。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煤独大”的发展模式越来越暴露出产业结构单一、对资源依赖性强、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近年来,煤炭产业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市场价格屡创新低,中国煤炭的“黄金十年”宣告终结。

盘县党委、政府积极寻求转型途径,并依托当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三来”企业的出现,为当地政府提供了一条新的“可选项”——投资灵活、对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多为订单生产,有固定的外销渠道;风险低、回报快、无环保压力。

2014年1月,“三来”企业颖绣旅游用品加工厂入驻保基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工厂很快投产并渡过磨合期,进入受益阶段。目前,企业每月毛收入达10余万元,并解决当地20余人的就业问题。负责人范朦引对工厂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在普古乡,正在建设中的贵州盘州晨熙公司制衣厂生产车间占地3200平方米、宿舍楼1500平方米、员工食堂有200平方米,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220余台日本原装进口设备也陆续到位。制衣厂一期工程已经投入试运营,解决150人就业。

这些规模不一的“三来”企业,在促使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通过示范效应,为盘县的产业转型拓宽了途径。

产业转移中的“多赢”格局

“三来”虽小,但并非不能写就“大文章”。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亚洲的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就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最发达富裕的地区,被誉为“亚洲四小龙”。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福建、江浙一带沿海省份,通过发展“三来一补”经济,掘到了资本积累的“第一桶金”。

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三来”企业的发展陷入低迷,究其原因,更多的是人力、物流、房屋租赁成本的大幅上涨。此时,中西部地区承接“三来”产业转移,可谓恰逢其时。

为吸引“三来”企业入驻,盘县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2014年初,保基乡组织返乡青年参观“三来”企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办厂,带动村民就业。在参观过程中,当时仍在外地打工的范朦引得知政府正大力扶持“三来”企业,并且免费提供厂房,确保电通、路通、水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后,动了回乡办厂的念头并很快付诸实施。

1月20日,范朦引创办的颖绣旅游用品加工厂顺利在保基乡落户投产。

普古乡也把扶持“三来”企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相关领导设身处地替企业着想,每一步工作都力争“提前到位”。厂房开工建设之际,政府已将建设所需的地、水、电、路安排妥善;企业购买的生产设备还在路上,当地的人员招聘和前期培训工作就已提前完成。

在贵州盘州晨熙公司制衣厂,总经理李启银说:“之所以选择来普古投资建厂,是因为在这里遇到了真正能为企业着想、实干能干的领导,被他们的工作作风所感动。”

良好的人力资源、物流条件,以及政府部门“给力”的政策支持,吸引众多“三来”企业入驻。

发展“三来”企业,当地群众更是获益良多。

李其秀是保基乡陆家寨村村民,目前在颖绣旅游用品加工厂上班。她告诉记者,相比起以前在沿海城市打工,她更喜欢现在的工作。外出打工虽然收入高些,但费用也高,几年来也没能留下多少积蓄。现在工厂管吃管住,每个月有1500余元的纯收入,周末还可以回家照看老人和孩子。

随着“三来企业”在本土扎根,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料理土地、又能兼顾家庭,农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世世代代“靠天吃饭”的农民,洗去脚上的泥土,成为新一代产业工人;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正逐步向以社会化生产为特点的城市经济转变,“三来”企业让原本外出打工的农民重归家园,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人”的保障。(作者单位:盘县外宣办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盘县制衣厂企业
丽红制衣厂
2018上海企业100强
盘县关工委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活动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
盘县老年门球队在协作赛上获第一名
盘县老年大学建立老年书画教学基地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