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心灵的无限空间:评《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

2014-09-28 12:29
电影评介 2014年11期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维吉尼亚钢琴师

方 敏

电影《海上钢琴师》海报

一部出色的电影好比一趟人生,有悲欢离合,有风雨惊魂,有琴声如诉,更有岁月如梭。影片《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便如此。故事匆匆地在落魄的好友口中转述,流露出几分苦涩的欢笑,转眼物是人非,古董店里破碎的歌碟,让人回味起已逝去多年的往事,只有歌声伴我飞。Born in ship,grow in ship,die in ship,三个片段似的短语,很简单、也很清晰地描述了他的一生。他如此平凡,却又如此神秘,他又是怎样一个传奇人物呢?1900年的第一天,游轮维吉尼亚号在纽约港靠岸。在梦想的鼓动下,熙熙攘攘的人流涌下船,迎接充满美好的未来。喧嚣过后,锅炉工Danny Boodman在钢琴架上发现一个漂亮的婴儿,于是收留了这个孩子,起名叫1900,纪念在新世纪第一天收养的。然而,锅炉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几岁大的1900又再度成为了孤儿。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只因纽约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没有安全感。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一个孤儿,生于船、长于船、最后死于船,他不想离开船是因为不想离开自己的家,因为从锅炉工收养他的那一天起,这个船已经是他的家了。他不想要那些荣华富贵,只想一生都能弹奏他的钢琴,即使没人倾听,他也依然弹。即便面对死亡,他也能够从容镇定!以船为家,生活空间虽然狭小,但他追求的却是心灵上无限大的空间。

1900说:“倘若我下船,去陆地上感受几年,生活几年,我就会是正常的了,像其他人一样。”一个在移民局的登记之外,没有户口,没有公民身份的人,却鲜活地活着,没有人知道他。知道他的大多数人都是流动的,游轮只是载着他们抵达梦想的工具,1900也只是他们记忆中一个流动的片段。移民与1900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都追求着自由。但是,移民追求的是自由女神像所代表的,经过了工业社会建构的,由财富、名利共同构筑的自由;而1900所追求的却是蕴藏在大海中,从出生开始就不曾变过的内心最本真的自由,是更为广阔的空间。大量的移民在看到纽约、看到自由女神像时举臂高呼,从此他们将在这个富饶的国度获得一个公民身份,一张身份证,这是标志着幸福的符号。而每当船靠岸的时候,1900总是冷眼旁观,这些为了无意义的石像而欢呼雀跃的可怜人,他们的幸福被政治学、经济学所改造,与自我无关,与身体无关,只与一个美国身份有关,其心灵的空间是何等的狭窄、何等的空虚。

游轮载着两千多人的梦想起航,却没有在寻梦的路途中一帆风顺。电闪雷鸣、巨浪沉浮之中,游轮动荡不安,让常人无法驻足、安睡。身体的平衡被这突如其来的空间颠簸打破,陷入无所依傍的惶恐之中。这个时候,唯有1900稳若泰山,他的身体跟着船舱的律动一同倾斜、跳动。1900在暴风雨中弹奏钢琴,旋律从他手指间流泻出来,时而激狂,时而洒脱,时而温软缠绵。美妙的音符是人当下情绪的体现。它朝着周围的空间不断弥散,没有方向,它是蜿蜒的,百转千回,形成了笼罩在整个船舱的欢悦气氛。人、音乐与空间都融合其间,连成一体。暴风雨中船舱的颠簸在动人的旋律中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身体随着空间而晃动,以及情绪与乐章相交融的欢乐氛围。

对于1900来说,游轮是承载了欢乐与归属的空间,他与游轮融为一体。游轮本身是个漂流空间,往返于无边无际的大海中,却蕴含着1900关于庇护的梦想。与游轮相对的,是陆地,是城市,是纽约。纽约,这个叙写了繁荣、财富、拥挤的城市,是每一个移民为之雀跃欢腾的对象,但是1900却无动于衷。

“城市里纵横交错的街道,除了尽头,什么都有。那里没有尽头,我所看不到的,是我下船之后的未来。我看不到世界的尽头。”“我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并不是无限的,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可是走过跳板之后,前面的键盘,有无数的琴键。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1900如是表达自己对城市的看法。

反观现在的人类,在似乎看不见尽头的世界,做虚无飘渺的梦,追求不切实际的欲念。有时候和人相处得很亲密,其实根本摸不着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因为,我们太擅长用眼睛去看眼前的一切,而没有用心。人有时候受了伤,会躲在自己为自己建筑的高墙之中,终其一生,只用透进来的余光喘息着,却不敢推开一扇窗,去接近这个世界。而为了要保持这个小世界的美妙,人们开始拒绝深度探讨,拒绝发现自己的无知。然后人们发现,若忽视这些无止境的探索与反省,自己反而能过得更好、更开心。那么舍弃它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因此,虽然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事实上却是生活在一个自己建造的蜗牛壳里。回想一下这部电影的主角——1900。从出生后就没下过船,很自然地对他来说,那艘船就是全世界,是他的家。相对于人类视野突飞猛进的20世纪初,1900的世界简直小得不可思议,但1900一辈子都以一种出世眼光与好奇心,来对待船上的所有事物。对他来说,船上的一切理所当然就是全世界的一切,并且都是他有能力掌握的。他把对于这艘船上所有事物的感觉或道理用音乐表达出来,成为感人肺腑的创作。他不愿在生活中迷失自己,慢慢变得庸俗,于是,更让人感觉到他音乐的可贵和真诚,感觉到他心灵的宽广。但回到陆上又是不同的感觉,太多的城市、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情和选择,会让他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面对,所以他选择割舍对世界的渴望,回到只属于他的船上,甚至到了最后,都与船共生死,他是一个只能活在海上,弹奏出人们喜怒哀乐的钢琴师。

他的生命只和海、船、钢琴为伴。他没有亲人,养父也在他8岁那年死了;他没有朋友,唯一的朋友——小号手上岸寻找他自己的幸福生活去了;他没有爱情,只有对一个鱼店老板女儿近乎虚无的爱。他的内心只有他的大海、他的维吉尼亚号、他能掌控的88个钢琴键。他害怕无法看见尽头而且喧嚣的陆上城市,他害怕无法看见的世界的尽头。他习惯单纯,他害怕选择,最终他把自己的生命,还有他的音乐和船交给了大海——让灵魂栖居在深邃的海洋,让心灵的空间在大海中无限延伸。

纵观一生,1900拥有爱与不爱的勇气,也从未自怨自艾过,只是尽其所才的发挥他天生的琴艺,为船上的人制造欢乐,用有限的琴键,弹出人类无限的心声。1900的活动空间是狭小的,但他的心灵空间是无限大的。

猜你喜欢
海上钢琴师维吉尼亚钢琴师
《小房子》
月下钢琴师
走进意识的世界
钢琴师的歌
《海上钢琴师》电影音乐赏析
论《海上钢琴师》的场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