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居柿录》(节选)

2014-09-30 15:15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佛殿李德裕平泉

【明】袁中道

万历戊申十月初一日,住筼筜谷。筼筜谷内,竹日茂,花日盛,中添亭台数处,颇怀栖隐之志。静居数月,忽思出游。盖予筼筜谷中,甚有幽致,亦可以闭门读书,而其势有不能久居者,家累逼迫,外缘应酬,熟客嬲扰,了无一意之闲。以此欲远游。一者,名山胜水,可以涤浣俗肠。二者,吴越间多精舍,可以安坐读书。三者,学问虽入信解而悟力不深见境生情巉途成滞处尚多或遇名师胜友借其雾露之润胎骨所带习气易于融化。

偶晤龚静亭八舅,语及远游事。予曰:“远游原不为名利事所迫,不若从水为便。然水道又不若自买一舟,载糗粮其上,不论迟速远近,庶几遇好山水,好友朋,可以久淹其间,极登涉盘桓之趣,不为长年辈所促。又江湖多风涛,惟属己舟,可行则行,可止则止,便莫大焉。”舅云:“我有一舟,系我自作,极其坚固。长年又系我熟用者,今以附甥。”时舟在郡城沙市也。

从邑中渡江,往郡城治装。夜,风色甚恶,浓云四布。至晓开霁,江水微波,风日清美。往江上看静亭舅所与舟,甚坚完。坐舟中,用江水烹茶,甚佳。因散步市上,忆二十年前到此,游女如云,今萧条可叹也。过江陵②故宅,为之凄然。此宅视李文饶③平泉④,差足相当。文饶恋恋平泉,不欲子孙以一草一木予人,而其后死于海上,仅托令狐⑤之梦以归,则其视江陵又惨矣。文饶、江陵才气相当,快意恩仇亦略相当,其遇祸亦相当也。

闲游江上,赴南湖十方庵斋。十方庵一名众香林,黄平倩题额。初以十方行脚者至此无所栖息,中郎⑥与苏中舍云浦⑦,共倡议为之。行之数年,佛殿僧寮,差有次第。有吴僧坐关,以三年为度。讯之,不知参求,惟持六字⑧耳。予等终日奔波不停,躁若猕猴,彼行难行,自可钦敬,其余不必问也。

【注】

①《游居柿录》:明代袁中道所撰游记,本节选为该游记首篇。

②江陵:明代大臣张居正,湖北江陵人,故称江陵。

③李文饶:唐代大臣李德裕,字文饶。

④平泉:平泉庄,李德裕在洛阳的别墅。

⑤令狐:令狐梅,李德裕友人,传李德裕贬死崖州(今海南)后曾托梦于他。

⑥中郎:袁中道之兄袁宏道。

⑦苏中舍云浦:中书舍人苏云浦,袁氏兄弟之友。

⑧六字:佛教六字咒语。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名山胜水 胜:优美

B. 往郡城治装 治:整理

C. 此宅视李文饶平泉 视:看待

D. 快意恩仇亦略相当 略:大致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盖予筼筜谷中

盖均无贫,和无寡

B. 远游原不为名利事所迫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 为之凄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D. 仅托令狐之梦以归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乃魏之私人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外出旅行,既有躲避家累、寻求清静、欣赏山水的考虑,也有安心读书、增加阅历、增长学问的考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B. 选文内容所记人、事、物表面上看散乱无序,其实所写内容以时为序,同时以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贯穿之,体现了游记散文散而不乱的特点。

C. 作者在文中采用多组对比,比如张居正与李德裕,又比如“躁若猕猴”的“予等”与坐关的吴僧,以此突出自己的人生感悟。

D. 这篇散文行文简洁,写景、叙事仅用寥寥数语,而所刻画的人情物态莫不清晰在目,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4)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庶几遇好山水,好友朋,可以久淹其间,极登涉盘桓之趣

②行之数年,佛殿僧寮,差有次第

(5)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学 问 虽 入 信 解 而 悟 力 不 深 见 境 生 情 巉 途 成 滞 处 尚 多 或 遇 名 师 胜 友 借 其 雾 露 之 润 胎 骨 所 带 习 气 易 于 融 化

【参考答案】

(1) C (视:比较,与……相比)

(2) A (“盖”为句首发语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B选项“为”均作介词,分别意为“被”和“替”;C选项“之”分别作代词和助词,意为“它”和“的”;D选项“以”分别作连词和介词,意为“而”和“凭借”)

(3) C (张居正与李德裕之间是类比,而非对比)

(4) ①也许在遇到好山水、好朋友时,可以长时间停留在那里,尽情享受登山涉水逗留欣赏的乐趣

②(袁宏道和苏云浦)主持修建了几年,佛殿僧舍,稍微有了一点规模

(5) 学问虽入信解 / 而悟力不深 / 见境生情 / 巉途成滞处尚多 / 或遇名师胜友 / 借其雾露之润 / 胎骨所带习气 / 易于融化

猜你喜欢
佛殿李德裕平泉
平泉市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做实联动监督“后半篇文章”
平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王冕长明灯下苦读
明清瓷器上的《西厢记·佛殿奇逢》图像研究
大咖衰
南寺
刚者李德裕
平泉:以五大理念为引领加速县域经济绿色崛起
平泉发改局:打好立县富民“三张牌”
中国佛寺布局中心由“佛塔”向“佛殿”转化原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