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明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10-08 12:12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牌匾翰墨校本

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小学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提出应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12组词,每组词都给予人们美好的憧憬及自律的方向,这也是人们为之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融入下一代的思想观念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是中华文明的开始标志。为此,肩负“传承中华文明,树立文明风尚”的责任与使命,多年来我校立足实践,深入思考,准确定位办学特色,同时借助天坛孕育的中华文明深厚底蕴,通过书法育人特色,以“传承翰墨文化,奠定做人基石”为办学理念,立足学生文明素养提升为根本目的,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以塑造具有独具个性的“字品人品俱佳”的文明东里人,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编写校本教材,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实践者和传播者。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以身示范,践行核心价值观,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校编写了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教师积极投身其中,并以此感染学生。

我们在二十多年来成功开展书法教育的基础上,依据“传承翰墨文化,奠定做人基石”的办学理念,由“人能写字”向“字能写人”转化,构建起了一套基于学校办学特色、立足学校实际、以书法育人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的一个重要载体。

以“琴棋诗书画印茶”为主要内容的《慧童·雅韵》系列校本课程包含国韵悠扬(古筝课)、黑白经纬(围棋课)、古韵今风(经典诵读)、翰逸墨舞(书法课)、水墨丹青(国画课)、金石风骨(篆刻课)、松涛煮雪(茶艺课),这些系列校本课程的开设,让传统文化开启学生的心智,完善学生的人格,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满足了他们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不仅成为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要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不仅要“说”,更要“做”。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实践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接受教育,在融入生活中得到熏陶,在自觉实践中增长才干,进而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学校先后开展了以“校园谱写翰墨情,少年织就中国梦”为主题的翰墨文化节,以“传承中华翰墨文化,争做东里品牌少年”为主题的开学典礼;各班班主任开设了《翰墨微讲堂》,感受文化魅力;师生笔会,共同领略翰墨文化的育人风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种进了学生的心田。

借助地域资源优势,学校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他们量身打造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类课程:

一年级“娃娃讲汉字”——利用每周一广播时间,学校书研会邀请学生代表录制《娃娃讲汉字》,讲解文字的演变过程,在古文字和现代汉字之间架起一道桥梁。

二年级“龙潭赏龙碑”——依托“龙潭湖公园——龙字碑林”的地域资源,让学生学习欣赏、临摹不同书体的“龙”字,使其了解汉字六大书体的特点,深入体会“龙”字的多种写法,以此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年级“古道品茶香”——走进“一品古道”茶楼,感受汉字书法与茶文化的交相呼应。

四年级“天坛寻书迹”——通过寻找天坛公园里所留下的名家书迹及流传久远的书法墨迹,引导学生赏析不同书体的风格特点。

五年级“故事话牌匾”——实地拍照或者网上查询下载学生身边的“同仁堂”“张一元”“都一处”“六必居”“全聚德”等中华老字号、老店铺的牌匾,写牌匾故事、讲牌匾故事、展示牌匾故事,感悟蕴含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六年级“太学访圣贤”——在大成殿孔子雕像前,学生们通过祭拜孔子、观赏祭孔礼乐表演、诵读论语等,受到传统礼仪的熏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我校将继续坚持“传承翰墨文化,奠定做人基石”的办学理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融化在学生小小心灵里,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成长得更好,为学生赢得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牌匾翰墨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翰墨飘香的砚台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翰墨飘香的“溯盐”魅力
呼和浩特“统一牌匾”行动现大量神翻译店名
俄一高校挂斯大林牌匾引纠纷
翰墨高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