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为“幸福教育”插上翅膀

2014-10-08 12:15陈立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幸福教育错题单词

陈立华

为了有效落实“幸福教育”的理念,让学生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拥有幸福的明天,我们不断深化“现代”与“实验”的发展元素,让信息化助力“幸福教育”。学校于2003年在全市率先组建了电脑教学实验班,2004年安装和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2008年构建了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合力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分析,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而且让学生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及意识,能从容面对信息程度很高的社会,时刻把握未来发展的动向。

“幸福教育”理念下的数字化校园构想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或者说现代信息技术最擅长的是“信息的组合应用”,但是什么样的信息能让我们的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效,从而具备相应的能力,能够把握未来的发展,拥有幸福的明天呢?在研讨中我们认真反思,教师需要什么信息能够帮助教学,学生获得哪些信息利于自我调整,家长获得哪些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成长……这些信息从哪里获取?怎样在日常的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共享这些信息?

于是,我校组织力量对一些在信息化方面有所建树的学校进行了多项调研,发现对于信息化的运用多在教育教学的周边打转。比如,大学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卡应用”,学生用卡去买水电、交学费、上图书馆等;中小学最为典型的应用就是“电子记录器”,记录孩子的到校时间、学习成绩,或者将当天的课程录制下来,予以回放;还有一种就是“只体现种,不体现收”的现象,即在课堂上用了许多媒体手段,设计了众多精彩的教学环节,却没有对教学效果予以检测,哪些学生会了,哪些学生有欠缺,哪儿有问题等,这些能够对学生学习直接有帮助的信息都没有数据的体现。

因此,我们构建了以教科研平台为主的数字化校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拥有获取幸福的能力。

数字化校园助力“幸福教育”发展

“幸福教育”就是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获得幸福的感受,如学习轻松、学习效率高、学习意愿强,教师能力强、家校沟通畅通等。而数字化校园就能让学生拥有这种幸福的感受。

1.快捷、准确的数据,促学生轻松学习

课堂上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讲完一道题后,可能会问:“同学们,听明白了吗?”学生因为各式各样的心理因素,都会说听明白了。其结果是,教师会遗漏那些没有真正听明白的学生,一写作业或考试,就会发现一大堆问题,再重新讲解、操练,不仅浪费时间与精力,更重要是学生容易形成一种不认真、不细致的习惯。

数字化校园针对教学各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采用了切实的措施,通过提供准确的数据,提高了教学实效。面对教师的提问,数字化校园中的“投票器”及时帮助教师掌握学生作答的信息,立即分析出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调控后续的教学进程。这样既能面向全体,也能关注个别,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2.积累错题,促教师因材施教

日常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错题讲解与积累,因为从错题中可以分析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在思维上的障碍。但是教师平常不习惯积累学生的错题,时间一长,就可能淡忘、模糊学生的学习弱项,在指导时抓不住重点或要点,无法做到有的放矢。

数字化校园能够把学生在小学阶段各学科的错题积累起来,形成一个具有个性、特点鲜明、针对性强的错题本。教师可从中分析出学生一段时间哪些知识掌握得不错,哪些内容有些力不从心,也可分析出学生思维的拐点,了解到学生出错的原因;还可以通过重做错题,巩固或加强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个性辅导,做到因材施教。

3.构建知识体系,促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的学科优秀教师与学科专家共同整理归纳了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并编排在数字化校园之中。在上课前,教师能准确地找到相应的知识点或重点,基本上解决了年轻教师上课抓不住重点的问题。有专家曾经形象地说:“我们的系统就像医院里的B超,一开机就能找到要点。”知识体系的成功使用,加速提升了年轻教师的专业素质,也为学校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教师。

4.有效沟通,促家校合作共赢

在数字化校园中,家长能够通过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了解学生每天上课情况,如上了哪些课,表现怎么样。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做错了几道题,改正了没有,有没有教师的反馈等。家长可随时读取数据,较为精准地掌握学生在校的情况,与老师达成培养学生的共同思路,提高交流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5.给予参与的平台,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利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能轻松进入自己的页面,知道每天的学业表现,可以看到每天作业或试卷的答题情况,看到自己在当天各学科的表现情况,对自己有了一个清楚、全面、客观的认识,自知差距,从而自觉主动地提高学习意识或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科应用的有效性让“幸福教育”更具特色

我校于2003年组建电脑教学实验班,每个学生带一台电脑在数字化校园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是学校“幸福教育”的亮点之一。

1.数学学科:学生用PPT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外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科最关注学生思维过程和能力培养。因此,在数学课堂中,需要学生展示自己思维的过程,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题意,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在电脑实验班,学生能短时间内将自己的思维外化。如在学习《分数应用题》中有关苹果和梨的关系这一内容时,学生就可以在PPT中利用动画来呈现自己的思考,让全班同学快速、准确地把握其思维过程。

2.语文学科:丰富学习资源库,深刻理解文本

电脑班的语文教师结合主题网站丰富和共享学习资源。如在学习古诗《静夜思》时,通过网络收集本诗的作者、背景、地点,涉及的人物以及相近诗歌,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熟悉并初步理解古诗;然后把这些资料上传到校园网上的“班级空间”,形成一个小小的主题网站;教师再对“班级空间”中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使这些素材有条理、有系统;上课时,根据授课的需要,学生与教师随时可以调用,辅助对古诗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吸引、感动学生的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感受,从而发现一些新奇的、有趣的东西,促进学生对文本理解能力的提升,就如同宋朝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英语学科:利用学习资源,提高听、说、记能力

电脑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如五年级英语课本中的单词较多,学生把五年级英语的教学资源输入到个人电脑中,灵活利用时间进行学习。点击教学软件中的单词图片,能够呈现单词的写法,还能发出单词的标准读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较快地理解或记住单词的意思,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英语教师常利用教学软件,设计教学活动,如让学生自己点图片,跟随耳机中的读音大声跟读,比谁的单词听得准、记得多、记得牢。学生也会根据自己掌握单词的能力,有目的地选择点击某张图片,从耳机中反复听相应单词的读音及拼写,满足了不同学生对“背”单词不同的进度需要,学生学习单词不再感到单调、枯燥。

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学校的“幸福教育”带来了累累硕果。2012年,我校共有83名教师获得市区骨干教师称号,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6%;参加电脑班教学的学生,92.9%通过“播种未来——电脑神童”最高级的考试,学生思维活跃,在各个学科中取得优异成绩。

数字化校园在改变着、发展着学校,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学生拥有幸福的童年,让每一个人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编辑 王雪莉

猜你喜欢
幸福教育错题单词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单词连一连
“圆”易错题
看图填单词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幸福教育课程:儿童个性发展特需
化学课堂让学生幸福学习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