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4-10-09 07:05运城市芮城县审计局赵燕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

运城市芮城县审计局 赵燕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做好其他相关财务工作的保障和前提,同时也是打击政府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的有利武器。在我国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中,依然存在着监督不严、意识淡薄等问题,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部门要从意识上、制度上、管理上等多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一、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中的问题与困难

改革后的财政工作逐渐实现了收费、财务、会计、分配的统一管理,这就使得违法乱纪人员倾向于“走后门”,对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带来了一定困难,审计工作的风险性也就随之提高了,传统审计方法不能适应现有的财政体制改革。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审计监督大多存在“五多五少”的现象,即预算内资金比预算外资金要多;账面资料审查比调查取证。研究分析要多;对于预算单位、主管部门的监督审计比二三级单位预算要多;行政事业单位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审计人员少,这就影响了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而缺乏必要的强制手段与措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与审计机关在级别上并没有明显的上下级之分,因此审计机关与被审计机关之间的关系不好协调。同时审计依据并不能适应改革的迅速发展。现在的法律法规很多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对审计改革中出现的很多新问题没有明确的规范,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之间业务水平差异较大。总之,审计监督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

作为自称间接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监督审计是伴随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调控宏观管理的过程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影响和作用。现在,分析和审计行政事业单位相关项目一般是事后进行的,在日常管理周公,缺少被审计单位现状和基本情况。加以深入了解。而事后审计并不能及时制止违法违纪行为,审计单位纵然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审计建议,但由于时过境迁,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针对性。而审计过程中一些苗头性、普遍性、倾向性的违纪违规现象,审计单位对此缺乏敏锐性,不能很好地为宏观管理服务。此外,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政治觉悟也相对较低,这与审计为宏观管理服务的作用并不适应。

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建议

(一)根据改革发展制定合理的目标

自建立审计体制以来,各个审计机构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合法性的审计目标,这对审计职能的发挥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大大提升了审计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如今,在财经领域中,会计核算虚假以及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冲击了现有的经济秩序。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对当前形势加以深入剖析,转变传统观念,依据“合法性”这一基本原则,对原有的审计目标及时作出调整和明确。

(二)全面审计与重点突出相结合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宏观调控的手段在经济管理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必须要树立为大局服务的意识。所以真机工作不论是成果反应、具体实施、选择内容还是制定目标,都要切实把握重点、要点,在制定审计目标时候,不但要估计全面还要突出重点,以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先行的工作重心为基础,在改革政治经济结构时,要根据不用阶段制定执行的目标和内容。另一方面,在选择审计项目和对象时,也要有实效性和超前性,能够准确把握国家和政府各项政策出台的走向,并对此提前介入。

(三)从审计领域强化审计工作

首先,要对审计工作进行纵深发展,以此促进一级的预算单位通过系统审计,向二、三级行业预算单位进行延伸审计;对于专项的资金审计投入以及使用的效果,在审计领域也要有所延伸,在注意预算内各项经费收支设计以及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同时,还应注意审计单位所属预算单位、附属机构的审计和各项绩效资金的使用情况。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对延伸审计的重视还不够,因此在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的审计力度不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和收支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具有片面性,并不能从本质上发现问题。

(四)优化审计方法,构建审计内容和重点的立体框架

一方面,紧抓内部控制制度,用财务收支的审计情况来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经济活动,同时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借鉴,分析影响效益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审计调查与行业审计的推行,对项目在审计中反应出来的问题,在施行程度上还具有某种局限性,因此并不能够反应出本质问题。而行业审计则具有普遍性,不仅能够反映出整个行业的问题和现状,还能反映出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审计调查可以在短时间内针对特定的问题和现状进行深入剖析,针对性比较强。

(五)建立、健全跟踪审计制度。

建立一个健全的跟踪审计制度,用来对审计所回馈的意见和审计后的决定来进行全面审查和管理,由此促使被审单位强化制度管理,还可以对被审单位在落实审计意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帮助,最终实现审计成果的效益最大化。

三、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虽然在为宏观管理服务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其滞后的法律依据,传统的审计方法等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审计改革的迅速发展。作为监督政府及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的手段之一,审计工作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一套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制度。

[1]闫莉萍.基于行政事业单位下的审计工作探究[J].现代商业.2012

[2]杨海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

[3]袁辉.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创新[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