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决策成本,提高领导管理效益

2014-10-09 07:05蒲白实业公司张怡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公式决策素质

蒲白实业公司 张怡

降低决策成本,提高领导管理效益

蒲白实业公司 张怡

所谓决策成本,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领导为达到目标,对活动方式、内容以及方式所实施的行动方案,同时选出最佳方案的总付出。也就是说,决策目标与决策付出之比就被称为决策成本。本文主要对决策成本影响因素与构成因素进行系统性阐述,构建决策成本公式,同时在实践中提出领导决策的相关操作性问题,以有效降低决策成本,从根本上提高领导管理效益。

领导者 决策成本 素质 管理效益

所谓决策成本,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领导为达到目标,对活动方式、内容以及方式所实施的行动方案,同时选出最佳方案的总付出。也就是说,决策目标与决策付出之比就被称为决策成本。通常而言,较成功的领导都相对较重视决策,他们的目标就是以最低成本来换取最大经济效益。

一、决策成本构成与决策成本影响因素

就本质而言决策者为决策的主题,一般决策者能力、认识以及把握时机的程度和决策成本有直接关系。首先,思维与成本。一般情况下,决策者自身所具有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水平对决策行动具有决定性作用。决策思维过程通常要消耗决策者大量时间和精力,若其思维出现一定片偏差,则最终会造成领导决策出现失误;其次,成本和能力。在形成能力的过程中也会有成本付出。领导决策时,其成本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转化,也就是说,将其像决策过程中转化。若领导具有比较强的决策能力,那么其决策成本就会降低,反之就会增加决策成本;再次,机会与成本。其它条件相同,机会就决定者决策成本,若能够将机会抓住,那么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没有抓住,那么就会导致一事无成。

决策费用是决策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决策费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是论证过程所费。具体内容有决策方案论证所费、目标论证所费,这两部分是决策成本的关键。第二是决策实施费用。领导决策实施费用被称为决策成本的主要构成,主要包括物力、财力以及人力的支出,所以决策实施费用和整个决策成本有直接性关系。

二、决策成本公式

在分析了决策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后,能够得出决策成本公式,即:决策全过程所费/决策目标=决策成本。此公式的意思是,决策目标与决策全过程所费对决策成本具有决定性作用,决策目标相同,如果决策所费比较高,则决策成本就会升高。用公式表示:决策全过程所费=时间×(论证过程+决策实施过程+问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时间。而决策成本可以用两个公式表示,即:公式一:决策成本=[(论证过程+决策实施过程+问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时间+决策负效果]/决策目标。公式二:决策成本=[(论证过程+决策实施过程+问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时间-超目标效果]/决策目标

三、领导在降低决策成本时必须把握的主要问题

就本质而言,领导主管因素和决策成本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领导者一定要将其能力与素质打牢,其素质和能力对决策成本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领导一定要主动、积极与科学决策需要相适应,对自身能力与素质予以全面提高。首先,必须提高其思政素质。也就是说,在领导决策过程中,一定要宣传政治,以形成一种正确价值观,针对科学发展观具体需求,领导在决策关键问题时,必须确保立场坚定,同时做到一切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以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其次,必须提高领导业务素质。不断适应于科学决策需求,需要领导一方面要成为其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还要成为博学通才。一方面必须具备科学知识,而且还必须通晓经济学与现代管理学等新兴学科,对相关社会知识有所了解;再次是提高其信息利用能力。获取信息是决策成本的基础性活动,领导一定要不断提高其对信息的驾驭能力,确保信息的实用性。

因为决策过程与成本关系紧密,因此,领导必须严格遵守决策过程和原则,一般决策主要遵循的程序包括目标确定、问题发现、实施决策、方案拟定和决策跟踪等,其不仅具有相互独立性,同时又前后紧密相连。在对决策程序予以认真履行过程中,领导一定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所谓针对性原则,其实就是科学界定与诊断决策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首先是正确认识问题。因为问题具有客观存在性,若领导不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或者说视大问题为小问题,那么正确决策的实施就非常不利,浪费决策成本。第二,必须准确发现问题。也就是说,领导一定要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明确问题本身所存在的范围和属性,同时意识到问题发展趋势和其存在状态。从根本上说,准确发现问题被称为决策正确与否的基础。其次是对问题予以精确界定。具体工作中,很多问题都是通过间接、直接的方式具体表现出来。由此可见,领导必须要对问题具体情况实施综合、概括、分析、抽象和归纳等,以达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目的。

(二)明确性原则指的是避免决策目标含糊不清

进一步确定和明确决策目标,被称为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对目标予以确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首先,决策目标要保证切实可行,不然在投入大量物理、人力以及财力后,却没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最终浪费决策成本。其次,明确目标一定要具有目的性,而且一定要针对问题要害。如果解决的问题不存在,那么目标就不存在,最终就会失去决策方向。如果目标决策存在错误的方向,那么就会导致南辕北辙现象的出现。最后,要保证目标准确、清晰、具体,避免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否则下属就会无所适从。

(三)所谓实效性原则,指的是反对形式主义,求真务实

必须确保决策实实在在,容不得有半点虚假。即领导者必须要规避决策出现形式主义,一定要具备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相关决策效果与决策动机做到有效统一,将着重点置于求实效方面。

总而言之,有效降低决策成本,确保各决策机制之间均衡有效进行,对领导管理效益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韩耀国.老板的素质有多高,员工的素质就有多高[J].经营者.2006(17):152-153

[2]黄化芳,贾望伟.浅析领导者决策的影响因素[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0):184-185

[3]夏禹龙,刘吉,冯之浚,张念椿.科学决策中的领导者[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1(05):196-197

猜你喜欢
公式决策素质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