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考核评价的探索

2014-10-14 17:29冯凯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考核评价中职学校

冯凯

摘 要:分析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考核评价的现状,并提出了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考核评价的新形式以及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考核评价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自然而然走入了中职学校的课堂,随之也出现了许多值得计算机教师去思考、探索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考核评价的现状

1.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特点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它和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它和普通中学相似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有很大差别,是将计算机应用作为一种就业的专业技能来培养的。这些差别都决定了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科,如何通过考核来正确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桥梁,是我们每一个计算机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2.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考试以笔试为主,以分数来考核评价学生,这样就割裂了学习知识与动手能力的内在联系,学生主要依靠听讲和记忆来掌握知识,重理论,轻实践。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掌握”了知识,却不会运用知识,“学会”了技能,却不会用其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造力,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考核评价的探索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认为对计算机课程的考核评价应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比较适宜。

1.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计算机课程是知识与技能结合比较紧密的工具性课程,实践能力非常重要。不让学生上机操作,只进行笔试,根本反映不出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起不到以考促学、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这样的考试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所以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应克服困难,保证在计算机上进行。

2.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考核

不论是什么学科,都会有一定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计算机课程也不例外。掌握了这些知识,对学好计算机同样至关重要。对这些内容的考核,就是为了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部分可以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有条件的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

3.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平时上机任务的完成情况等项目进行综合的评价。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注重日常积累,把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和资料完整地保存下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使评价真正发挥促进学生成长的功能。一定不能凭印象打分或打人情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改进。

以上三个部分要有机地结合,并确定合理的比例。具体的比例数,可以根据科目的不同、学生专业的不同进行调整,但第一部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应占有较大比例。

三、中职学校计算機课程考核评价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探索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计算机的配置数量还不能满足全体学生上机考试的需要,需要学校加大投入来解决

2.学生进行上机考试的工作量较大,不是一两个计算机教师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全体计算机教师统一认识,共同参与,合作完成

这就对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工作时间上有牺牲精神,更要在知识水平、应用技能等方面有所提高。

3.计算机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科目较多,如果仅凭任课教师来完成命题、组织、阅卷等一系列上机考试工作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

这就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尽早开发出相关的考核软件,以减少教师工作量,增加上机考试的可操作性。

总之,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决不是一两个教师,推行一两种新的评价方法就可以大功告成的。希望广大的教育同仁都能积极参与到有关计算机课程考核评价的研究中来,早日探索出一套与计算机技术相适应的,能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操作性较强的评价系统,让考试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桥梁。

参考文献:

米聚珍.浅析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考核改革.华章,2011(22).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计算机课程考核评价中职学校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探讨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