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014-10-14 01:02赵风琴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小学生

赵风琴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的一生乃至整个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成效,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方式;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预习要求学生做到“一读,二想,三做”。

“一读”就是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二想”就是想想例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依据;“三做”就是试做教材上的练习题,看看自己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

二、认真倾听的习惯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主阵地。经过了预习过程,学生已经对所学知识有了初步理解,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要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而且要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及时提出和解决自己预习中的疑惑,巩固预习中已掌握的知识。

三、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学科重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条件。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交流或集体交流,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细心严谨的习惯

数学学科讲究严谨性,一个运算符号、一个小数点都会影响计算的准确性。教师在平时的作业和计算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细心计算,认真验算,每一步都要做到一丝不苟,绝不允许有丝毫差错。

五、及时复习的习惯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在课后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及时复习学过的内容,做到“一想、二看、三练。”“一想”就是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看看掌握了哪些内容,是否有知识点遗漏;“二看”就是看教材,复习有关概念、公式,查漏补缺,加深理解;“三练”就是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俗话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影响着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从细节入手,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孙艳玲.小学生教学学習习惯的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