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

2014-10-14 20:49赵文凯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主动性积极性兴趣

赵文凯

摘 要:就如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上好思想品德课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创新

许多学生普遍认为思想品德课比较乏味,加之思想品德课程不如语文、数学等科目受学生重视,使很多学生不是很喜欢上这门课。

人们常说: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学生对思想品德課程缺乏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与教师自身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课堂更多的是教师的一人堂,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知识的一个容器。这样的教与学模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自主探究的兴趣。一味地死记硬背使学生更加提不起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

作为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上好思想品德课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教学工作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比如,我在设计《感受青春》这一课时,引导学生从自身入手:(1)学生自身的成长就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体会更加真实亲切;(2)通过学生回顾各自从小到大成长的经历,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温馨,在分享感受青春的美好和神奇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明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在学习《感受青春》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许多可以让学生表达自我、抒发自我、描绘自我的一些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的问题。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有针对性、看似有限制性的问题中,始终处于“我想说”“我愿意说”“我有话说”的境地,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使学生从心里感受到学习是一段自动自发的很快乐的经历,而不是老师强迫下的很令人厌恶的一个过程。

三、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努力创新

思想品德课堂要保持与时俱进,要不断适应新课改和时代的需求,就要不断地努力创新。对课本中一些与时代和学生需求相脱节或联系不紧密的材料要及时更新。

比如,在《青春畅想曲》这一课中,我备选了一组与青春相关的词语,同时鼓励学生把各自想到的好词句拿来与大家分享,并尝试用一句简单的话语来畅想青春。这种具有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使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总之,要想上好思想品德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苏莉.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4(10).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主动性积极性兴趣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探讨核技术专业教学中强化电子技术的学习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