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版《小学英语》Cartoon time口语教学初探

2014-10-14 05:41朱燕虹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课外拓展有效情境小学英语

朱燕虹

摘 要:通过介绍译林版《小学英语》Cartoon time的特点,阐述这一板块对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板块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教材;有效情境;卡通插图;故事表演;课外拓展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故事最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和關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小学阶段的阅读目标: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译林版小学英语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设计了这样一个具有故事性的“Cartoon time”板块。这一系列的故事简洁有趣,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升学生口语交流的积极性。

这个板块的主人公是Sam和Bobby,通过在他们身边发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情,呈现每个单元重要的知识点。这些故事既没有采取枯燥的叙述形式,也没有采用机械的A、B形式的对话,而是贴近生活,语句简洁,符合学生的语言习惯,朗朗上口,又充满趣味。例如,三年级上册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的故事中Sam和

Bobby以及他们的朋友Dog正在野炊。在他们的对话中用上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Would you like...?” “Yes,please.”“No,thank you.”而结尾Bobby在吃的“a hot dog”却让他们的朋友Dog惊出了一身冷汗,以为是要把“dog”热着吃,使学生都为狗狗的憨厚而忍俊不禁。三年级下册Unit1 In class 的故事不仅涉及本单元的重点句型祈使句及较难的单词blackboard,更通过有趣的小故事:Bobby当小老师给他的朋友们上课,请Sam回答问题,而Sam总是开小差,跟着鹦鹉Parrot胡乱回答,惹得Bobby大喊: “Dont listen to the parrot!”引出Unit 2 In the library的重点句型:祈使句的否定句Dont...使学生通过故事,更容易理解新知。

三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爱表现,善模仿,这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他们的兴趣。简短的对话、生活化的语言、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卡通的插画,都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更好地进行口语训练。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在上“Cartoon time”这一板块时的口语交际教学。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笔者在创设情境时,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天性,设计多样的、贴近生活的、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例如,三年级下册Unit 6 What time is it?这一单元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字1至12,并能根据特定的几个时间,说出自己此刻应该做什么。这一单元的Cartoon time里,也涉及时间。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时间,准确地说出时间,笔者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钟面,并且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要能够拨动。在课上,笔者让学生拿着钟面进行“What time is it?”“Its ... oclock.”的对话,和学生一起复习上一个单元学到的数字1 至 10,并引出本节课的数字eleven,twelve。由于eleven和twelve这两个单词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过,所以通过让学生看着钟面,自己动手拨、自己说,很快就唤醒了学生的记忆。当时针拨到8时,全班学生对Bobby上课迟到那种急切的心情感同身受,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二、巧用卡通插图,促进口语表达

在完成free talk 之后,笔者通过PPT展示故事中的图片,设计look and say的环节。利用好故事图片,鼓励学生运用free talk中练习过的对话,进行故事情节的推测,引导学生说出故事中主人公的对话。在进行这一环节时,笔者发现有些学生总是不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不敢说也不愿意说。为了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会说、敢说,笔者采取以下策略:

1.“听”得仔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达到的听力目标: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等。“Cartoon time”这一板块,能有效地进行“听”的训练。笔者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让学生边听边了解故事大意;其次每句话逐步细细听,教师注意讲解部分难点;接着引导学生注意听录音中纯正的发音,稍难的内容可以多听两遍;最后,看着卡通插图,整体再听几遍录音,细细品味录音中每个角色的情感,学会模仿录音中的不同语气。

2.“读”得正确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到位的朗读能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自信。笔者指导学生“读”的训练时,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如,read after the tape, read after the teacher, read after one, read in groups, read in roles, reading competition in groups...在朗读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语音语调,及时纠正错误的发音。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每个学生都会读,每个学生都能运用正确的感情朗读。

3.“赞”得到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听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后,教师要进行及时到位的评价,这不仅能有效纠正学生的错误,更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常常使用“Good!”“ Well done!”“ Take it easy!”“ Never mind!”“ Youre so clever !”等鼓励性语言,根据他们不同的水平和表现,给予合适的评价,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确保每个人都肯说、都愿意说。

三、表演故事情境,提升口语能力

课文对话表演在口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artoon time”板块的故事比较贴近生活、语言口语化、更适合学生进行表演。在经过“听”“读”后,学生对于表演跃跃欲试。教师让表演的学生戴上课前准备好的主人公头饰,鼓励他们有感情地说出台词、做出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评选“最优秀剧组”“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等奖项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表演的欲望。

在对话表演的基础上,笔者逐步引导学生改编对话,并表演出来。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以前学过的知识,充实对话,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完善对话。通过对话的改编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四、注重课外拓展,丰富口语素材

海姆斯认为,一个学语言的人的语言能力不仅指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学生不仅应该在课上与老师、同学进行口语交流,更需要带入自己的生活,真正做到融入生活,学会用、灵活用。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出适合小学生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开展“英语知识竞赛”“小小诗人朗诵赛”“我是歌手PK赛”“谁是最佳主角”等,给予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回家查阅资料、多练习或表演给自己的父母看,这既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能极大地丰富学生口语表达的素材。

“Cartoon time”这一板块,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和新教材的理念下,教师应该不断思考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生为本,提高教学质量。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课外拓展有效情境小学英语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谈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外拓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创设有效情境, 构建探究型课堂
如何有效创设数学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