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学院足球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2014-10-14 08:59左俊龙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足球运动

左俊龙

摘 要:足球运动是目前世界上开展得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被誉为“世界第一大运动”。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攻防节奏转换的不断加快,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困扰运动员的正常训练与比赛,甚至有的造成残疾,缩短了运动寿命。旨在对我国足球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喜爱足球运动以及从事足球运动的有关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足球运动;运用损伤;安全教育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一)沈阳城市学院男生足球运动损伤情况分析

1.损伤发生的频率。调查表明沈阳城市学院男生调查中经常有运动损伤的有31人,占到了33%;偶尔会有损伤的有57人,占到60.6%;从未有运动损伤的只有6.4%,由此可见在足球运动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过损伤的经历,这是由于足球的特点造成的,需要同伴之间的配合,需要对手之间的拼抢,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身体之间的剧烈接触如铲球、顶球等,造成损伤的环境主要是在比赛中,而调查也显示发生损伤的主要环境在比赛中,占到的比例是80.9%,在教学中造成损伤的比例是19.1%,在比赛中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在比赛中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很高涨,会达到忘我的境界,因此比较容易造成损伤。

2.损伤程度。沈阳城市学院男生的运动损伤程度是:轻度损伤的比例是60.6%,有57人,中度损伤的人数是31人,占到33%,严重损伤的有6人,占到的比例是6.4%,由此可见沈阳城市学院男生的足球运动损伤的程度大部分是轻度,中度次之,重伤的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沈阳城市学院学生尤其是喜爱足球的男生,大部分一直接触和进行足球运动,而足球是他们较为喜爱的运动项目,因此学生练习和参加比赛的就比较多,也造成了他们在练习或比赛时易受损伤。

3.易损伤部位。足球运动损伤多发生在踝关节(37.36%)、小腿(28.37%)、大腿(11.31%)、膝关节(10.7%)等几个部位,足球属全身接触性运动项目,对抗性强,需要经常在变换体位、高速下完成技术动作,且大多数动作都是由下肢完成的,所以损伤的部位集中在下肢非常合理,特别是踝关节和膝关节等,它们本身的解剖生物力学特点加上足球运动中经常急停、变向等,关节所承受的力量过大, 致使这两个部位的受伤率高。踝关节损伤主要是由于足球运动中绊倒、铲倒、蹬踏、两人对脚等现象时有发生以及场地不平等原因造成,另外快速奔跑中的急停和起跳也会导致踝关节负荷过大而损伤。调查表明小腿的损伤仅次于踝关节,其损伤的原因多是在强烈外力的作用下、动作粗野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造成的。

4.易损伤类型。在足球运动损伤类型中常见的损伤依次为:擦伤(39.62%)、扭伤(27.36%)、挫伤(22.83%)、拉伤(8.87%)。但一般来说擦伤为皮肤外伤,属轻伤,不会严重影响上课和工作。主要影响到的损伤是挫伤、扭伤、拉伤,伤后一般短期又难以康复,故应引起大家的关注。扭伤和拉伤占损伤的17.10%以上,多发生于关节、韧带和肌肉,这与准备活动不充分使肌肉不能适应大运动量而发生拉伤,还可能由于动作不规范,没有良好的自控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情况下发生扭伤。它们也是足球运动中的主要损伤之一,虽所占比率相对较小,但是对队员的影响比较大,故更不能忽视。

(二)损伤原因

1.对手犯规和不慎造成损伤。由于不熟悉竞赛规则,将粗野动作当成勇敢顽强,把犯规动作当成合理踢球,于是乱冲乱撞,踢、拉、绊、背后铲人和铲球并用,由此造成创伤。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组织的赛事中由于组织不严密和随意性强,更增加了学生犯规和不慎造成对手损伤的可能。本调查中这类损伤占29.32%。

2.学生足球技术动作不正确造成的损伤。在足球教学、训练或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基本技术掌握的不牢固如运控球时因踩球而摔倒,踢球时脚踢到地面等及各种踢球的动作和发力、头顶球的部位、胸腹停球的动作、抢截球的基本概念以及守门员的扑接球不正确而造成创伤。本调查中这类损伤占25.27%。

3.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造成损伤。教学和训练中教师讲授安全知識不够,对容易出现创伤的技术动作没有反复强调和进行正确示范;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都是发生运动创伤的原因。由于自我保护的意识及能力不足,在对方已出脚或动作已发生时,不知道或做不到及时收脚或制动闪避而发生碰撞,造成损伤的现象也较为常见。本调查中这类损伤占15.61%。

4.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的损伤占23.12%,在运动时许多人对准备活动不够重视,经常是一到场上就进行大强度的运动,使肌肉局部负荷过大而发生损伤事故。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各高校、中学、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掌握足球运动损伤的规律,在教学、训练、比赛中向学生讲清预防损伤的重要性,分析易伤的动作和易伤的部位,提出注意事项和预防方法,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区分在比赛中的勇敢顽强和粗野蛮干。

2.各位家长必须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理规律,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不要过分强调其专业性。应注重技战术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应尽可能防止身体局部负担过重的现象,要区别对待,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

(二)建议

教学中学生应该提高对损伤预防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和训练中向学生提出预防损伤的重要性,分析易伤动作和易伤部位,提出注意事项和预防方法。

参考文献:

刘宗达.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1984(06).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足球运动
在足球运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路径探析
足球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初中校园安全教育
信息技术在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构想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问题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