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汲取 在阅读中积累

2014-10-14 08:59黎群红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习作指导

黎群红

摘 要:阐述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关键词:习作指导;片段练习;小学中年段

小学中年段是作文的起步阶段,由第一学段的看图说话写话过渡到片段和篇章的练习,因此这一阶段的习作指导非常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一、第二学段可从写话、习作入手,以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因此,起始阶段的作文指导要从培养兴趣和自信心开始,重在树立学生的作文信心和写作兴趣。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提高作文水平,鼓励学生写真实的感情,我手写我心,写真话、写实话,避免空话和套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基于此,笔者谈谈进行第二学段学生作文指导的感受。

一、从作文训练开始

我们都知道作文训练从词句开始,一篇文章是由词和句子组成的,尤其是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部分。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写一篇成文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不要急于强求学生写一篇成文。训练学生写作文,要从训练句子开始。首先是让学生从经典句式的评价开始,认识一些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写作妙处。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怎样运用不同的句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训练句子,可作为微作文,从一句两句开始,逐渐成段最后成篇。作文训练,是中年段习作训练的重点,也是打好习作基础的关键阶段,为此教师要十分重视这一阶段的训练。

比如,让学生判断下面的句子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1.清凉的月光照在地上,地上好像被一層轻纱笼罩。

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

3.春姑娘轻轻地来了,她挑着装有百花的篮子,一挥手大地就绿了,再一挥手,大地就开满了鲜花。

二、在生活中汲取写作的营养

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生活的内容就是学生作文最好的素材,有经验的教师都重视学生观察生活和记录生活的能力培养,但是怎样培养和训练,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习作能力来确定。针对学生没什么可写的现实,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通过培养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具有独特的慧眼,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真善美和有趣的生活内容记录下来,同时这也是帮助学生降低写作难度,培养写作信心的重要方法。因此,在生活中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和读书笔记。尤其是生活日记,每天早上利用晨读的时间,保证一定数量的学生汇报自己的日记内容。学生可以口述也可以朗读自己的观察日记,每天15分钟,由十个学生进行发言。这样训练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竞争能力。这种方式坚持半学期就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

三、重视阅读教学的示范作用

重视范文的教学也是提高作文教学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优秀经典的课文被选编到教材里了。学生阅读这些经典篇章,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学习文本的写作方法。所以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阅读教学的实践,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模仿。对一些经典篇章的阅读,可以选择经典段落,然后学习这种写作方法,让学生模仿某一句话、某一个段落进行仿写,实践证明这种仿写的策略是非常有效的,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学生在实践中,也没有觉得更加困难,对作文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材内容就是学生提高知识的脚本,也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范本,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蓝本,将经典文章的内涵和写法传授给学生,使其提高作文水平。进行仿写训练,可以是课堂上的小作业,也可以是放学后的大作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地、科学地安排好。力求使仿写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比如,学习了《大海的歌》这一课,这是一组诗歌,以大海为写作背景,写了海天一色、海风、夜晚的海等几个场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句式。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朗诵,在朗诵中体会作者对景色描写的技法。写景色的文字,要多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静态的景色写活,写成动态的具有生命力的特点。然后挑选经典的句子进行仿写和改写。

比如,模仿下面的句子再写一组句子。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这是拟人句子,把风浪和大海比作人,让人读起来感觉特别亲切、鲜活。学生在经过这样的训练后,可以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师在学生仿写之前,要给学生理解这样写的好处,之后再开始模仿。

另外,为了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应该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地整合起来,在教学回归生活、社会,社会反映教学知识的过程中,就能增强学生对各项知识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重视课外阅读的开展也是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途径。利用儿童文学的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积累,儿童文学由于其本身的诸多阅读特点,传达的多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等。在基础教育中,考虑到学习者的心理发展、审美趣味等特点,儿童文学应该成为文学教育的主要载体。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在于促使儿童健康成长,通过阅读儿童文学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启发着儿童的思想和品德,感染和影响他们的情感和情操。这是作文课外延伸的体现,通过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强迫学生动笔、动脑,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江和平.小学作文课外练笔重在“三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Z3).

[2]吉根华.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之我见[J].新作文,2009(16).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习作指导
信息技术在习作指导中的作用
让写作与生活同步
阅读教学中落实第三学段写景习作指导例谈
“记录生活”习作指导课教学实录及评点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的路径探究
谈基于学生本位的习作指导
链接课内外,实现读与写的无缝对接
解析习作“精准知识”教学的肯綮
让孩子轻松习作
关注习作指导过程,提高学生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