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下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2014-10-14 09:18刘兴苗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小花猫电教作文

刘兴苗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个棘手的问题,学生提起作文就犯愁,没办法只能写“让位子”“捡票子”“抓骗子”……老师批改作文就叹气:“千篇一律,没新意。”但自从电教手段深入运用到课堂后,一切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一、运用电教媒体,提供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眼,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故作文教学时,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但是,初中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贫乏,作文材料仅局限于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么几件事,作文“源泉”定然枯竭。运用电教媒体教学作文,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季节、天气、动物、植物等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例如,写一处景物描写。传统的做法是组织学生参观一处景物,再写下来。但初中生平时缺乏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方法,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可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情境,引导他们观察,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同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二、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写作兴趣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借助电教媒体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音响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能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的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少年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声音是塑造形象的材料,它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激发学生想象。例如,题目“明明的一天”的习作,教师先播放录音,学生细心分辨,听音后提示学生:“明明起床后在干什么?”学生精神高度集中,听得很认真,为写作打下了基础。接着让学生想象画面,创设意境。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回答:“鸡鸣声、起床声、刷牙声、告别声、汽车喇叭声、自行车铃声、行人谈话声、朗朗的读书声、上课铃声……”教师再启发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最后趁热打铁,引导作文。学生进行了轻松愉快的意境欣赏和口述训练,很流畅地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这种听音作文法,用有趣的音响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如闻其声,进而产生如现其物、如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

三、运用电教媒体,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是新课标给我们提出的重要任务。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然而初中生的感知较笼统,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获取对事物的整体印象,而忽视对事物更为具体的、细致的把握。而录音、录像都具有极强的重现力,以此为媒体,有利于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例如,在教《写一种动物》的习作时,选用了小花猫的录像。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然后指导学生按顺序进行一步一步的观察。在指导的过程中强调观察的顺序,例如,在观察小花猫的头部时,要先观察小花猫的耳朵,再觀察眼睛,再观察嘴巴。在指导学生观察小花猫的生活习性时,用“慢镜和重镜”的方法,各部分仔细观察后,再把录像放一遍,从整体上加深观察的印象。通过指导学生不仅条理清楚地写出了小花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而且知道要有步骤地观察,学习由整体到局部、有重点的观察方法。

四、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作文教学不仅要学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更要有一颗能够驰骋飞翔的心。在培养学生想象作文时,我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例如,在学习了周国平的《月亮与白兔》后,请学生也插上想象的翅膀,写一篇有寓意的童话。为了打开学生的思维,我利用多媒体放映了几部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里边的蜜蜂与花朵的亲密对话、小鸭与狐狸的对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童话的世界实际也是人类世界的体现,只不过保留了动植物自身的特点。学生很快就领悟了,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情境,很顺利地完成了写作任务。

五、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评改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过:“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能够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运用多媒体,如幻灯投影、录像显示、录音收听等,能把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如,《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中的动人场面。老师选了三四个典型的片段通过投影在屏幕上显示,师生在都能看到被评习作的情况下,按写作目标对写作内容、语言表达共同分析评价。再如,我指导学生写《家庭生活中一件有趣的事》,通过多媒体教学进行指导,得出写作的要点和突破口。学生写完后,选出有代表的几篇作文,用投影供大家交流体会。其中,有一个学生写自己为了向妈妈要钱买高档文具,他摸准了妈妈最怕他哭的特点,就故意在外“挤”眼泪。一个“挤”字用得妙趣横生,写出了“童趣”。就让他读给大家听,引导大家来评论这个“挤”字用得好在哪里,给全班学生很大的启发,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通过集体评改的方法,提高了修改效率,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实践表明,将各种电教媒体有机结合,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改变了作文教学信息传递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

当然,多媒体的运用也要遵循得当的原则,让学生适时认识、体验、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时代在前进,知识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也必须有较大的改变,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巧妙而正确地运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创造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小花猫电教作文
小花猫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花猫
不算看
小花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