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声乐教学

2014-10-14 10:26路春香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现状教学模式

路春香

摘 要:就声乐教学的教学模式和现状进行浅析。

关键词:高中艺术生;声乐教学;教学模式;现状

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音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得到加强,音乐教育的地位逐步确立并不断加强。在政策的指导下,教育部门加大了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广大音乐教师也积极进取,使各地学校音乐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大部分高中生均来自农村。这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因为单纯喜欢而选择了音乐,并怀揣个人志向乃至全家人的希望,立志报考音乐学校深造,在进入高中阶段艺术班以前,对“科学的发声”多闻所未闻。面对这样的学生,专业老师身负的重任就可想而知。如何引导这些学生较快进入声乐学习的状态,在音乐素质和技术上有较快的进步,帮助实现他们的艺术梦想,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就任教在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县级市高中艺术班,本文拟在反思过去的教学活动和总结这几年声乐学习的基础上,就今后如何改进和提高高中阶段艺术生的声乐教学做一些探索。

一、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育现状

从声乐教学的基础理论看,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使实际教学处于摸索之中,不能形成体系。目前,我国尚未有关于高中阶段艺术声乐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虽然关于声乐教育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具体到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的却少之又少。从唱法来看,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声音训练,轻视感觉运用,学生在理解和表达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意境与精髓方面很难到位,找不对感觉,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上。风格混乱,沈湘教授说到美声唱法的标准时所言:“松、通、水、圆、亮”就是美声要求的标准。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教师在高中声乐教学中各施所教,学生也无所依从。歌唱意识不明确,声乐艺术的基础是正确的歌唱意识,人类所有的举动都是由意识来掌控的,所以歌唱意识对于声乐艺术来讲,就是一个总指挥的角色。就目前有部分学生依然存在唱前准备不足,只凭现场感觉来唱,往往是张口就来的随意性演唱现象。

二、声乐教学中应该做到的

首先注意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声器官的生理特征。高中特长班的声乐教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发声器官的生理特征,根据学生嗓音条件、音色、音域等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训练时可根据学生发声器官的发育程度,合理安排时间,每次练20~30分钟,不宜过长。注重授课采用集体课、小组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形式,这样能够让学生相互指出不足,继续改正。其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現力和演唱能力吸气的方法,能够将本来所拥有的特色声音发挥到最佳。

三、声乐教学的模式

教学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的过程,所以老师和学生两方面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专业素养。老师要具备较强的声乐演唱能力和范唱能力。就学生而言就应该首先具备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有音乐这方面的天赋。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就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合将学生的个性化和学生本来所有的特色的东西发挥出来,所以在高中特长生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独创性与老师的教法方式相结合。在声乐教学中要掌握歌唱的呼吸。优美的歌声,是歌唱者运用体内的气息配合着声带的振动,按照音高音低的要求而发出的声音。要做到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歌唱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最后再像吹蜡烛一样将气体徐徐呼出。从教师本身而言,就有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当中注重学生情感的表达,并且能够正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找到原因,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识。声乐教学更应该注重练声这一环节,人各有异,所以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不能采用一样的练法方式。

声乐教学对音乐专业学生和音乐事业的未来发展都十分重要,但是声乐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针对其中的练声教学而言,更需要进一步改善。练声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声乐技巧和能力,弥补缺陷,并且发挥优势。练声教学的内容包括学生对气息、呼吸的掌握以及对作品的力度、强度等的了解。在声乐教学中最主要的还是让学生自己找到自己的感觉,要求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杜海红.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M].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06.

[2]陈娟.高中声乐教学的传承与创新[J].音乐论坛,2013.

[3]顾清华.高中特长班声乐教学初探[J].音乐教学,2013(11).

[4]张旖轩.新课标下声乐教学方法分析[J].教法研究,2013.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现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声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大学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试述传统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