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课”到“观课”,让教学不疑惑

2014-10-14 15:17陈洪军汪芬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听课专业成长新课改

陈洪军 汪芬

摘 要:教师在教育教研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中,除了要认真钻研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还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向专家名师学习取经,与同行相互切磋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听评课就是与同行切磋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建议将传统的“听课”转变为多层次、多角度的“观课”,教师通过课堂观察、思考和感悟,汲取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融入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听课;观课;专业成长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变得更加重要。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加强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学习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培训,听评课是一种最常见的方式,这种方式已经变成了教师教学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我们不禁要思考,我们在这些听评课活动中收获了多少,而执教者的经验、知识又有多少用在了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呢?我想,只有认识到听课的重要意义,做足技术上的准备,避免盲目,科学观课,才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听评课也逐步发生了变化,不少专家和学者基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将“听课”发展为“观课”,虽一字之差,但其内涵丰富了很多。“观”包括视和听,既要用耳,也要用眼,还要用脑用心。这其中,用心是关键,用心才能有的放矢。“观课”的目的是让教师相互借鉴,通过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生活体验,来让自己获得提升。教师通过观课学习执教者的教学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情境的创设、教师点拨及引导的方法、练习的设计、课堂生成的处理等。这样通过教师彼此之间的对话与学习,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精彩。

二、撷英咀华,三管齐下

(一)观教师,从独具匠心中获得教学灵感

观教师,自然是全方位的观察。诸如教学设计、教学指导、课堂生成的处理、教态、语言、板书等等,重点关注的是教师如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落实教学目标。作为观课教师,首先要看执教者的教学设想是如何分层次展开的,如何根据学生学情处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其次,还应该关注执教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关注执教者对教法的优选活用以及教法的改变和创新等方面。最后,观课教师还要关注执教者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学效果的好坏是一节课的落脚点。

(二)观学生,在角色转化中形成思维力量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观课教师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在某些环节中,观课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活动,甚至将自己设想为学生,可以从学生角度来认识执教者的教学。要更多地为学生设身处地思考,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来感受执教者的教学效果。观察执教教师运用的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探究、评判等学习活动的作用,感受执教教师对学生给予的精心指导、巧妙引领的教学行为,观察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完成预先设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因此学习者的角色也是观课者时时要关注的角色。

(三)观细节,于课堂生成中发现教学智慧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教师只是课堂的“导演”,优秀的教师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演”得精彩,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智慧成长的过程。作为观课教师,应观察执教者如何在课堂上巧妙展示教学智慧,灵敏地抓住和利用学生的思维火花,形成课堂上智慧的闪光、思想的共鸣。观课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是如何被引入“最近发展区”的,关注执教者是如何抓住学生学习的契机,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在教师和学生不是太熟悉的赛课活动中,师生的互动和配合,教师、学生、课堂三者的结合是最能体现执教教师的教学思想、能力、智慧的地方。

三、有“备”而观,且行且思

“观课”时,观课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研究者,而不仅仅只是旁观者。只有有“备”而观,并且从思想和行动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有所体会和收获。教师在“观课”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观课中及时记录自己的思考。教师在进行课堂记录时,不一定要对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下来,而应该根据观课情况,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边观课边思考,同时记录课堂的闪光点、疑点以及建议,且行且思。观课教师要以学习的心态去参与,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通过教师间互相交流,从同行的“碰撞中”获得智慧的“火花”。

唐太宗李世民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观课既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有义务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精彩,而有效的“观课”就是让教师教学变得更精彩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张文质,陈海滨.今天我们应怎样评课[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编辑 郭晓云

猜你喜欢
听课专业成长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如何提高学生高中语文课堂听课的能力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