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学习型组织构建的思考与实践

2014-10-14 16:39黄锦堂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新课改

摘 要:探讨了新课改环境下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含义、构建的现实意义、方法及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学习型组织;办学思路

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更应致力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全员学习氛围,以学习促提高,以学习促发展。构建学习型组织是时代发展的必要,学校发展的必需。此次有机会去参加校长提高班培训,听了于淑云教授的报告后,如沐春风,豁然开朗,思想的天窗被打开,在此对新课程下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浅谈一二。

一、学习型组织的含义

学界对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定义是: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二、学习型组织构建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学校组织形态看似严密与井然有序,实则僵化刻板、缺乏生机,这样的组织结构其实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尤其是今天面对新课程的挑战。如果一所学校在管理上无法迅速地做出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那么我们以为无论这所学校今天多辉煌,它也必将会走向衰落。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必须变革学校传统的组织形态,使它成为有较强应变性和极富创造力的组织,即学习型组织。

我们要把学校重塑成一个把学习作为组织的第一要务的组织,一个全体组织成员处在不断学习中的组织,一个能使人由工作得出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望和目标的新型组织。唯其如此,教师个人的生命空间才能得以无限拓展,教师才能从一个教学典范转变为学习典范,从而真正去引领学生在主动参与中生长,在独立探索中起飞,在自主发展中成熟,而学校才能够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保持持久的优势。

三、学习型组织构建的方法及有效途径

1.倡导法情相济、扁平管理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前提

我校以“以德立校、法情相济、学生至上、员工为本”为管理理念,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创业氛围,本着“情感留人,事业养人,待遇留人”的柔性原则,在学校管理上打破僵化的制度性、規范性管理而变为情感化、人文化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良性作用。

我校实施了以级长为年级负责人的扁平式管理,全校努力营造健康融洽、友爱民主的心理环境,构建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干群、同事、师生之间形成了团结共进的工作气氛。学校领导都具有“爱才之心,识才之能”,力求做到“用人之才,唯才是举”。校长能做到事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对教职员工“知其心、用其长、排其忧、取其信”,与教师连成一片,形成一体。无论是在管理、思想还是生活上都为教师着想。我校党政工团亲如一家,协手共建美好家园,学校工会成为沟通教职工、和谐干群关系的有效组织。

2.确定团体目标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保障

我校办学理念是“创造适合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通过学校教育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为孩子的生命奠基,有一定的前瞻性与群众性。我们还通过各种学习、研讨、宣传,鼓励教师尽可能地把校长提出的理念转变为自己的认识体会。以行动研究的方法,引导教师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化并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等工作实践中,在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提出修改意见,并转化成为行动计划,在创造性的实践和共同参与的智慧中获得生长、发展。办学理念作为团体目标确认后,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近期、中期、远期办学目标,如五年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学期计划、月主题、周工作,使全校教职工责任清楚,目标明确。团体目标确定后,我校教职工又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共同营造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业绩。

3.开展校本培训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有效途径

我校校本培训以实施“名师工程”为契机,主要通过“请—上—评—研—写—推”六个环节开展“自培工程”。我们还启动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的校本研究,让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促使教师向专业化迈进。目前,我校共申请了11个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1个,区级课题6个,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我校还通过开展各种专题讲座来进行校本培训。各部门从教师从业之道、教师为师之本、教育即服务、教育是爱心事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讲座。重温了德高为师的理念,倡导“教育即服务”行业观,规范教师言行,将师德修养作为评价与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而促使教师在心底激发出一种崇高的师爱,视每个孩子为一个跳跃的生命,春风化雨,让学生在德育的春天里健康成长。

教师的发展带来了学校的发展,过去一年,我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525人次。去年8月份,我校两名同学被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专业学校(简称国戏附中)录取,走上京剧专业成长之路。家长给学校写感谢信、送锦旗,中国教育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办学业绩,学校正朝着“同类典范、深圳一流”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实践正在不断证明,我校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师生“双赢”的办学思路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蒋晓闻.重塑教师文化.助力学校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7).

[2]蔡祖英.小学课堂教学交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黄锦堂,男,出生于1966年6月,学历:本科,就职单位: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第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管理。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学习型组织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发挥的作用
关于高校学习型大学生党组织建设问题的研究
人力资源驱动与学习型组织建立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国企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我国学习型组织现状和对策研究
我国学习型组织现状和对策研究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