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节地型住宅的发展现状及推广措施研究

2014-10-16 16:48杜菲
科技资讯 2014年2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必要性措施

杜菲

摘 要:节能节地型住宅的快速发展及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现象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这一切,源于中共中央下发的一份文件,即《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在这份文件中,中共中央领导明确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是我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中共中央的精神,国家建设部和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可以预见的是,我国节能节地型住宅的建设,正在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且,节能节地型住宅的建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对节能节地型住宅的现状、节能的必要性、相应的措施等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节能节地 社会发展 必要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205-02

1 我国的发展现状

进入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技术革命,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出现了城市化的高楼林立、阡陌交通、爆发式的资源消费、无休止的能源开采、高密度的污染及大规模的废弃物排放。由工业化所推动的城市化对大自然造成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强度、持续性的扰动,使大自然正常的生态系统和功能结构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割裂、阻断和破坏。这种人为的人与自然的对抗,从不为人类重视的一点一滴的全球生态系统变异,到城市化进程加速中生态矛盾逐渐凸显出来,而且越来越严厉地威胁到人类自身安全与生存。臭氧空洞、温室效应、酸雨、沙尘暴、物种灭绝、水源匮乏、能源减少、SARS等等,这些我们当代人必须面对的危机与挑战,是我们人类行为积累所导致的全球灾难与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时期。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能源资源相对缺乏,各式住宅也日益增多,虽然已逐步进入高科技领域,但在建筑业中一些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经常出现。如何解决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增长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在城乡建设中,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发展质量高;建筑建造和使用,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盲目扩大城市规模,规划布局乱占耕地的现象进有发生;重地上建设,轻地下建设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家重要制约因素。

2 关于节能节地型住宅的必要性

2.1 节能节地型住宅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2.1.1 我国所面临的能源挑战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但资源匮乏的国家,面临的能源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

(1)人均储量少,能耗效率低。

(2)我国成为能源消耗大国,进口依赖度提高。

可见,我国能源消耗需求旺盛的同时,进口依赖度提高,这使得国内经济受国际形势的牵制增大。

2.1.2 建筑节能紧迫性的问题

首先,建筑能耗大,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

其次,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加剧能源危机。

因此,与当前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已经大大降低的情况相比,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标准的3倍以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对于美国而言,全球石油资源的战略布局以及石油的开采区域和运输线路等关键点的调整工作已基本完成,我国却没有那样强有力的能源后盾支持,在这样的国情下,建筑节能水平的改善实际上应该比发达国家更为紧迫。

3 节能节地型住宅政策和措施的研究

3.1 对于节能节地型住宅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过去,我们贯彻建设节能标准缺少自觉性,监督力度也不够,特别是一些企业、用户和居民没看到其中的潜力和效益、效率空间。往往纸上谈兵多,具体落实少。其实,建设节能不是无潜可挖,也非远不可及。如节能方面,既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分区减少能源消耗,又可利用太阳能、地热能、水源热泵等新技术实现节能效果;节地方面既可利用新建住宅用地的科学规划,充分利用荒地、劣地、坡地少占耕地,又可发挥设计功能控制住宅层数和密度;节水方面,既可考虑水资源开采用利用与补给的平衡关系,又可在住宅小区通过雨水收集、分质供水、推广节水器具节约用水;节材方面,既可提倡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体系,又可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选用可再生材料,最终实现减少耗材、耗能和环境污染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3.2 我国应实现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低成本的能源供应是实现工业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而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必须部分牺牲过期低成本和较快发展速度带来的利益。可以预见,未来20年将是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动机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不断显现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从中长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通过制定和实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以平衡。

3.3 技术经济分析

在书写论文过程中,通过对发展节能节地型住宅的大量的市场调查以及在房地产公司实习中总结的一些我国的发展现状,为书写本论文打下了基础。

目前节能节地型住宅在我国属于起步阶段,它很具有潜在性,本论文的书写在我国属较领先水平,但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总结一些经验,相信在地方政府的大力鼓励支持下,并结合一些政策和措施。在不远的将来,节能节地型住宅必定能赶上一些发达国家,希望本论文能为我国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发节能节地型住宅以及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4 推广节能节地型住宅的途径

4.1 节能潜力分析

我国在技术上的节能是非常有潜力的,如:

(1)建筑用能包括采暖、空调、烹调、热水、照明、冷藏、洗涤、娱乐等多种终端能源服务。

(2)建筑节能技术及节能潜力。

建筑节能技术涉及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用能设备和器具、控制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已商业化的技术及节能潜力。endprint

(3)住宅家用电器节能潜力。

4.2 几种节能的途径

节能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对我国建筑业的现状俏加分析,就会发现节能的一些渠道。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2.1 墙体节能

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

4.2.2 屋面节能

在不断改进建筑外墙、外窗的保温性能后,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屋面保温隔热的研究。

4.2.3 利用太阳能

地球拦截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目前全球电力消费量的1500倍。而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开发利用的太阳能,只占理论资源量的很小一部分。

5 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资源、能源及环境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引起政府及各界的主要重视。

如今建筑节能工作已在全国启动,节能节地型住宅是一项正在兴起的崭新事业,体现了建筑节能的前进方向。我们必须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型住宅,跟随世界和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进取,搞好建筑节能,改善建筑环境,促进建筑技术和建筑产业的发展,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涂逢祥,王庆一.建筑节能研究报告[J].建筑节能,2004(42):11-17.

[2] 康艳兵,郁聪.关于建立我国建筑节能市场机制的几点思考[J].建筑节能,2003(41):15-18.

[3] 王荣光,沈天行.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69-271.

[4] 汪光寿.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J].房地产市场,2004(12):3-6.

[5] 林川.小城镇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M].2版.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2):9-15.

[6] 涂逢祥.节能窗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1.

[7] Joe Huang.Building energy standard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Fed, 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必要性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