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心理学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中的应用

2014-10-16 00:45刘书静
科技资讯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效性

刘书静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大学生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与以前相比大大增加,这一现象在其思想认识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心理的压力而产生的问题也远远多于从前。在这个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当前思想教育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与心理学相结合,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心理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227-0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通过对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进行研究,结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方针,对大学生展开的一系列针对其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进行教育的活动,灵活有效的运用心理学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人生理想,促使其道德品质以及政治觉悟的提高,使他们能够更全面的发展。同时,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况对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能对高校的相关教育质量有最直接的反应。

1 存在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

(1)预见性的不足。在现如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其没有足够的预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造成这种预见性缺失的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教育相关人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够重视,这样的问题直接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得不到相应的重视,造成政策无法真正的贯彻落实,只停在喊口号的阶段。

(2)科学性的不足。在传统教育中,教育人员忽略了对人心的探究,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内容比较简单,相关教育的科学性达不到所需要的要求,其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视度太高,从而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到了忽视,得不到很好的培养。还有一点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没有足够的经验。

(3)没有足够的针对性。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总是缺少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能从多角度出发,缺少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同学心理状况的具体研究。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大多是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这种没有足够理由,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极容易引起学生的反弹,是造成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源头。其中,对个别学生缺乏心理疏导,往往会导致一些失控的行为发生。

2 在高校思想教育中心理学起到的重要作用

2.1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预见性的增强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内表现在人们的行为或是表情中,这是人们心理活动最直接的体现。想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做好,就要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基本心理状况,了解以及掌握其心理活动以及思想状况,通过对心理学知识的运用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活动特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从多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用公平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

2.2 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提高

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对自己的心态正确把握,准确认识客观世界,在自我调控方面有足够强的能力,没有人格障碍以及缺陷就是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这些主要体现在其在人际交往中的关系是否和谐,对别人的评价以及自我的评价是否客观等。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大学生自由的思想活动规律的基础上的,而其心理活动规律对大学生的思想活动有直观的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心理实际状况,对挫折进行引导开解,促使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能够保持良好。其中,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心理学的发展性、目标性以及保密性等特点进行合理运用,结合实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2.3 促使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提高

对心理学知识的良好掌握以及合理运用,可以从根本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进行提高。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心理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从而使教育效果达到想要的高度。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大学生的沟通方式,要注意心理的沟通,保持诚恳的态度。

3 心理学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中的应用

3.1 结合心理特点,对大学生进行引导

大学生这个阶段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以及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不能准确的认识社会,没有足够的辩证以及思考能力;拥有足够的智力水平,辨识能力却达不到要求的高度。其中,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科学理论的熟练掌握以及对事物的洞察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对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以及其中的差异进行准确把握,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展开心理上的积极正面的引导,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全面的发展。

3.2 采取鼓励政策,引导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对一件事存在一种渴望的心态就会自然而然去完成这件事,自觉去做的某一件事,人们往往会坚持下来,人们对这件事的渴望越强烈,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要巧妙合理的运用这种心态,引导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学习以及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而且,在一定情况下,人本身的观念以及情感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别人的影响,所以,适当的期待、信任以及赞美都会成形一种能力,带给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进校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巧妙合理的运用这一心态,給予大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赏识,用更多的耐心以及责任心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促使他们想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这个阶段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以及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不能准确的认识社会,没有足够的辩证以及思考能力;拥有足够的智力水平,辨识能力却达不到要求的高度。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时,就要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基本心理状况,了解以及掌握其心理活动以及思想状况,通过对心理学知识的运用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其中,还要注重对心理学的发展性、目标性以及保密性等特点进行合理运用,结合实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刘菁菁.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24(5):198-199.

[2] 李艳,田合雷,郭巧,等.运用心理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学理论,2010,21(24):192-193.

[3] 郭睿,郝绍菊.运用心理学原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华章,2012,21(4):195-196.

[4] 刘永平,刘峰,逢方圆.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心理学途径[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3,21(5):193-194.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效性
“没有用”的心理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跟踪导练(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