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监控体系

2014-10-17 02:30陈永红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

陈永红

2007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各个高校以此为契机,高度重视,反复学习、深入领会,将此作为学校上层次、上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提出了符合各个院校自身发展特点的质量工程项目,形成了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工程体系。同时也积极发挥“质量工程”项目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树立精品意识,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受益面,强化了教学基础和内涵。在“质量工程”项目中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研究占了一部分比例。因此,通过构建具有弹性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强化教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为新形势下高校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研究现状

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研究方面,大多数高校采取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等形式来保障教学质量,这也给高校带来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使教学质量得到大幅的提升。首先表现为健全了教学管理体系,各系各专业之间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各司其职;其次,健全了有关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有条有理,从制度层面给予最大的保障;再次,加大了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检查力度,增加了对教学管理过程的监控和反馈机制;最后,强化了对教学管理工作运行过程的管理,保证了整个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各位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并且逐渐渗透到课堂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教师认真备课,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生动教学等等,都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好科研工作,以期提高课堂成效。

尽管总体上各个高校都在按照质量工程的要求严格执行,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一是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匹配不上在校人数的增加,出现师资短缺,经费相对投入不足的现象;二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和谐,教学质量出现下降,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出现相对过剩等问题;三是高校教学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理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学生们的人文精神、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各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到,要加强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评估,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鼓励高等学校要努力探索和建立本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机制。

二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的内涵不仅体现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知识的多少,同时还应包括为学生离校后就业和生活所做的准备和持续的追求人生目标的能力。高校的教学质量主要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即教师教好课,学生上好课,最终的目标是体现在培养人才上面来。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当前新形势下高校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1专业设置

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尽快形成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1999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里详细地对专业设置做了规定。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专业设置的改革解决了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但也存在专业滞后、刚性过强等问题。在新形势下专业设置不仅要以学科为本位设置专业,同时还要兼顾到社会需求本位,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市场反馈的信息来审视和考虑高校的专业设置问题。课程是专业的细胞,通过对课程的定位、整合和重组优化课程体系。

2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要确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制定与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搭建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第二级平台。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的总体计划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法律文本。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的优劣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才培养计划中,首先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积极推行因材施教,力求把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达到较好地结合;其次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实到方案之中,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本科阶段的教育目的;第三是完善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最后是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

新一代信息化校园建设的真正内涵和发展趋势就是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学生既是学校的培养对象,也是学校的服务对象,“一站式”服务中心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少跑路,少找人”,将学校工作向方便学生转变,努力为学生解难事、排忧事、办实事的切实之举。“一站式”服务中心主要包括信息的发布、咨询、服务和交流等方面,涉及到部门有学工部、教务处、财务处、后勤部和科研处等学校机构。所提供的数据包括教师、学生和学校的综合性数据。如教师数据中心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科研信息、资产信息、教学信息、生活信息等。学生数据中心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学习培养信息、住宿信息、生活信息等。个人只需要通过“一站式”服务中心平台的统一入口进去即可,方便操作,办事效率高。

4完善教师队伍

在科教兴国战略中,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知识创新的双重使命,自然教师肩负着此项重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学的好与坏直接体现在教学质量当中。因此,要充分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为教师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和条件,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与教师个人的发展有着因果关系,科学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关系着教师自身的客观需求,也引导着高校改革的成功。学校通过改善教师待遇,建设激励机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队伍结构,完善培训体系,创新聘用方式等手段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高校要重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注意发挥它们在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在质量监控方面,建立融计划、组织、控制和监督于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一是要进行日常的教学检查,并且要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对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毕业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等重点工作和改革、建设项目都建立专门的检查、评估、评优制度。学校教学评估专家组、院系部教学质量考评组,各级教学行政,以及教学主任、教学秘书例会制度等构成了教学质量监控网络。通过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学生和毕业生问卷调查、校院两级检查性听课活动和总结交流等建立了一套比较全面科学的教学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二是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活动。三是加强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与管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是高等学校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培养阶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在大学期间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是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的毕业及学位资格进行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因此,搞好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加强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与管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是高等学校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培养阶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在大学期间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是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的毕业及学位资格进行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因此,搞好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五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促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和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年鉴(200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马丽娟.大众化阶段教学质量的评价与保障体系的思考[J].黑龙高教研究,2008.

[3]陶学文.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实施十年之回顾与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