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与读

2014-10-17 17:40
新民周刊 2014年39期
关键词:暖通当代艺术阿里

改造中的小插曲

(2014年第38期)

就像美人迟暮,老建筑的身上,也书写着时代的沧桑。

那些破旧不堪的墙垣、柱梁、门楣,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点都没有吸引力,那些脏乱差的场景,恐怕还让你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在优秀的建筑师眼中,它们却可以化废为宝。水石国际、如恩设计、登琨艳、章明、袁烽、伯纳德·屈米、赫尔佐格和德默隆,就是这样慧眼识英雄的设计机构和设计师。经过他们的巧手安排,老建筑旧貌换新颜,而历史的文脉又得以延续,可谓一箭双雕。

经过改造,不仅视觉的美感和室内的舒适度大大提升,他们也尝试着用更环保的方式来进行设计。章明在改造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时,在环保方面可没少下功夫,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利用黄浦江水源作为冷热源,控制室内温度,不用空调,节省了大量电能,这是一个利用清洁能源的典型案例。但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女士就不止一次跟我抱怨:“太冷了!实在太冷了!”这不是她一个人的感受,很多夏天到当代艺术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对这突如其来的寒冷猝不及防,哆哆嗦嗦地欣赏完展览就落荒而逃。

当代艺术博物馆向章明反映情况之后,他也询问了他们做暖通专业的工程师,他说:“我们设计这个能源中心不仅仅是供给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它同时也供给这个城市片区的建筑。也就是说,未来这个片区的建筑建完以后,也是可以通过这个能源中心提供能源供给的。只是因为现在的情况是周边楼房都在改造,没有供给,所以就单独供给了当代艺术博物馆,这就造成了当代馆的能源过剩。”

暖通工程师回答章明说:“这就像你家里用的空调一样,不可能是不可控的。” 也算是个小插曲,现在的情况已大大改善,皆大欢喜。

那些外表时尚、先锋、前卫的建筑,有着内在的老戏骨,还有一颗环保的心,这是多么美好的事? (本刊记者 何映宇)

《阿里上市,与你何干?》

(2014年第38期)

阿里上市后的股份是真心给员工的。P7一般年薪四五十万,P8一般年薪80万,基本上升一級就薪资翻倍了。马云对员工不差,还会跟保洁阿姨聊天,底层员工都很喜欢他。但企业太大,人事环境很恶劣,所以海归都被土鳖斗走了。 @Helen

阿里给中国带来的利益,整个生态的构建,对传统行业的创新推动,以及它对中国互联网业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力,巨大的品牌影响力,绝非软银、雅虎从阿里身上获得的股权收益所能比拟,它是无法衡量的。

@野蛮酋长V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马云的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恐怕这也是这家公司和某些人辉煌的顶峰。操作上,万众瞩目的阿里不存在低估的可能,没有低估,就只有高估;公司治理上,阿里从来都是一家管理层友好,而非投资人友好的企业;行业发展上,阿里的空间和中国制造一样,未来将是挑战多过机遇。

@连艺文化_西门大官人

阿里巴巴的财富大树所挂的果子,和中国基本上没有关系。

@亶非子

猜你喜欢
暖通当代艺术阿里
云上阿里
辰辰带你游阿里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阿里战略
阿里是个好榜样
探讨基于设计阶段的暖通工程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