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天光,九份向阳

2014-10-20 13:41天然
新青年 2014年10期
关键词:石路主街来客

天然

九份,一个让人感到行走不息的小山城。循着芋圆的醇美香气,拾阶而上,主街两边开始的时候不过有着一些贩卖民族特色物品的小商店,绣花鞋,纸折扇,瓷脸谱,门里门外透露出老北京的气息,让人提不起兴趣,忽而道路一转,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芋圆球,卤味店,果茶铺,密密麻麻的美食扑面而来。若是与好友同行,便可以挨家挨户的分着吃到山顶,若是独自玩赏,芋圆便是不可避开的必食之物。黄的,紫的,粉的,绿的,一颗颗煮熟的芋圆盛在碗里,热气腾腾的汤汁中被细心的放入冰沙,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游客也可以安心的品味一口糯香四溢的温芋圆。在九份,你只需买可心的食品,因为家家户户都有提供试吃的服务。你若不喜欢,只需道声“谢谢”,然后转身离开,没有谁会责怪什么,这里从来是平和而令人满足的。

8月,九份艳阳高照,不经意的抬头望楼宇中露出的小小一片天,转睛却被阿妹茶楼的悬匾抢走了视线。如果你来过九份,就一定会记得这个小茶楼,高高的悬匾支到窄窄的步道中央,想忽略都难以做到的存在感。阿妹茶楼从不是以茶香味美而闻名,你若喜欢宫崎骏的作品,必然会对这个茶楼感兴趣,这里是《千与千寻》的灵感来源地,故而慕名到访的多是日本游客。茶楼外,大大小小的汤婆婆面具装饰在楼顶的屋檐下,茶楼内,一楼陈列着汤婆婆的小玩偶,二楼才是茶楼的主体。或许是日籍来客占了多数,茶楼的服务人员见到你时大多会习惯性的招呼一声“こんにちは”(你好),楼中贴的提示语也以日文为主。倒不是说阿妹茶楼有什么亲日情怀,只是这一篇名作赐予这座茶楼太多的兴盛,楼中茶食价位绝不算是亲民,但楼中来客却络绎不绝,一个《千与千寻》帮了太多。一点香茗入喉,茶香四溢,隔着玻璃从二楼向外望去,窄窄的山路上满载着行人,但没有谁在抱怨,不知为何,这里的熙攘并不拥挤,每一位到访者都礼让身边的人,旅行中若面上始终带着笑容,那也就算美满了。离开茶楼的时候太阳已然有些西沉,想倚靠在楼外的楼梯处留影,可惜天色不作美,屋檐处的面具怎么也照不清。忽而屋顶的夜灯亮了,回头一看,发现是茶楼的人见我要拍照特意开了灯,顿时心中一暖,不知是因茶还是为情。

山中一路向上似乎到了尽头,山顶的小学生还在上课,一个上音乐课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唱歌,耳熟能详的台湾歌曲传出校园的围栏,围栏外的石阶上坐着像我一样来自八方的游客,我们听到歌也跟着唱,最后竟成了大合唱。歌曲唱完后围栏外的人开心的一齐鼓掌欢呼,像熟识的朋友一样欢笑、交谈,早已不知身是客。

九份没有大酒店,只有小茶楼,没有大牌匾,只有小招牌。名声在外的“赖阿婆”店门口常年积起长长的队伍,却还是只保持着一个小小的门窗接待客人。茶楼门口的大叔热情的招待来客,随口便问候路边的行人天气如何,心情可好。灰色的石墙上还贴着《恋恋风尘》的海报,转头,一片青瓦上仍立着《悲情都市》的宣传画。这里不是现代化的大都市,高楼耸立,琳琅满目,这里不是富庶的迪拜,风情的巴西,这里只是一个街道狭小,居宅古旧,高压电线交错繁杂的怀旧小城,这里从来没有不可一世的风景,不会让你有振臂高呼的激情,但是这里有人情味,这里的人最美。

找寻一条安静的岔路,避开主街的热情,你便会发现,九份不只是芋圆的故乡,也是艺术家的温床。僻静的街道边有一条条通向高处的石路,石路的尽头坐落着与众不同的小屋,虽然没有进去叨扰,但是从石路路口的小木牌上可辨认出这里是艺术家的工作室。这些形形色色小屋的主人,像是忠实于寂静的流浪者,远离人群,独自怒放。时值落日西沉,远处的阴阳海吸纳太阳的光辉,稍稍一会就被染上瑰丽的色彩。也难怪,我们心里想着,只有这样的山光海色才能提供给艺术家稍纵即逝的灵感,也只有这样的幽静与安然才能让艺术家们避开喧闹,放开胸怀,从这自然中体悟美。我们无意打扰,便顺势下山,路过几家自营的创意小店,购几件心爱之物,作为九份的印象日记。

出了九份,天空已成了墨蓝色,坐着班车一路向下,山坳中的民宅已点起了灯火,星星点点的拼凑成星空的模样,着急的想要拍下来,却因为车行太快,终于无法如愿。于是我们便目不转睛的看,将这一片别样的星光刻在脑海。

九份不是一个安心坐在咖啡屋中就可以独自欣赏的圣地,这里不是静谧的温柔乡,更没有磅礴的名山大川,这里有的是人。你若来到这里,不如携三二好友,奔跑出追逐落日的心跳,择一条小路,徘徊出不同于主街的安详。你便会晓得,那些考究的词汇在这里不值一提,有爱就够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石路主街来客
关于南方大型医院建筑医疗主街的消防问题
——以福建省儿童医院为例
风华石路的百年演变
神秘来客
门头沟新城泰安路西延(西北环线—三石路)道路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