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术高考热”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2014-10-21 03:03朱青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美术高考升学率文化课

朱青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对“美术高考热”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朱青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近年来,美术院校的报考热是愈演愈烈,而学院中所培养的优秀的艺术家却越来越少,很多人凭借美术学习如愿以偿的考上大学,得到了一时的成功,可是随着美术就业形势的加剧,美术学子的就业陷入困境,扩招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从各方努力,使美术高考回归理性,以培养真正的美术人才为目的,完善美术教育局面,构建良好美术学习环境。

美术高考;扩招;就业;理性思考

一、“美术高考热”的成因

曾几何时,中国的艺术产业链还没有像现在这么繁荣的时候,那些追求艺术的老艺术家们都是因为真正热爱绘画才选择的今后的艺术人生。而到了现在这个物质和精神高速发展的时代,搞艺术却变得没有这么纯粹了,到底是因为什么?关于“美术高考热”的成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昂贵的美术学习再也不是只有经济状况特别好的家庭才能够接受的,好多普通的家庭也完全可以承受,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才,家长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还有财力,给“美术高考”的持续升温奠定了基础。

(二)文化课分数线较低,考大学有机可乘

在美术高考的分数上来说,文化课要求相对于普通文理科学生偏低,这对于很多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来说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认为突击一下美术,说不定就可以考上理想的学校。于是开始找培训班,利短时间的机械化突击学习,练就美术应试考试的能力,虽然可能对美术对绘画还是一知半解,但是对考试却了如指掌。

这种走捷径的心理实际上是十分错误的,如果不是真的喜欢美术,就算考上了大学,今后的路也不一定会是一帆风顺的。所以,选择美术高考路是需要认真的思考,不能只求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长远的追求,虚度时光,浪费精力。

(三)个别高中追求升学率,说服学生参加美术高考

很多高中院校学校整体的文化课成绩处于非常一般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升学率,就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让其考美术,这样一来,就会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提高学校的威望,也就可以有更多的学生报考。鉴于大班级人数多以及时间段的特点,教师通常采用了较为强硬的强化方式,使美术教育成为应试教育。

学生在毫不了解的情况下选择了美术,在稀里糊涂的状态中学习,在对美术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高考进入了美术院校。很多父母花费多年积蓄供孩子学美术,最后所剩无几却心甘情愿,到头来,很有可能将孩子培训成只懂得拿起画笔却无感觉的遗憾。

(四)美术高考背后的利益驱使

美术生对于艺术院校来说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一个艺术生每年的学费大概是一万到两万之间。是两到三个普通大学的学费,所以巨大的利益推动着很多学校进行大量的扩招。而考前的培训费用更是高到离谱,少则每月两三千,多则上万甚至逼近三万,而且投入也不是很大,租一间房间聘几个老师便可以开课。有利可图就会加大招生力度,使美术高考热持续发展,催生更多的灰色利益链。

二、关于“美术高考热”的思考

(一)“美术高考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美术是一门对天赋要求较高的学科,并不是适合每个人,有的人天生就对形体的感知能力较强,对色彩的敏感度高,美术是其兴趣之所在,那这些特点就是将来从事美术行业的一个重要基础。如设计师、画家、雕塑家在创作的时候需要灵感,那灵感的来源首先是对美术的一个鉴赏能力,然后是创造能力,最后是技法要求。“美术高考热”在日渐火热的社会驱动下,催生的学生显然大部分不具备这样的艺术感知能力,将来为社会可提供的美术人才也相对会减少。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突增,引发了就毕业生就业紧张的局势,而美术行业也不例外。据统计,美术生每年的就业率较普通文理科学生来说相对偏低,就业局势更加紧张。这与当初美术高考生家长的高投入并不成正比,反而带来更多的困惑,这就是“美术高考热”所带来的负面结果。

(二)完善美术高考需各方努力,使其回归理性

美术高考,最终回到选报问题,应加大力度使家长还有学生意识到,美术高考虽然有可能使你顺利的考上大学,但如果自身没有兴趣的话还是要慎重考虑,因为学习毕竟是一生的课程,需要选择一门适合自己的科目。面对高昂的学习费用以及未来的就业难度,还是要认真的去选择。

美术教育以培养美术人才为目的,高校在录取的时候,需认真的挑选有美术天赋和灵感的可持续培养的人才。这样既可以为学校创造更多的优秀学子,也可更多的为学校打响知名度。

“美术高考热”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然而降温需有个过程,只要各方都认识到问题所在,我相信,美术高考一定会回归正常。美术类毕业生就业局势慢慢打开,供求关系逐渐平稳。美术类才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可以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为社会提供更加精彩的创意与作品,为国家的文艺事业发展打开新的局面。

[1]李华平.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及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钱初熹.有关美术教育的新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3,(3).

G42

A

1005-5312(2014)29-0249-01

猜你喜欢
美术高考升学率文化课
美术高考素描教学的技巧与审美培养研究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高中美术专业速写能力的培养策略
美术高考专业考试中的作弊手段
激励理论在中职文化课学习中的应用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课教学模式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