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2014-10-21 06:33陈雪芳
课外语文·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略读课文审美阅读

陈雪芳

【摘要】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延伸。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的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纵观小学的语文课本,我们可以发现略读课文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略读课文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目前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阻碍了略读课文的教学。本文将以小学略读课文的教学为重点来展开讨论和分析,深入地认识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意义,并提出更好的小学语文课文略读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略读课文;教学;审美;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突出阅读的重要,提升阅读能力

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阅读教学有语文知识、阅读能力和人文价值三种取向,略读课文对于学生的能力有着较大的提高,同时也更加强调一种语文阅读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阅读能力取向,不断地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二)凸显文学性,塑造审美情趣

语文的略读课文教学,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文学的教育,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在略读课文的教学活动中,它更加彰显的是一种审美情趣、情感意志的效果和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特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通过略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从中领会生命、心灵更深层次的东西,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让他们从语文课文中汲取勇气和信念,更好地走向自己的人生。略读课文相比精读课文来说,它凸显出更强的文学性,学好略读课文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略读课文存在的意义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错误地认为略读课文存在没有意义,因而将其视为“闲文”置于课外,任由学生自己去读。一般说来,学生在自己学习略读课文的时候,要么轻描淡写、放手自读。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随随便便读几次,任由他们天花乱坠地交流,而自己却退让一边,不加指导,不予总结、反思,如“蜻蜓点水”般轻描淡写地了事。这其实就将略读课文的意义大大搁浅,其实略读课文的存在有着丰富的营养内涵,这是需要在教学中格外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略读和精读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合理是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现在的语文略读教学走在两个极端:要么将略读课文闲置,要么将其彻底深刻地挖掘。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篇篇文质兼美,出于名家之笔,确属“阅读精品”。但是在很多时候把略读与精读混为一谈,没有主次,没有差异,可谓是“并驾齐驱”,结果造成课时不够,千方百计挤时间,匆匆忙忙赶进度。由于老师太熟悉精读教学模式,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还有时候老师觉得课文很好,怕该教的东西没有教,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人文精神越挖越深,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却没有落实。毫无疑问,略读课文比精读课文有更强的文学性,但是文学性的取舍要合理安排。

(三)缺乏对于略读课文情感塑造的探讨

在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出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对于略读课文情感塑造的探讨和分析,对于略读课文而言,它承载的不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而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塑造。也就是说,要在略读之后有所思考,通过这些课文,能够给学生本身有怎么样的教育。略读教育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对于学生情感的塑造,通过这种文学作品的熏陶的力量,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和提高。

三、如何实现有效的小学略读课文教学

(一)必须给予略读课文一定的课时容量

在略读课文教学活动中,首先必须要给予其一定的课时容量,以此来充分地保证正常的略读课文教学。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对于语文教学来说,略读课文教学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只有从课时量上来保证略读教学的实现,才有可能深化促进教学的改革。由此可见,必须要充分地重视略读课文的教学,通过合理地规划和实践,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质,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和学习中发现更好的自己,提升人格魅力。

(二)合理设计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进行有效的小学略读课文教学,要合理地设计略读教学流程,正确把握和设计略读课文的教学流程顺序,一般来说略读课文分“三读走”:一读知大意,二读抓重点,三读谈感受。把握大意涉及理解能力、思维(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训练。根据不同的课文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把握大意。根据内容,把握主要倾向,多角度地谈感受。可以选一个或几个角度,也可以选一个或几个点,进行重点赏读。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受深的地方谈体会。以默读为主,一般不需要做有感情朗读的指导。教学需要设计,更需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质疑的空间与时间,对略读课文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是非常严密的设计,势必导致教师对课堂控制的严密。在这样状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必然大受影响,所以说在设计的时候要做到详略得当,合理规划。

(三)提倡学生自主阅读和迁徙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语文的略读课文教学而言,略读课文的定位应该是体现出粗略、应用、自主的特色,实现抓大放小,有所侧重、以点带面,迁移运用、放手阅读,体现个性的教学主体,提倡学生的自主阅读行为,提升他们的迁徙阅读能力。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不能过分地讲解,尊重学生的思考和个性。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根本。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重在迁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提高略读语文课文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塑造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目前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和问题,例如忽视了略读课文存在的意义、略读和精读的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对于略读课文情感塑造的探讨。实现有效的小学略读课文教学,要不断地进行课堂的整合,必须给予略读课文一定的课时容量、合理设计略读课文教学流程、提倡学生自主阅读和迁徙阅读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小学略读课文的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顾优女:提升小学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3).

[2] 林大洋: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与教学策略[J].教学研究,2012(6).

[3] 王永丽,潘小燕:略读课文的教学内容选择策略[J].浙江教育科学,2012(4).

[4] 李志清,孙玉环.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5).

(编辑:马梦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略读课文审美阅读
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