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让学生大胆说话

2014-10-21 12:45赵玲玲
课外语文·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学说

赵玲玲

【摘要】适时点拨,为学生搭建好说话平台;多鼓励表扬,让学生敢于说话;巧设课堂提问,让学生乐于说话;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学习说话;强化训练,使学生会说话。

【关键词】想说;敢说;乐说;学说;会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探究。但这些目标最终能否实现,或实现得怎么样,都要靠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掌握情况及时地调控课堂教学,节省教学时间,利用有限的时间来传递无限的知识。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即使授课老师课堂设计得再精彩,也是在唱独角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课堂效果也不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大胆地说,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毫无顾忌而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心声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适时点拨,为学生搭建好说话平台。

(一)让学生充分预习,为上课说话做准备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从多个角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内容,让他们充分预习自学,养成课前预习带着问题上课的好习惯,从而为上好课、说好话做好准备。

(二)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想乐于说话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只是可怜的聆听者,课后小结这一环节都由老师承担,这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也因此失去了说话的机会。教师如果能走下讲台,鼓励学生和大家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哪怕只是一个字,一句话,只要开口说话,都是好样的。

二、多鼓励表扬,让学生敢于说话

学生之所以不爱回答问题,胆小怕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课紧张不安,有拘束感、焦虑感,甚至自卑、厌学。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时,每节课都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而平等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用自身的亲和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包括回答问题)的“安全感”。比如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老师要给予更多的热心和鼓励,主动点名提问,及时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从心理上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逐步克服性格上的弱点,才能让学生放松“怕错”的戒备心理,才能大胆发言、畅所欲言,即使说错了也不会得到老师的责备和同学们的嘲笑。

三、巧设课堂提问,让学生乐于说话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更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正话反说,激发说话兴趣

教师在提问时,故意将正话反说,就可以轻松地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教师有意说:“蔺相如作为一个上卿,见了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真没出息!”

这时,同学们哈哈大笑,都表示反对,有许多同学还说明了原因,还有的列举了许多例子,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了。

(二)由此及彼,丰富说话内容

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由于学生的知识有限,很难一步解答。这时教师可以把问题化整为零,由易到难层层提问,直至得到满意的答案为止。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理解重点句子“在这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时,通过提问“这个鱼钩是谁的?”“金色的光芒象征着什么?”等问题,引发学生讨论,最终使学生明白:老班长曾经用这个小小的鱼钩挽救过许多同志的生命,“金色的光芒”象征着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为人金子般的心,同时也象征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然后再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革命英雄故事,并说出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教育。这时同学们就有话可说了,而且说话内容并不限于本篇课文,学生从中获取的知识却远远多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知识。

四、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学习说话

在语文教学中每单元末都有“口语交际”环节,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锻炼说话的题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有话可说。课堂上教师先让学困生说,再让优秀生补充,最后再让学困生复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还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五、强化训练,使学生会说话

通过前期训练,已经使大部分学生想说话、敢说话、乐于说话了,但由于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是否一直能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使他们会说话。

教师可以抓住一切可以锻炼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多说,反复训练。例如:每节课前可以留给学生2-3分钟的说话时间,内容不限,可以小结前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也可以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讲给大家听。另外让学生每周坚持写好周记、作文,也可以锻炼学生说话。这样有目的地进行说话写作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具有了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会说话了。

总之,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困生,学困生是教学中被排斥或被忽略的人。教师要同情并更好地理解学困生,要“消解优生中心”,关注全体。如果说关注“优等生”是锦上添花,那么关注“学困生”则是雪中送炭。教师如果能让班级中的学困生积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试问这节课效果能不好吗?

参考文献

[1] 毛利华. 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说话能力[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3).

[2] 王冬花. 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 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6) .

(编辑:刘 影)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说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应用“五轮学说”治疗睑缘炎验案1则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蒙医体质学说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探讨
土家族三元学说与中医学三焦学说之异同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内经》教学围绕中医各家学说展开的探讨
“五脏神”学说探析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