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生解剖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4-10-21 20:08朱启俊
读与写·上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口诀解剖学人体

朱启俊

摘要:《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针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主要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003-01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其基本任务是探索和阐明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特征、位置及毗邻关系。它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为后续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提供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判断器官与组织的正常与异常,从而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因此,作为一名医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就显得至关重要,否则,后续课程甚至将来的工作将会无从谈起。而作为一名从事医学教育的教师,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尤其在教学模式的探讨是必不可少的。笔者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对中职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尝试进行以下探讨,以供大家分飨。

1.学生背景

中职学生具有以下特点:(1)文化水平低,大多是普通高中录取剩下的中考成绩300分以下的学生;(2)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初中毕业的;有高中毕业的甚至还有在社会上呆过几年的;(3)年龄差异大,有刚从学校毕业的,还有在社会上过来的,最大的年龄都近四十岁了;(4)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被动;(5)从未接触过医学,再加上年龄偏小,接受能力较差。

2.针对以上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学中采取以下一种教学模式或几种教学模式的结合

2.1 想法设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现在社会是学习型社会,会不会学习,怎么样学习,有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学校就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在教学中运用举例教学法、实物教学法、展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灵活运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每个内容得到落实,对各系统、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都从自身找到,同时学习中会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2 加强教与学两个环节的互动性。教学活动中包含教与学两个环节,两个环节是互相统一、互相促进的。只能教好学的教师并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而一个好的教师更应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再搞以往的满堂灌,让学生参与进来,参与到课堂中,通过采用提问问题、让学生提前预习、课堂讨论等方法的运用,使老师和学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性,同时也会促使老师不断改进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到解剖实训室参与各种模型、标本,并引用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实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对该门课学习的兴趣。

2.3 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辅助以多媒体教学。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日趋完善,在解剖学教学中,由于医学术语比较多,再加上学生主动学习性不强,因此,利用传统教学法,将一些重要的内容用板书写到黑板上,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记好笔记,便于以后的复习;同时避免学生错别字的发生。再这基础上,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在网上找一些解剖学相关的图片,特别是动态图,使讲课会生动许多,能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比如,血液循环这节,如果单纯依靠挂图,比较呆板,讲解起来比较费劲,学生听课也枯燥;如果采用血液血环动态图,血液是流动的,这样讲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也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2.4 多用肢体语言,便于学生理解难点,掌握内容。解剖学中的一部分知识,特别是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利用肢体语言来演示,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讲述子宫及附件位置关系,如果单纯用文字或挂图讲述,不仅枯燥,而且学生不易理解,如果讲的时候老师借助于肢体语言来演示讲解效果就不一樣了,教师双腿直立,上半身前屈与腿成钝角,双上肢向外上后方伸展,手腕下垂,两掌心各握一板擦。此时,腰部以上可以当作子宫底与子宫体,双腿就可以当作子宫颈和子宫下面的引道,双上肢当作输卵管,板擦就是卵巢了,这时,子宫及附件的位置关系就一目了然了,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这样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解剖学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牢固掌握,使学生印象深刻便于牢记。

2.5 认真抓好学生对于知识的落实。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再加上解剖学名次术语繁多,大多学生不善于记忆,不善于对知识的落实,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课下不认真背,到了考试前才突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很好的抓好落实这个环节,采取课堂提问、课下布置作业、阶段性测试等方法促使学生对知识的落实和巩固。

2.6 对于繁琐的内容利用口诀帮助学生记忆。解剖学中有的部分内容繁琐、杂乱,如果单纯让学生用文字记忆,不仅不容易记忆,而且容易混淆,此时,若编个口诀,利用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解剖学中关于手腕部的骨即腕骨,不仅小而且量多,位置关系也不易搞清,此时若编个口诀就好多了。手腕部的腕骨根据位置关系,八块腕骨由近及远排成两排,每排由外到内编个口诀: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通过十个字不仅记住了八块骨的名称,而且位置关系也一目了然了。

这样不仅容易记住,而且记忆的效果比较好。总之,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采用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是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即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口诀解剖学人体
人体“修补匠”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口诀与加法
口诀中的规律
怎样熟记口诀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口诀求积商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