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对国学经典的传承和弘扬及对策

2014-10-21 20:02米文婷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语文教学对策

米文婷

摘要: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来的精神结晶。语文作为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一体的学科,结合国学经典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能提高人文素养。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中对国学经典教育传承的现状和必要性,提出相应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国学经典;对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文化逐渐多元化,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面临着“去中国化”的严峻挑战。近些年虽不免有提倡国学的呼声和呐喊,但如今中小学大都比较重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国学在教学中仍属于薄弱环节。

何为“国学”?国学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国学即胡适先生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狭义的国学主要是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体现在“经、史、子、集”四部分。所谓“经典”,指的是经过漫长历史岁月证明的具有自身价值的文化精髓。

一.语文教学对国学经典传承和弘扬的必要性

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这个阶段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一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决定了学生的身体发育、性格形成及人格塑造的发展。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涉世未深,有着纯净的心灵和很强的记忆力,而国学经典里的内容则更多的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宝贵的思想品德和传统文化。因此,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一个国学的成长环境,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常识的积累、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等,对学生往后的为人处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影响。

传统文化的传承最主要还是以文字、文学为载体。美国教育家萨王尔也认为:“语言是利用任意产生的符号体系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人类特有的、非本能的载体。”虽然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渗透国学经典的教学,但语文作为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对国学经典的传承和弘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听说读写、字词篇章。其中,经典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史、哲知识,其精华内容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审美情感的集中反映,不仅有着美育和德育功能,而且对文化基因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并正确使用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二.语文教学对国学经典传承和弘扬的对策

尽管一些国学经典著作已经选择性的编入到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但国学经典博大精深,相对而言只是九牛一毛。而中小学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不止语文一科,所有中小学学校统一开设一定课时量的专门国学课程也不现实。因此,主要还是需要借助语文教学来向学生传递国学经典的传统文化。

1.提升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国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知识的“教书”任务,还影响着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育人”任务。因此,语文教师在国学传承的教学过程中是主体力量,他们的国学知识水平和国学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国学经典接受的质量。

首先,语文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国学功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不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博览群书,不断“充电”,把更多更优秀的国学经典作品呈现给学生。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言传”更需要“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时刻做到知行合一,以自己规范的行为举止向学生展示中华传统美德,让学生不自觉的去模仿、学习,進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明确学习目的,精选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对国学经典进行传承,就需要语文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说明什么是国学经典,及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语文教师要精选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国学经典作品。国学教育专家研究发现:0——13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记忆力、接受力的黄金期。[4]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便于记忆,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蒙学读物,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声律启蒙》、等;而对于初、高中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拓宽语文知识面,提升文学素养,例如:《朱子治家格言》、《增广贤文》、《老子》、《史记》及一些经典文言文。

3.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领读诵读。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作为经典,诵读是学习国学经典最直接的方法。但诵读的技巧,就需要教师在诵读示范时注意语调轻重相宜,停顿得当,并及时给学生做出指导。在方式上,可以集体诵读、师生对读、教师或诵读较好的学生带读等。

(2)经典引申。语文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结合课文,巧妙地引进国学精髓,并引导学生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四年级下册课文《将心比心》,教师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巧妙地引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学生感受到人世间真情的伟大。课后,教师则可以布置以“百善孝为先”的活动,让学生“将心比心”,学会敬重父母,关爱别人。

(3)积累摘录。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国学经典中,尤其是古诗文,历经岁月淘炼,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例如:《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吾师。”语文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摘录经典美文美句,巧妙地变成自己的语言,运用到写作和实际生活当中。

4.课外国学活动丰富语文生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科目,不应只停留在教材上。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丰富的国学经典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创办“国学专刊”,轮流安排不同的学生每月一期,选择经典古诗文、国学小故事、国学常识,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读书感悟,诗歌美文刊登。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经典名句接龙比赛,或经典著作里的角色表演。通过活动,教师既可以让学生激发起对国学的兴趣,积极踊跃地参加,又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积累大量的经典名句,做好语文知识的储备。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得到当代人的尊重与珍视。传承国学经典,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在语文教学中对国学经典的深入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更有利于我国国学经典的世代传承。

参考文献:

[1]潘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研究[D].福建:闽南师范大学,2013.6

[2]黄景诗,试论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国学教育[J].教育科学,2014(7).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语文教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