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4-10-21 19:53阙晨露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语言

阙晨露

阅读的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文本的言语与本然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阅读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在课文中包含的生活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人们在解读课文的言语时,无需把这些生活内容都找到。阅读主体只需找到其中的一种生活内容,并获得直觉经验,就能领会课文的内容。

但反思课改以来,却有了开始批判阅读课丢失了“语文味”的声音,有些教师在此大潮中迷失了自己,变得盲目和浮躁;也有少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结果带来了“迷失在课件制作里的语文教育”中,很多教师上课前总是忙碌地埋头于电脑前,驰骋于网上,却丢失了一个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做的基本工作。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这可以从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谈起。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引领学生读文本,边读边积累;引领学生读懂文本,边读边归纳技巧和方法,体验文章的情感。教师的作为在于:要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选好课文阅读的突破口,理清课文的解读思路,组织好教学对话,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课堂阅读教学以品悟语言为中心

阅读教学的根本还在于对语言的研习。韩军先生强调,语文应该特别注重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语文课要围绕学生,扎扎实实地训练语言。新课标的两个关键词“感悟”“体验”,无一不是建立在充分诵读基础上的。我一直强调书必须仔仔细细地读,读其义、读其情、读其理。细细地品,静静地悟,方能入脑,入心,这样才会“读进去”,才会“读出来”。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更要让学生“读出问题”。如《飞夺泸定桥》一文的教学,我让学生围绕“怎样飞”“怎样夺”这两个重点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品悟课文的词句,把学生引导到对课文语言的品悟中去。比如,抓住“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思考“飞夺”的必要性;抓住“红四团翻山越岭,沿途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领悟抢时间的艰难;抓住与敌人隔河对话,体会红军战士的大智大勇;抓住 “人走在桥上摇摇摆摆,就像荡秋千似的”,感受泸定桥之险,夺桥之难;抓住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体会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我在备课时就预设了“品语言之生动”和“悟语言之含蓄”,这是一个由浅层到深层的过程,从而对文章主旨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

“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使用才能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老的话十分精辟地告诉我们如何使用好教材,最终达到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自己去探索”的目标。当下学生的阅读量与以往相比确实是大大增加了,可是学生的语文素养状况并没有明显的改观,课堂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现象并没有因为新课改而得到有效的遏制。究其原因,我想关键还在于没有真正地用好教材,没有真正地发挥好“例子”的作用,在于课堂阅读教学的荒疏。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教学是打开课外有效阅读之门的钥匙,也就是要在学生自主自觉阅读中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积淀知识、丰富情感、浑厚思想、提高修养。和教学其他课文一样,我在和学生一起准备学习新课文的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克服阅读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不良倾向,要求做到披文入情,披文入理,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由品语言的优美生动,提升到悟语言的深刻含蓄,不断激活学生思维,最终升华为对文章主题的深层理解。作为教者要时刻树立主导意识,做到引导有序,点拨适当。该讲则讲,而且要讲透彻;该教的要教,而且要教明白,强化方法导引,为达到“不用讲”“不用教”的目标奠定基础,为学生在广阔的课外阅读时能“举一反三”。

三、阅读教学是智慧的对话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教学中,我总是努力地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教材,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会学习,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学生挑战同伴、挑战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从而也培养学生探究和创造的能力。实施自主探究阅读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自动、自学、自得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得到主动和谐地发展。

课堂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新课程倡导“对话”,倡导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的有效“生成”。我认为,阅读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阅读教学的主导者,要能动地有效点拨和开掘,要善于用自己的教学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引来“活水”,激发“生成”。课堂上师生、生生思想的交换、智慧的碰撞,是最為令人兴奋的风景。这里的“对话”也好,“生成”也罢,都是基于文本的,都是基于语文阅读的,即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养成及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的过程。教师应把爱心、激励感受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去感受、体验、交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和提升,这样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语言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