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2014-10-21 19:53袁伟仁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德育内容课文

袁伟仁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我认为选择思想教育的渗透点至关重要,也是复杂的。—是小学语文课的内容广,二是文章体裁的多样化,使德育渗透点变得丰富多采。因此,选择何处作为德育渗透点绝不能随心所欲,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应实事求是。根据课文内容,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具体德育要求,选择和确定德育渗透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文教材第三册中的《温暖》一课的德育渗透点可以有两条:一是周总理话中“人民感谢你”,渗透了应该感谢和尊重清洁工人、劳动人民的思想。二是周总理本身所体现出的平易近人、关心人民的品质。通过这两方面渗透,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因教材的内容是多方面,德育渗透点也是多方面的。如何选择比较贴切呢?实践表明,学生的思想实际是“靶子”,针对这个“靶子”选择渗透点才能达到“有的放失”的效果。语文教材第四册上的《不懂就要问》一文讲的是孙中山读书时,按老师要求,背熟了所有学习的内容之后.但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于是壮着胆子向老师提问,老师详细地讲给他听,使其弄懂道理的故事。当前学生中也有些人在学习时有不动脑筋死记硬背的现象。于是,教学中老师就可以把孙中山的故事和课文最后段中“学问学问,不懂就问”的话作为德育的渗透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不要牵强附会,而应恰如其分。所谓恰如其分,是指在选择渗透点时既不要把课文中本没有的思想无中生有地强加给它,又不要把本该作为渗透点的内容弃之不顾.而去另觅他点。如《蟋蟑的住宅》是一篇介绍蟋蟀住宅方面知识的说明性文章。教学时有的老师大讲特讲蟋蟀身体弱小,挖掘工具简单,但它却有挖掘不止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显然不符合课文本意而牵强附会。假如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同时,养成作者那种认真观察研究的良好习惯倒是可取的,这对学生如何认识事物,研究事物都有好处。

在明确德育渗透点的原则后,在实际操作中还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渗透点的选择方法。

一、从课文主题中去挖掘

课文的主题是德育渗透的核心,但这只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东西,生活才是德育渗透的本质内容,这内容的把握又得靠主题思想作为导向去挖掘。如《幸福是什么》一文的主题是“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三句话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意思是明确的,但字面的理解离德育渗透的差距还很大。那怎么去寻找渗透点呢?主题提供了路标,顺着主题思想去寻找,就会发现三个牧羊小孩子用自己的劳动挖掘了流淌清泉的水井,造福于人类和自然,尝到了幸福甜蜜是一个渗透点。十年后,三人相聚在那口小井旁边时讲的内容是第二个渗透点,那是生活的深刻体会,比十年前的朴素感觉又加深了一步。抓住这两个渗透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细细体会,就不难让学生从具体形象的生活事件中受到感染。

二、从事件本身去引伸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为数不少的以叙事为主的课文。这类课文在叙述中,字里行间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教学中则要求教者从事件本身出发,引导学生从事件中去挖掘作者字里行间表现的思想内容,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列宁和卫兵》这篇课文的德育渗透点就是课文叙述的事件本身。对教者来说,重点应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列宁、卫兵和文中那位生气的同志的语言和行动,深刻理解作为革命领袖是怎样严于律己,模范地遵守纪律的观念。

三、从生活画面中去揭示

生活画面的内涵比较广泛,主要指课文所描述事件发生的场面,以及作者为了描写人物活动而勾画的环境等等,这些生活画面是作者进行形象思维的基础,是小学生理解课文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进行直观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这些生活画面也就自然成了德育的渗透点。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邱少云被呼呼蔓延的火苗烧着了棉袄,被烈火包围,他像千斤巨石一样,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钟点才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发出一声呻吟。这段动人心魄的场面描写,每句都体现了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而表现出来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每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着学生的心。面对这幅生活画面,教师实际上已无需去做什么过多的说教,只要稍加点拔,德育渗透点就会自然显现出来。

四、从人物身上去生发

表现人物的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这些课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情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编者的编排目的就是要通过课文中的人物来陶冶和感染学生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引导学生以课文中人物形象为基础向外引伸。如《猎人海力布》一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为了乡亲们的生命和财产不致毁于将要发生的洪水,寧愿自己变成石头也义无反顾,这个人物形象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学中,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分析和体会海力布这个人物形象,从其语言和行动中去感受其精神境界,从而受到其高尚精神境界的熏陶,潜移默化地确立了为他人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思想。

五、从思想感情上升华

以情感人,也是德育理想的渗透方法。高层次上的渗透点是在思想内容基础上感情的升华。教师可以课文为基础,创设一个符合课文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进人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升华、震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渗透效果。

选择德育渗透点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有一条的原则是共同的,即寻找和探求课文中思想火花的迸发点。只要我们从这个基点出发,实事求是,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做到有的放矢,渗透点的选择是不成问题的。

猜你喜欢
德育内容课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