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学科素养的教育追求

2014-10-21 19:53熊秋霞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历史思想教育

熊秋霞

一、追问什么是教育

思想是教育的生命。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就是当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他所受到的教育。剩下的东西是什么?素质、思想、能力、心态。”什么是教育? 赫钦斯(美)《教育中的冲突》中说:“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

教育观念决定教育行动。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师核心能力充分发挥的“启动器”和“方向盘”。课改要举步,理念须先行。教学不单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首先是一个理念问题,理念改变了,教学自然会有创意。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所以我们特别需要学习课改典型,借鉴新一轮课改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在实践中进行理念移植和内化,为自己打开一扇窗,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多元化,我们的行为变得更加开放。

二、历史教育的本义是什么

历史不等于历史学,历史教学也不等于历史教育。历史,原本是一种事件的叙事记录,带有知识的记载和记录的含义。“历史”一词指“过去的有系统的知识”。“历史学”基本内容包括有三:即史实——“求实”,史论——“求是”,史料——“求真”。把历史作为学科知识的历史教育就只是历史教学。而历史教育包括有三个层次:一是讲历代治乱兴衰之得失——知识的;二是讲做人道理——道德的;三是讲历史前途——智慧的,近代以后将历史当成是“人类自我发展”的解释。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历史的视野扩大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历史教育应蕴涵着历史的精神。所以,只有把历史作为公民教育才是历史教育,反之则只是停留在历史教学的层面。百年前梁启超倡言“史界革命”、关注历史撰述、推重历史教育,对今天历史学科素养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三、对当前历史教育现状的反思

长期的应试教育让我们一直追求定量的结果——“分数”,教育的唯一目的就只是为了学生获得高分。在分數的高压杠杆下,对教育结果的追求体现的就是短期效益,教育被附加的统统是急功近利的一个又一个短期目标,教育的本义已经被远远的抛之脑后。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活生生的,各具特色的“人”的属性被忽视之后,教育便偏离了育人的本质追求。因此,我们要重新思考和审视教育的本质目的。中共“十八”大提出教育要“立德树人”,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思考怎样“立德树人”?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日复一日所从事的对学生进行的“历史教育”行动,果真符合于历史教育的本义吗?读历史有什么用?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性是历史学科的根本属性。马克思说:“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而准备的发展史”。在近代以前无论中西,历史学都是培养各种领袖的必备教育。但今日学校的设计,基本上为了供应工业革命以后的人工需要,强调的是生产效率,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培养工匠面非培养领袖的教育,这样的方针落实在历史教育上便是要求短期大量的灌输式记忆,只求标准答案,而非长期细致的思辨式教育。放弃思辨能力等于买椟还珠,其结果便是学生对历史失去兴趣,普遍认为学历史没有用!

四、对今后历史教育价值的追求

研究始于问题,同样,教育也始于问题。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思想、没有生命力的。古希腊哲人认为,历史就是“通过不懈的追问获得的知识”。作为历史教师,不妨把自己的课堂变成思想的实验室,敢于让学生尝试新的方法,去开发、拓展已知或未知的知识领域,只有教师把自己变成学生思想的刺激者,学生才会积极地动用他们的大脑去解决实际问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要求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要培养学生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赵亚夫教授倡导“新历史教育”“人格教育”“公民教育”;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齐健教授呼吁要教给学生“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有生活”的历史,“历史教育的根底应当是精神的培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任鹏杰主编强调“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服务人生”。我们认为:历史要给学生以智慧,历史要给学生以思想,历史要给学生以眼界,历史要给学生以胸怀!

历史中充满了智慧,了解历史需要智慧,认识历史更需要智慧。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发出这样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感言:“读史使人明智”。但是,如果只是知道和记忆他人的结论,是不会使人变得更加聪慧的,习史也不会自然地使人明智。如果我们要使学生真正拥有“历史的力量——即用自己关于过去的理解去激励和证明自己当前的行动”,那么就必须要努力使学生真正以“主人”的姿态全程参与到历史教学的活动中来,推动历史教育走向真实,走向生活,走向学生的心灵。以人为中心,强调从历史文化的积淀之中汲取养分,从而提升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张扬人的自由与尊严,追问人的生命之意义,引导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对人类对社会对自然的终极关怀。一句话,应为学生奠定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而发挥独有的价值功能,在这样的努力中,寻找到历史教育的价值。

由是观之,自己专业成长的目标就不言自明:给学生以思想、眼界、胸怀和情感,应该是历史教师的追求;传承文脉、普及文化,应该是历史教师的责任;读书和思考,应该是历史教师的生活;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则应该是自己的终生目标!

猜你喜欢
历史思想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新历史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