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格达奇初、终霜日出现规律及危害防治

2014-10-21 12:49万里鹏张友谊李洪涛陆忠涛尤宏宇
科技视界 2014年34期
关键词:加格达奇

万里鹏 张友谊 李洪涛 陆忠涛 尤宏宇

【摘 要】从加格达奇2004年到2011年,八年初、终霜日和无霜日资料可以看出,每年的初霜日均出现在9月上旬或中旬,每年的终霜日均出现在5月上旬或下旬,只有2004年,月平均温度稍低一些,终霜日出现在6月上旬,比2005年—2011年终霜结束稍晚一些天,由于2007年为暖冬,年平均温度为1.1℃,为八年中最高,所以无霜期最长出现在2007年,为131天,由于2004年和2006年为冷冬,年平均温度为-0.3℃和-0.8℃,为八年中次低和最低,所以无霜期最短出现在2004年和2006年,均为104天,无霜期越长越有利于加格达奇马铃薯、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

【关键词】加格达奇;初、终霜规律;危害防治

当近地面的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冰晶叫做霜,亦称为白霜.霜冻则是指地面(或叶面)的温度突然下降到农作物生长温度以下时,农作物遭受冻害的现象.各种农作物遭受冻害的温度指标是不同的,但大多数农作物当地面(或叶面)最低温度降到0℃以下时就要遭受冻害,所以气象学上就把地面最低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包括零度)作为出现霜冻的标准。出现霜冻时地面可以有白色的结晶物——白霜,也可能没有白霜,无白霜出现的霜冻亦称为黑霜。

加格达奇初、终霜冻的一般情况每年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冻称为初霜冻,每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称为终霜冻。大范围的冷空气活动的早晚与强弱都直接影响初终霜冻的开始及结束的日期。

表1为大兴安岭加格达奇2004年到2011年,八年初、终霜日和无霜日资料的分析如下:

表1 加格达奇2004年-2011年初、终霜日、无霜日

从表1加格达奇2004年到2011年,八年初、终霜日和无霜日资料可以看出,每年的初霜日均出现在9月上旬或中旬,每年的终霜日均出现在5月上旬或下旬,只有2004年,月平均温度稍低一些,终霜日出现在6月上旬,比2005年—2011年终霜结束稍晚一些天,由于2007年为暖冬,年平均温度为1.1℃,为八年中最高,所以无霜期最长出现在2007年,为131天,由于2004年和2006年为冷冬,年平均温度为-0.3℃和-0.8℃,为八年中次低和最低,所以无霜期最短出现在2004年和2006年,均为104天,无霜期越长越有利于加格达奇马铃薯、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

从图1可以看出,加格达奇2004年到2011年,每年的初霜日均出现在9月上旬或中旬。

从图2可以看出,加格达奇2004年到2011年,每年的终霜日均出现在5月上旬或下旬,只有2004年,月平均温度稍低一些,终霜日出现在6月上旬,比2005年—2011年终霜结束稍晚一些天。

从图3加格达奇2004年到2011年无霜日资料可以看出,由于2007年为暖冬,年平均温度为1.1℃,为八年中最高,所以无霜期最长出现在2007年,为131天,由于2004年和2006年为冷冬,年平均温度为-0.3℃和-0.8℃,为八年中次低和最低,所以无霜期最短出现在2004年和2006年,均为104天,无霜期越长越有利于加格达奇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

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加格达奇2004年到2011年,年平均温度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为1.1℃,次高值出现在2008年,为0.9℃,年平均温度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和2009年均为-0.8℃。

霜冻的危害:加格达奇农业区9月上、中旬出现的初霜冻,会给正在成熟的秋粮造成很大的影响,终霜冻时作物还没播种,影响不大;华北地区4月上、中旬冬小麥正处在拔节,抽穗阶段,如出现霜冻,就可能冻坏,而使产量受影响,初霜冻时期正是秋收播种季节,影响不大;长江流域终霜冻对玉米、蚕豆、豌豆、甘薯、油菜等作物的生产影响较大。

霜冻的防治:可用熏烟法、灌溉法、喷雾法、覆盖法等物理、化学方法增温或减缓降温速率和选用抗寒品种、早熟品种、适时播种、培养壮苗、改良土壤等农业方法来防御霜冻,减轻危害。

结论:

从以上加格达奇2004年到2011年,八年初、终霜日和无霜日资料可以看出,每年的初霜日均出现在9月上旬或中旬,每年的终霜日均出现在5月上旬或下旬,只有2004年,月平均温度稍低一些,终霜日出现在6月上旬,比2005年—2011年终霜结束稍晚一些天,由于2007年为暖冬,年平均温度为1.1℃,为八年中最高,所以无霜期最长出现在2007年,为131天,由于2004年和2006年为冷冬,年平均温度为-0.3℃和-0.8℃,为八年中次低和最低,所以无霜期最短出现在2004年和2006年,均为104天,无霜期越长越有利于加格达奇马铃薯、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

【参考文献】

[1]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唐东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胡毅,李萍,杨建功,朱毅.应用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

[3]宗曼晔,王晓辉,刘小宁,陈永清,陈绍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市顺义振华印刷厂,2003,11.

[责任编辑:薛俊歌]

猜你喜欢
加格达奇
中学生冒充班主任进群骗钱
众志成城打赢春防硬仗 戮力同心捍卫绿色家园——加格达奇林业局春季森林防火工作纪实
樟子松林中的文化守望者
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岩石特征
嫩江流域甘河枯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