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血管关系探析

2014-10-22 02:41王兰曹海清邱晓川袁宾肖德培朱兴根郭青华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27期
关键词:相关性心电图心肌梗死

王兰 曹海清 邱晓川 袁宾 肖德培 朱兴根 郭青华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血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IM)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冠脉造影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心电图ST段抬高Ⅲ>Ⅱ中,RCA病变占84.0%,明显大于LCX病变(P<0.05);心电图ST段压低AVL>I中,RCA病变占86.8%,明显大于LCX病变(P<0.05);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1.2中,RCA病变占18.2%,明显小于LCX病变(P<0.05);心电图AVL S/R>1/3伴ST段压低>1 mm,RCA病变占84.0%,明显大于LCX病变(P<0.05);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1.2时,LCX病变占77.8%,明显大于RCA病变不同部位闭塞所占比例(P<0.05);在0.5~1.2之间时,RCA病变远端闭塞占75.0%,明显大于RCA近中段闭塞和LCX闭塞病变组(P<0.05);<0.5时RCA近中段闭塞共占87.5%,明显大于其他两个位置(P<0.05)。结论:IAIM患者心电图显示与梗死相关动脉具有明显相关性,因此具有明显预测价值。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电图; 梗死相关血管; 相关性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IM)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多由右冠状动脉(RCA)和左回旋支(LCX)病变引起。对于其诊断心电图检查是临床最常用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且随着近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开展,临床发现由不同分支病变引起的IAIM可导致不同预后,因此对IAIM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进行判定对评估预后以及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就回顾性分析本院7年来收治的IAIM患者心电图特征,并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旨在评价心电图对IAIM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IM)患者60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以下标准:(1)有典型的心前区疼痛,且每次发作时间>30 min;(2)心电图显示至少2个下壁导联(Ⅱ、Ⅲ、aVF)ST↑(弓背抬高)≥1 mm或病理性Q波形成;(3)血清标志物心肌酶测定CK、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排除标准:(1)既往陈旧性心肌梗死;(2)束支传导阻滞;(3)三支病变、RCA和LCX同时有严重病变或并发前降支病变。60例患者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40~80岁,平均(55.6±7.3)岁;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治。

1.2 心电图检查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10 min内均接受18导联心电图检查,以T-P段为基线,J点后80 ms测量ST段水平,比较ST Ⅱ、ST Ⅲ、ST V1、V2、V3抬高或压低幅度,以各导联ST段抬高≥0.1 mV判定有意义,压低≥0.05 mV判定有意义。

1.3 冠状动脉造影 所有患者均于心电图检查完成后的2周内在本院或者转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由心导管师对梗死相关血管(IRA)进行判定,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完全闭塞或狭窄大于50%的冠状动脉或管腔局部溃疡或血栓影等均确认为IRA。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T Ⅱ、ST Ⅲ抬高与IRA的关系 RCA病变心电图ST段抬高Ⅲ>Ⅱ有42例,明显大于LCX病变

( 字2=14.335,P<0.05),见表1。

2.2 ST Ⅰ AVL压低与IRA的关系 RCA病变心电图ST段压低AVL>I共计43例,明显大于LCX病变

( 字2=19.457,P<0.05),见表2。

表1 STⅡ、STⅢ抬高与IRA关系 例(%)

心电图改变 RCA病变 LCX病变

ST Ⅲ↑>ST Ⅱ↑(n=50) 42(84.0) 8(16.0)

ST Ⅲ↑≤ST Ⅱ↑(n=10) 2(20.0) 8(80.0)

表2 ⅠAVL导联ST段压低与IRA关系 例(%)

心电图表现 RCA LCX P值

STAVL↓>STⅠ↓(n=52) 43(82.6) 9(17.3) <0.05

STAVL↓≤STⅠ↓(n=8) 1(12.5) 7(87.5) <0.05

2.3 ST V3压低与ST Ⅲ抬高幅度与IRA关系 RCA病变中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

1.2共计3例,明显小于LCX病变,( 字2=17.658,P<0.05),见表3。

表3 ST V3压低与ST Ⅲ抬高幅度与IRA关系 例(%)

心电图表现 RCA LCX P值

STV3↓/STⅢ↑>1.2(n=13) 3(23.1) 10(76.9) <0.05

STV3↓/STⅢ↑≤1.2(n=47) 41(87.2) 6(12.8) <0.05

2.4 AVL S/R比值伴ST段压低幅度与IRA关系 RCA病变心电图AVL S/R>1/3伴ST段压低>1 mm共计40例,明显大于LCX组( 字2=20.364,P<0.05),见表4。

表4 AVL S/R比值伴ST段压低幅度与IRA关系 例(%)

心电图表现 RCA LCX P值

S/R>1/3伴ST↓>1 mm(n=48) 40(83.3) 8(16.7) <0.05

S/R>1/3伴ST↓≤1 mm(n=12) 4(33.3) 8(66.7) <0.05endprint

2.5 ST V3压低与ST Ⅲ抬高的比值与IRA位置关系 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1.2时,LCX病变组共计7例,占77.8%,明显大于RCA不同部位的闭塞所占比例(P<0.05);当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在0.5~1.2之间时,RCA远端闭塞所占比例为75.0%,明显大于RCA近中段闭塞和LCX闭塞病变(P<0.05);当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0.5时RCA近中段闭塞所占比例为87.5%,明显大于其他两个位置(P<0.05),见表5。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指临床上有心肌缺血并有心肌坏死的症状者,心电图的改变可以反应心肌缺血并能检出心肌梗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IM)是临床常见的心肌梗死类型,早期准确判断梗死相关血管,可及时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心肌梗死的金标准,但是其作为一种有创检查,必定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而心电图检查是一种无创诊断手段,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的特点,适合广大基层医院应用。梗死相关动脉(IRA)是依据心电图变化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所确定的,右冠状动脉(RCA)和左回旋支(LCX)作为梗死相关动脉的判定还可依据是否存在导致管腔严重狭窄或血流受限的斑块[2]。由于下壁心肌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自后降支,根据后降支起源于RCA或LCX的不同可分为右冠优势型、均衡型、左冠优势型,所以下壁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可以是RCA和LCX中的任何一个[3]。

近年来通过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改变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的临床研究不断增多,一般认为,IAIM大部分由RCA病变引起,少部分由LCX病变引起,极少数有前降支闭塞所致[4-5]。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RCA闭塞时,心电图ST段Ⅲ/Ⅱ>1的发生率较高,而单纯LCX闭塞时ST段Ⅲ/Ⅱ>1的发生率较低,RCA闭塞时主要影响Ⅲ导联,LCX闭塞时主要影响Ⅱ导联。RCA闭塞时合并右心室梗死发生率明显增加[6]。作者根据临床经验认为发生上述心电图图像的原因可能与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的受累心肌供血有关,该部位受累时可产生明显的向右向下的ST向量,从而影响该到了ST段的改变,而左回旋支向量分布在额面轻微向左,其病变造成损伤电流在Ⅱ导则朝向左下侧流动[7-8]。

IAMI时,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在Ⅰ、aVL导联可以出现ST段压低。aVL导联“镜像”改变是判断梗死相关动脉为RCA的敏感指标,原因是aVL导联面向左心室动脉的高侧段,是唯一面向左心室上部并且与下壁导联相对的导联[9]。ST aVL压低很少受后壁、心尖及右心室梗死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当ST段压低AVL>I时,RCA病变的可能性更大,当ST段压低AVL

IAIM患者在除ST段抬高外,在面对缺血区域的导联还会出现一些QRS波振幅变化,V3导联是右室和左室心肌过渡导联,而Ⅲ导联更能代表右侧下壁导联的特点,LCX阻塞后对应的导联正好是V3,因此该血管闭塞会引起更大的对应性V3导联ST段压低[12-14]。同时由本研究结果显示,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1.2时LCX病变所占比例明显大于RCA(P<0.05)。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梗死相关血管不同,预后亦不同,由RCA近端闭塞形成IAMI时,约半数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和血流动力学异常,而LCX闭塞引起的IAMI者预后相对较好[15]。本研究通过体表心电图的Ⅱ、ⅢST段抬高幅度、aVL导联ST段压低等指标观察结果可以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有利于对可能出现的血液动力学的不稳定以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并制定合理再灌注方案,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蕊.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定位价值的再评价[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

[2]钱广兵.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改变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1(3):180-181.

[3]王小兵.心电图改变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J].心脏杂志,2012,13(1):50-53.

[4]吴业新,张素花,李华.心电图变化与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13-116.

[5]王元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与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31):98-100.

[6]张树龙,徐兆龙,杨延宗,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与心电图关系[J].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0,4(2):262-264.

[7]王海英.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血管关系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8):1200-1201.

[8]康菊红.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评估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3,12(26):56-57.

[9]黄斌,冯雪,李新,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侧壁心电图“镜像”改变对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05,10(3):29-30.

[10]张启华,刘亚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J].中外医疗,2008,13(10):23-24.

[11]加艳平.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3.

[12]李荣,郑义,肖艳平,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与梗死相关动脉对应关系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0):533-534.

[13]徐泽升,高巍,曹绪芬,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左胸导联ST段压低与梗死相关血管的关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9,14(3):162-163.

[14]邓枢丽,杨希立,黄丽敏,等.心电图ST V3/Ⅲ比值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及其闭塞位置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1,9(19):1614-1615.

[15] Zehender M,Kasper W,Kauder E,et al.Eligibility for and benefit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focus on the prognostic importance of right ventricular infarction[J].J Am Cardiol,1994,24(3):362-369.

(收稿日期:2014-06-26) (本文编辑:蔡元元)

2.5 ST V3压低与ST Ⅲ抬高的比值与IRA位置关系 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1.2时,LCX病变组共计7例,占77.8%,明显大于RCA不同部位的闭塞所占比例(P<0.05);当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在0.5~1.2之间时,RCA远端闭塞所占比例为75.0%,明显大于RCA近中段闭塞和LCX闭塞病变(P<0.05);当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0.5时RCA近中段闭塞所占比例为87.5%,明显大于其他两个位置(P<0.05),见表5。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指临床上有心肌缺血并有心肌坏死的症状者,心电图的改变可以反应心肌缺血并能检出心肌梗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IM)是临床常见的心肌梗死类型,早期准确判断梗死相关血管,可及时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心肌梗死的金标准,但是其作为一种有创检查,必定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而心电图检查是一种无创诊断手段,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的特点,适合广大基层医院应用。梗死相关动脉(IRA)是依据心电图变化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所确定的,右冠状动脉(RCA)和左回旋支(LCX)作为梗死相关动脉的判定还可依据是否存在导致管腔严重狭窄或血流受限的斑块[2]。由于下壁心肌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自后降支,根据后降支起源于RCA或LCX的不同可分为右冠优势型、均衡型、左冠优势型,所以下壁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可以是RCA和LCX中的任何一个[3]。

近年来通过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改变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的临床研究不断增多,一般认为,IAIM大部分由RCA病变引起,少部分由LCX病变引起,极少数有前降支闭塞所致[4-5]。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RCA闭塞时,心电图ST段Ⅲ/Ⅱ>1的发生率较高,而单纯LCX闭塞时ST段Ⅲ/Ⅱ>1的发生率较低,RCA闭塞时主要影响Ⅲ导联,LCX闭塞时主要影响Ⅱ导联。RCA闭塞时合并右心室梗死发生率明显增加[6]。作者根据临床经验认为发生上述心电图图像的原因可能与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的受累心肌供血有关,该部位受累时可产生明显的向右向下的ST向量,从而影响该到了ST段的改变,而左回旋支向量分布在额面轻微向左,其病变造成损伤电流在Ⅱ导则朝向左下侧流动[7-8]。

IAMI时,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在Ⅰ、aVL导联可以出现ST段压低。aVL导联“镜像”改变是判断梗死相关动脉为RCA的敏感指标,原因是aVL导联面向左心室动脉的高侧段,是唯一面向左心室上部并且与下壁导联相对的导联[9]。ST aVL压低很少受后壁、心尖及右心室梗死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当ST段压低AVL>I时,RCA病变的可能性更大,当ST段压低AVL

IAIM患者在除ST段抬高外,在面对缺血区域的导联还会出现一些QRS波振幅变化,V3导联是右室和左室心肌过渡导联,而Ⅲ导联更能代表右侧下壁导联的特点,LCX阻塞后对应的导联正好是V3,因此该血管闭塞会引起更大的对应性V3导联ST段压低[12-14]。同时由本研究结果显示,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1.2时LCX病变所占比例明显大于RCA(P<0.05)。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梗死相关血管不同,预后亦不同,由RCA近端闭塞形成IAMI时,约半数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和血流动力学异常,而LCX闭塞引起的IAMI者预后相对较好[15]。本研究通过体表心电图的Ⅱ、ⅢST段抬高幅度、aVL导联ST段压低等指标观察结果可以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有利于对可能出现的血液动力学的不稳定以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并制定合理再灌注方案,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蕊.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定位价值的再评价[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

[2]钱广兵.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改变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1(3):180-181.

[3]王小兵.心电图改变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J].心脏杂志,2012,13(1):50-53.

[4]吴业新,张素花,李华.心电图变化与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13-116.

[5]王元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与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31):98-100.

[6]张树龙,徐兆龙,杨延宗,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与心电图关系[J].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0,4(2):262-264.

[7]王海英.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血管关系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8):1200-1201.

[8]康菊红.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评估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3,12(26):56-57.

[9]黄斌,冯雪,李新,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侧壁心电图“镜像”改变对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05,10(3):29-30.

[10]张启华,刘亚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J].中外医疗,2008,13(10):23-24.

[11]加艳平.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3.

[12]李荣,郑义,肖艳平,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与梗死相关动脉对应关系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0):533-534.

[13]徐泽升,高巍,曹绪芬,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左胸导联ST段压低与梗死相关血管的关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9,14(3):162-163.

[14]邓枢丽,杨希立,黄丽敏,等.心电图ST V3/Ⅲ比值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及其闭塞位置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1,9(19):1614-1615.

[15] Zehender M,Kasper W,Kauder E,et al.Eligibility for and benefit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focus on the prognostic importance of right ventricular infarction[J].J Am Cardiol,1994,24(3):362-369.

(收稿日期:2014-06-26) (本文编辑:蔡元元)

2.5 ST V3压低与ST Ⅲ抬高的比值与IRA位置关系 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1.2时,LCX病变组共计7例,占77.8%,明显大于RCA不同部位的闭塞所占比例(P<0.05);当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在0.5~1.2之间时,RCA远端闭塞所占比例为75.0%,明显大于RCA近中段闭塞和LCX闭塞病变(P<0.05);当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0.5时RCA近中段闭塞所占比例为87.5%,明显大于其他两个位置(P<0.05),见表5。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指临床上有心肌缺血并有心肌坏死的症状者,心电图的改变可以反应心肌缺血并能检出心肌梗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IM)是临床常见的心肌梗死类型,早期准确判断梗死相关血管,可及时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心肌梗死的金标准,但是其作为一种有创检查,必定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而心电图检查是一种无创诊断手段,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的特点,适合广大基层医院应用。梗死相关动脉(IRA)是依据心电图变化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所确定的,右冠状动脉(RCA)和左回旋支(LCX)作为梗死相关动脉的判定还可依据是否存在导致管腔严重狭窄或血流受限的斑块[2]。由于下壁心肌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自后降支,根据后降支起源于RCA或LCX的不同可分为右冠优势型、均衡型、左冠优势型,所以下壁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可以是RCA和LCX中的任何一个[3]。

近年来通过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改变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的临床研究不断增多,一般认为,IAIM大部分由RCA病变引起,少部分由LCX病变引起,极少数有前降支闭塞所致[4-5]。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RCA闭塞时,心电图ST段Ⅲ/Ⅱ>1的发生率较高,而单纯LCX闭塞时ST段Ⅲ/Ⅱ>1的发生率较低,RCA闭塞时主要影响Ⅲ导联,LCX闭塞时主要影响Ⅱ导联。RCA闭塞时合并右心室梗死发生率明显增加[6]。作者根据临床经验认为发生上述心电图图像的原因可能与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的受累心肌供血有关,该部位受累时可产生明显的向右向下的ST向量,从而影响该到了ST段的改变,而左回旋支向量分布在额面轻微向左,其病变造成损伤电流在Ⅱ导则朝向左下侧流动[7-8]。

IAMI时,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在Ⅰ、aVL导联可以出现ST段压低。aVL导联“镜像”改变是判断梗死相关动脉为RCA的敏感指标,原因是aVL导联面向左心室动脉的高侧段,是唯一面向左心室上部并且与下壁导联相对的导联[9]。ST aVL压低很少受后壁、心尖及右心室梗死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当ST段压低AVL>I时,RCA病变的可能性更大,当ST段压低AVL

IAIM患者在除ST段抬高外,在面对缺血区域的导联还会出现一些QRS波振幅变化,V3导联是右室和左室心肌过渡导联,而Ⅲ导联更能代表右侧下壁导联的特点,LCX阻塞后对应的导联正好是V3,因此该血管闭塞会引起更大的对应性V3导联ST段压低[12-14]。同时由本研究结果显示,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1.2时LCX病变所占比例明显大于RCA(P<0.05)。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梗死相关血管不同,预后亦不同,由RCA近端闭塞形成IAMI时,约半数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和血流动力学异常,而LCX闭塞引起的IAMI者预后相对较好[15]。本研究通过体表心电图的Ⅱ、ⅢST段抬高幅度、aVL导联ST段压低等指标观察结果可以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有利于对可能出现的血液动力学的不稳定以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并制定合理再灌注方案,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蕊.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定位价值的再评价[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

[2]钱广兵.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改变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1(3):180-181.

[3]王小兵.心电图改变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J].心脏杂志,2012,13(1):50-53.

[4]吴业新,张素花,李华.心电图变化与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13-116.

[5]王元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与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31):98-100.

[6]张树龙,徐兆龙,杨延宗,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与心电图关系[J].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0,4(2):262-264.

[7]王海英.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血管关系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8):1200-1201.

[8]康菊红.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评估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3,12(26):56-57.

[9]黄斌,冯雪,李新,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侧壁心电图“镜像”改变对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05,10(3):29-30.

[10]张启华,刘亚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J].中外医疗,2008,13(10):23-24.

[11]加艳平.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3.

[12]李荣,郑义,肖艳平,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与梗死相关动脉对应关系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0):533-534.

[13]徐泽升,高巍,曹绪芬,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左胸导联ST段压低与梗死相关血管的关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9,14(3):162-163.

[14]邓枢丽,杨希立,黄丽敏,等.心电图ST V3/Ⅲ比值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及其闭塞位置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1,9(19):1614-1615.

[15] Zehender M,Kasper W,Kauder E,et al.Eligibility for and benefit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focus on the prognostic importance of right ventricular infarction[J].J Am Cardiol,1994,24(3):362-369.

(收稿日期:2014-06-26) (本文编辑:蔡元元)

猜你喜欢
相关性心电图心肌梗死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6》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