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I起搏器伴左锁骨下静脉闭塞改行DDD起搏器治疗1例

2014-10-23 03:17闫世冉韩明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右房囊袋右室

闫世冉,韩明华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2岁,因“反复胸闷、晕厥2年”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于2011年置入DDD双腔起搏器,因置入过程中,心房电极难以置入,遂改VVI模式,仅置入右室一根电极。于2013年3月活动后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并可牵涉到左侧手臂处,呈烧灼样疼痛,疼痛时伴大汗淋漓。疼痛与体位、进食无明显关系。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后”好转。夜间不能平卧,并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日常活动时即感气促、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黑矇、晕厥等症状。到当地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未见明显血管狭窄病变,未行PCI治疗。因反复胸闷、胸痛、气促,为进一步诊治,于2013年8月26日入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71 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双肺无啰音,心界向左扩大,起搏心律,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脐周轻压痛,双下肢踝部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入院心电图,起搏心律,心律71 次/分,房室分离(图1);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左心室内径增大,升主动脉内径增宽,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肺动脉收缩压(PASP)35 mmHg,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减低,少量心包积液,主动脉弓部、胸及腹主动脉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向左扩大,起搏心律,心功能Ⅲ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VVI起搏器置入术后,起搏器综合征。入院第2天行心脏起搏器治疗。术前先行碘过敏皮试。常规消毒左右锁骨下静脉及腹股沟手术区,1%利多卡因局麻,穿刺右股静脉成功,置入四极电极至右心房检查心房功能,若心房功能差,则不再行心脏双腔治疗。经电生理检测心房功能尚可,为窦性心律;且患者有起搏器依赖,置入临时起搏器。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成功,送入导丝不能进入上腔静脉,注入造影剂发现左锁骨下静脉近段闭塞,迂曲的静脉血流至较细小分支及颈内静脉,原有右室电极血管通道完全闭塞,判断无法置入起搏电极至右房(图2)。打开原有起搏器囊袋,取出起搏器,检测右室电极功能可,利用原有电极,不重新置入新的右室电极以防止三尖瓣反流。与家属沟通,同意改为右锁骨下静脉穿刺,在右侧重新置入右房电极,并利用原左侧囊袋。于右锁骨下穿刺口皮下建立隧道至左侧囊袋,将右房电极沿隧道放至左侧囊袋,将脉冲发生器与电极相连,逐层缝合,辅料包扎。术后心电图如图3,术后透视如图4。由于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经静滴抗生素3 d预防感染后,病情好转出院。

图1 入院时心电图

图2 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后造影图

图3 放置右房电极后心电图

图4 放置右房电极后透视图

2 讨论

该患者存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但由于窦房结功能良好,本应行DDD模式治疗,更近似生理性起搏、改善心功能,但因置入过程中,心房电极难以置入,改为VVI模式应用,仅置入右室一根电极,出现心电图(图1)所示房室分离、房室舒缩不协调,影响心房排血致心功能不全。经行DDD治疗后,患者心电活动更接近生理性起搏(图3),以保持房室正常顺序及心房的排血作用,术后可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以观察心功能是否改善。

患者VVI模式起搏治疗2年后出现气短、乏力、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下肢踝部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在当地医院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脉有轻微狭窄但未达到PCI指标。VVI起搏方式有频率固定、房室活动不同步、心室激动顺序异常等缺点[1]。行DDD治疗后,若上述症状缓解,考虑为起搏器综合征[2]所致。该患者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首先应监测是否存在起搏器依赖,并行临时起搏器置入;并检测原有电极功能,以明确是否利用,避免重新置入新的电极而增加影响三尖瓣功能因素;并利用原有囊袋,减少新的创伤、出血及感染机会。拔除原有电极导线以留出静脉通路会导致静脉或心脏撕裂、造成心包压塞的风险;另外还可利用血管成形术的方法:第一步通过导丝建立轨道;第二步经鞘管局部扩张狭窄的静脉;第三步球囊通过狭窄的静脉并局部扩张;第四步使电极导线顺利通过狭窄静脉[3]。该患者有囊袋同侧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闭塞,电极线难以通过,我们选择利用对侧锁骨下静脉,重新置入右房电极,并利用原左侧囊袋,于右锁骨下穿刺口皮下建立隧道至左侧囊袋,将右房电极沿隧道放至左侧囊袋,将脉冲发生器与电极相连,取得较好的效果。

[1]王勇,刘国兵.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2):163-5.

[2]李育红,李洁,苏进肖等. 置入永久起搏器16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3,2(3):145-6.

[3]屈百鸣,徐强,岑雪降. 双侧锁骨下静脉闭塞使用经皮血管成形术技术植入右室心内膜电极[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3,27(3):277-8.

猜你喜欢
右房囊袋右室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囊袋血肿的管理及预防
超声心动图评估右房结构及功能的应用进展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糖尿病心肌病右室功能的应用进展
儿童右室流出道微静脉性血管瘤1例
斑点追踪技术评估肺动脉瓣狭窄胎儿右室功能的应用
超声评价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球囊成形术后右房功能
解剖法制作囊袋在心脏起搏器植入中的应用
右房机化血栓影像学检查误诊1例
超声造影诊断右房界嵴1例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室圆周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