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联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14-10-23 03:17曾勇张稳王顺民刘丹李霞谭元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成药左室

曾勇,张稳,王顺民,刘丹,李霞,谭元生

我国高血压病患者超过2亿[1],约30%~35%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左心室肥厚(LVH)。LVH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猝死和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2]。逆转LVH的治疗能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均可不同程度的逆转LVH,且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明确;中医药具有多靶点性、多层次性,且作用温和、疗效确切,在高血压病及其靶器官损害的防治中,其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中药由传统的汤剂,制作成胶囊、片剂等中成药,目前临床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LVH有十几种,中成药联用西药治疗LVH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报道也较多,但缺乏系统的大样本研究,这些研究的质量和疗效尚未得到系统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可推广性,为获得有关中成药联用西药治疗本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证据,本研究对已公开发表的中成药联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病LVH的RCT进行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1.1.1研究对象依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止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肥厚的患者,年龄和性别不限;组间均衡性好,无论性别、年龄、病变程度,均具有可比性。

1.1.2干预措施观察组口服中成药联用西药,对照组个体对应使用单一西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明确疗程。

1.1.3疗效评价指标包括超声心电图指标,(或)同时有血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等观察指标;

1.1.4研究类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无论是否进行分配隐藏或采用肓法。

1.1.5排除标准同一研究或中成药发病的多篇文献,依据其随机、组间均衡性及疗效的评价指标等,择优选择其中的一篇纳入研究。

1.2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中医、中药、高血压、肥厚等,检索时间截至2013年10月。英文检索词为:hypertension,essential hypertension,primary hypertension,hypertrophy,myocardial hypertrophy,ventricular hypertrophy。同时,检索相关综述,通过综述的引用文献进一步完善检索结果。

1.3纳入文献的筛选及信息的提取由2名成员阅读所获文献,在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后,对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阅读全文,以确定是否真正符合纳入标准。按照本研究专门的资料提取表提取信息,主要资料包括:①试验的基本情况、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②干预措施、结局指标、失访及其处理;③反映研究质量的指标。如临床试验文献资料不全,尽可能与原作者联系获取。

1.4文献质量评价各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5.1手册推荐的简单评估法,评价的关键指标:①随机方法是否正确;②是否做到分配隐藏,分配方法是否正确;③是否实施盲法;④是否报告失访和退出情况;⑤基线是否可比。对于分配隐藏,将试验评为A(完全隐藏)、B(不清楚是否隐藏)、C(隐藏不充分)和D(没有使用隐藏)4个等级。在其他方面将试验评为A(是)、B(不清楚)、C(否)三级。如各评价条目均为A级,则为低度偏倚,发生各种偏倚的可能性最小,质量评为A级;若有一个条目或多个条目为B,则该试验有发生相应偏倚的中等度可能性,质量评为B级;如其中有一个条目或多个条目为C,则该试验有发生相应偏倚的高度可能性,质量评为C级。

1.5统计分析对纳入的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1,用I2评估异质性大小。若研究间无异质性,则采用同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从试验质量、药物疗程及剂量等方面进行亚组分析以探讨产生异质性的原因。

2 结果

2.1纳入研究及文献质量评价情况通过电子检索共检索到有关文献413篇,阅读文题、摘要和全文,排除重复文献、非RCT、试验药为非中成药(中药提取物或者汤剂)、对照药同时使用2种药物、治疗组单用中成药、综述、试验对象不符等文献共386篇;详细阅读剩余的27篇文献,剔除对照组使用药物不符合要求的1篇,同一中成药发的多篇文献,依据其随机、组间均衡性及疗效的评价指标等,择优选择其中的一篇纳入研究。最终共有14个RCT纳入本研究,计105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中成药联用西药)575例,对照组(单用西药)480例。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纳人的14项研究皆提及随机分组,有3项研究[4,5,14]说明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余未进行说明。所有研究均未报道是否采用分配隐藏。有1篇文献[14]使用双盲,其余研究未述及是否采用盲法。有4项研究[7,8,10,14]报道了是否有失访或退出情况,1篇文献报道了在试验的导入期23名患者因咳嗽等不良反应退出,未纳入分析。纳入的研究皆报告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线资料,显示两组基线具有可比性。纳人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见表1。

2.2中成药联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病LVH疗效的Meta分析

2.2.1逆转LVH作用纳入的研究对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进行选择性的报道,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各指标的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组间存在异质性,故皆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显示:中成药联用逆转LVH的作用优于单用西药,LVDd(WMD=-1.38,95%CI:-2.36~-0.71,P<0.0001);IVST(WMD=-1.08,95%CI:-1.67~-0.49,P=0.0 0 0 2)、L V P W T(W M D=-0.9 9,95%CI:-1.54~-0.45,P=0.0003)、LVMI(WMD=-8.55,95%CI:-11.67~-5.43,P<0.00001),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图2-5)。

图1 入院时心电图

2.2.2降压作用纳入的研究中,10项研究[5-8,10,11,13-15,17]记录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值,3项研究[4,9,16]报道了降压的总有效率。经检验,各研究间血压值存在明显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总有效率各组间无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显示:两组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5.31,95%CI:-11.23~0.60,P=0.08);两组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42,95%CI:-5.53~-1.31,P=0.001);降压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8,95%CI:0.59~4.74,P=0.33)。上述结果显示中西药物联用在降舒张压方面优于单用西药,但在总体降压有效率及降收缩压方面与单用西药无明显差异(图6-8)。

表1 各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图2 LVDd的组间比较

图3 IVST的组间比较

图4 LVPWT的组间比较

图5 LVMI的组间比较

2.2.3改善临床症状作用纳入的14项研究有4项[4,9,15,16]报道了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率,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无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显示: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5.74,95%CI:2.70~12.21,P<0.00001)。中成药联用西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体现出其明显优势(图9)。

2.3中成药联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病LVH的不良反应纳人的14项研究中,有6项[5-7,10,11,14]文献报道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上述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进行特殊处理,患者未退出研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2。

3 讨论

图6 SBP的组间比较

图7 DBP的组间比较

图8 降压有效率的组间比较

图9 临床症状有效率的组间比较

3.1纳入文献的质量评述纳人的14篇文献整体来讲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样对于高血压病LVH的中成药治疗也需要先辨证后论治,只有5篇文献[4,9,10,13,15,16]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辨证;第二,随机设计方案只有3篇[4,5,14]文献提及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因此存在随机方法有误或不严谨的可能性;第三,14篇已经发表的文献虽都提及基线情况,认为基线可比,但基线情况涉及的内容较多,加上随机的整体重不高,基线情况的可比性显得尤为重要,但纳入的文献研究者对基线情况重视不够;第四,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应采用双盲,只有1篇[14]采用了盲法(双盲)。总之,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总体重不高。

3.2疗效与安全性分析临床表明,西药降压迅速,能有效干预逆转高血压病LVH,而中药通过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干预能有效降压及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或逆转终末器官损害。中成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等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本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成药与西药联用与单用西药比较,干预逆转LVH作用更强,能更明显的降低舒张压,对于降低收缩压及整体降压有效率无差异,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中成药联用西药有其明显优势,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不过要注意低血压的发生。

表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3本Meta分析结果的意义和对未来研究的启示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成药联用西药与单纯西药比较作用全面,且逆转LVH的疗效更强,不良反应少。通过对本研究所纳入的研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学质量均不高及病例数较少,对随机方法、操作过程及实施效果的描述较少、统计方法不确切等,今后的随机对照研究有必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采用正确的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的研究设计,并进行长期的随访。

3.4本Meta分析的局限性中成药制剂源于我国,尽管目前中医学开始得到世界认可,但中医学与我国的文化密切相关,其博大精深使得其学习及研究难度非常大,因此与中医药相关研究文献绝大部分见于国内报道,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亦均来自国内。虽然本研究首次系统分析了中成药联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病LVH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本研究纳入的文献均为国内文献,纳入的样本量不够大,且方法学质量整体不高,可能影响到结论的外推性。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43.

[2]Wachtell K,Okin PM,Olsen MH,et al. Regression of electrocardiographic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during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and reduction in sudden cardiac death:the LIFE Study[J]. Circulation,2007,116(7):700-5.

[3]Pennica D,King KL,Shaw KJ,et al. Expression cloning of cardiotropin-1,a cytokine that induces cardiac myocyte hypertrophy[J]. Proe Nail Acad Sei USA,1995,92(4):1142-6.

[4]叶舒婷,谭超,黄娟娟,等. 复方钩藤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31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3,19(5):8-10.

[5]应显星. 心可舒合厄贝沙坦改善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缺血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2):101-2.

[6]Gong C,Huang SL,Huang JF,et al. Effects of combined therapy of Xuezhikang Capsule and Valsartan on hypertensive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heart rate turbulence[J]. Chin J Integr Med,2010,16(2):114-8.

[7]赵锡荣,程卫兵. 通心络胶囊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54-6.

[8]刘东坚,梁家森,邱培清,等. 三参胶囊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0,31(35):6489-90.

[9]李晓燕,杜义斌,陈文玲. 松龄血脉康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影响[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11):9-11.

[10]沈利亚,罗瑛,仇克难. 脑心通胶囊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病人左室肥厚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8):667-9.

[11]柴丹妮,李智蓉,蒋晗. 复方丹参滴丸与依那普利联用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J]. 现代临床医学,2007,33(6):407-8.

[12]姜丽萍,张伟强,潘宝安. 稳心颗粒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及血浆脑钠素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7):25-6.

[13]段学忠,孙西庆,王勇,等. 益心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9):20-1.

[14]郭伟聪,刘德桓,林惠琴. 化瘀浊益肝肾法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左室功能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06,7(10):752-4.

[15]俞仰光,潘智敏,马珂. 羚羊角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30例[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12):762-3.

[16]郭志华,王东生,陈跃飞,等. 四泰片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1):10-2.

[17]Wei AY,Li YQ,Chen JF. Clinical study on combined treatment of Shuizhi tuyuan powder and nifedipine in treating hypertension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J].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1996,16(11):652-4.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中成药左室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