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承载农村发展新模式

2014-10-24 03:21宋军伟
中国扶贫 2014年15期
关键词:村官贫困村培训班

宋军伟

在老百姓眼里,他们是孩子,用稚嫩的肩膀承载一种担当;

在老百姓眼里,他们是能人,为贫困地区农村的发展注入一股动力;

在老百姓眼里,他们也是亲人,为村民的吃穿住行、脱贫致富用心用情;

他们就是千千万万的大学生村官。

贫困农村发展缺资金,但更缺的是技术和人才。大学生以村委会支部书记、主任助理的身份进入农村,带去了激情和闯劲,也带去了头脑和思路,41万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扎根成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一股新生力量,也为贫困地区农村的发展放飞了希望的梦想。与此同时,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进入农村,也需要国家的关心,社会的关爱,更需要不断充实自我,开拓视野,做到学以致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0年,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支持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应时而生,使得专家学者与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走在了一起,期望为贫困地区培养一批招得来,培得好,留得住的大学生村官,让他们成为农村的科技带头人、致富带头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领头人与践行者。

7月22日,山东临沂的30名大学生村官在陕西延安的杨家岭红色革命圣地,举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庄严宣誓,要扎根农村,奉献青春,他们的声音响彻云霄,表达着大学生村官为贫困地区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和勇气。

这是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第十二期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培训班的现场,当天,培训班正组织学员参观巍巍宝塔山,领略滚滚延河水,看到此时此景,临沂市的大学生村官有感而发,集体宣誓,要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创造一番属于大学生村官的精彩,甘肃、宁夏、陕西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村官也纷纷表示要立足村情,发展产业,让当地有致富的抓手,销售的市场,从而带动整村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的所思所想所做,7月19日-24日,《中国扶贫》记者参加了此次培训,并与200位来自陕甘宁及临沂等革命老区的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革命圣地延安与他们同吃同住,感受他们的言与行,听他们讲农村的故事,畅谈村庄发展的蓝图,切切实实感受到他们是一群能干事、有思想、充满抱负的年轻人,是一股农村发展的新鲜血液,有能力、更有意愿带领农民发展产业,共同致富。

大学生村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名词。国家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支书、主任助理,主要是为了鼓励大学生就业向基层倾斜以及向农村注入发展的新活力。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41万人,目前在岗的有22万人,离岗交流的19万人。在岗的22万人当中,有7.4万人进入村两委班子,7800多人担任村两委的正职,近3万人创办领办致富创业项目或专业合作社,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了26.6万个就业岗位。离岗交流的19万人当中,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有6.9万人,进入事业单位的有5.4万人,4300多人担任乡科级干部,有4人当选为十八大代表,11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300多人当选地方各级代表。

说起大学生村官,有人说这是国家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而采取的无奈之举;有人说他们只是在为将来的公务员之路做准备;也有人说他们都是有关系的人,到农村就是走过场,镀镀金。除了怀疑他们选择这份工作的初衷,还有更多的人不看好他们的作用,觉得他们只是青涩的小姑娘、小伙子,能干的有限,也就是打打杂,跑跑腿,做个花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部分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村官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地方选聘把关不严、教育管理不到位、村官队伍结构不合理、期满后升职交流不畅等等。但这些年轻村官们的工作也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起不了什么作用,他们大多在村支书或者村主任的安排下,负责村内一些具体工作,如低保、计划生育等,很多大学生村官还根据自身所学和特长,结合当地实际发展适合本村的产业,只要干得好,就能得到村民的拥戴和选票。当下,有7.4万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7800多人担任村两委正职,这充分说明他们为村子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很多汗水,是有抱负、能干事、能干好事的一批有为青年。

创业开拓一片新天地

陕西榆林市榆阳区麻黄梁镇盘云界村支部书记助理高子云2011年开始做村官,她说:“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培训让我学到了知识,树立了信心,尤其是协会胡富国等老会长对贫困地区的感情,对工作充满干劲的精神让我坚定了扎根农村的决心。”

2012年,高子云参加了协会举办的第四期培训班,当听到别的学员分享创业经验时,她受到了鼓舞,并暗暗下定决心,回村后一定要实现那个在她心里魂牵梦绕,思索了很久的计划。

2014年7月19日,再次走进大学生村官培训班的高子云踌躇满志,回忆起自己的创业历程,她说:“前年参加完培训班后,我回去就开始实施我的创业计划,别人行的,我也能行!”

“当真正开始创业,才能知道创业的艰辛。”高子云说,“首先是租地的困难,村民都不愿意把土地租给我,他们不相信我,我就一遍遍的做工作,终于说服了大家。拿到土地后我就向父母及亲友寻求帮助,筹集资金。父母拿出了30万元支持我,又把给我准备的20万元嫁妆也拿了出来,最后通过贷款、借款,我一共筹集了80万元,用租到的10亩土地,盖了6间办公房,两间粮舍和养殖厂房,成立了一个本地白绒山羊的养殖合作社。”

高子云接着说:“今年的培训又让我学到创业不能把眼光局限在产业上,要看到市场与管理,要不断转变方式,我又有了新的动力。”

每一位参加培训班的大学生村官,表达最多的就是对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感谢,不仅感谢他们提供的培训机会,更感谢协会在产业发展方面给予的帮助。

陕西靖边县杨桥镇九里滩村的大学生村官魏大统就是协会“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在协会以及当地扶贫部门的帮助下,该村建立了九里滩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其中包括350亩温棚、200亩大拱棚、400亩小拱棚和50亩庭院式温棚基地。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410元。

山东省临沂市临沐县玉山镇仓盛社区书记助理鲁茗在培训班结束后,写下了这样的感受:

“7月19日这天,我和来自4个省的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奔赴了同一个目的地——革命圣地延安。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我们度过了一周的学习生活,磨练了党性,升华了境界,结下了友谊,收获了知识。

6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几多不舍、几多珍惜、几多回忆,我想用三个“感”来概括自己对于这次培训的感受。

第一个“感”是感谢。感谢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为我们以及全国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提供了学习机会、搭建了成长平台,在这里我们交流学习,成长进步;感谢各级部门、相关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关注和关爱,你们每一位的到来都给我们士气以鼓舞,精神以振奋;感谢延安党委政府,延安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你们的鼎力相助,让我们在6天的时间里接受了精彩的课程,享受了便利的起居生活,还让我们接受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和雷锋精神的洗礼。

第二个“感”是感动。为了给我们200名学员准备妥善的起居生活,延安市扶贫办以及协会的领导也亲自加入了给我们铺被褥的行列,我们大为感动,瞬间感觉领导更加的亲切,我们应倍加珍惜你们所提供的平台。同时,延安精神和雷锋精神也感动了我们,唤醒了我们大学生村官弘扬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热情。特别是24日上午,胡会长语重心长的讲话饱含了对贫困地区人民的深情,更对我们大学生村官寄予了深切的厚望,让我几次感动落泪,更让我坚定了带领农民致富的信念。

第三个“感”是感想。6天的时间因短暂而弥足珍贵,我们的收获是沉甸甸的,接受了延安精神的洗礼,雷锋精神的感化,创业精神的鼓舞,优秀村官的启发,我们的思路得到了开阔,党性得到了升华。我们要做攻坚克难的尖兵,做践行群众路线的使者,做引领群众致富的典范,努力实现中国梦。今天,我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明天,我们带着理想,带着希望,带着协会的希冀,大路天涯,为实现美丽中国梦、乡村梦,奉献一名大学生村官的力量,让农村受益,让青春无悔。”

看着一个个接受培训的大学生村官受益,一个个现代农业基地、养殖基地在贫困地区落成,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富国很是欣慰。在与大学生村官交流时,他说:“孩子们,协会是一个社会团体,没有上级拨款,所有资金都是我们协会人员,包括我这个老头子厚着脸皮向富人要的,又带着感情投入到你们身上。看到你们取得成绩,我很高兴,我对你们的期望是不要考虑聘期,要扎根农村,立志在农村干一辈子。”

支持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是中国扶贫开发协会2010年新一届领导班子确定的重点工作。协会在辅助政府、添砖加瓦的基础上,先后就此项工作向多位中央领导做了汇报,并得到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很多中央领导还作出了专门的批示。

为确保工程扎实有效地进行,协会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开展了充分的调研,深入了解贫困村贫困现状、资源条件以及大学生村官安排使用情况及其创业开展情况,一次次调研都是对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踏实有力的践行。

2011年5月6日,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第一期培训班在北京人文大学开班。参加首批培训的220名大学生村官分别来自山西、重庆、青海、贵州、内蒙等9个省份的贫困村,都是由各省组织部和扶贫办共同安排、逐级推荐选送,在基层任职一年以上的优秀代表。这期培训班为期17天,培训内容主要是突出“红色”教育、体现扶贫宗旨、弘扬传统美德、学习农村政策和加强廉政教育,主要解决做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问题。

第一期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收到一封封来自贫困村大学生村官的反馈信件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感到培训是大学生村官的迫切需要,是农村发展的需要,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由此便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前四期培训都是在北京举办,后来逐渐走出了北京,走到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十二期培训,共培养了几千名大学生村官。今年5月,在第十一期培训班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更是亲自前往甘肃省秦安县,为大学生村官们作扶贫开发的专题报告,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新时期中国扶贫开发的新政策和任务。

诚然,培训就是用最优秀的知识武装大学生村官,用艰苦朴素的作风熏陶他们,用朴实的方法来教育他们。农村建设之路漫漫,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大学生村官将在当中扮演重要角色,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站在一起,向贫困宣战,荣辱与共,血脉相连。

猜你喜欢
村官贫困村培训班
唱村官
“无人机航测与GIS技术应用培训班”在海口成功举办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关于举办第51期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我要当个好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