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2014-10-25 05:48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政教学模式

王 馨

(深圳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广东 深圳518060)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各个高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的基础理论性的课程。对这个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其后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这样应用理解型课程的理解。而且,具体的生活与政策毕竟都是“点”性的事件,除了这些事件以外,还会有更多未知的事件需要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它们进行合适和恰当的理解,也就是说,除了对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之内的课程的理解需要原理中涉及到的思维模式以外,它还会对现实生活中的更多的可能性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对课程所涵盖的知识点的高效吸收就成为很紧迫的现实问题了。于是,在近几年的一线教学活动中,笔者一直在探讨一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希望会对学生掌握课程提供实质性的助力。

选取互动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主要是基于下面三种现状:一是源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师与生对对方和课堂的要求存在极大地偏差;二是针对所有理论性强的课程而言,对高效性的教学模式的探讨从来就没有停止,这是大的趋势;三是今天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课程重要理论点的吸收,“教师一言堂”在很多高校几乎是普遍的现象。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针对这个要求,急切需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参与进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成为课堂的主人。可惜,源于很多现实的因素和手段的欠缺,这点现在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实施。鉴于近10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试着提出几点针对以上现状的解决办法。

在现代社会中,所有关系都是互动的结果,而所有问题,都是人产生的问题。课堂上的问题,首先来自于课堂外问题的产生,即师生彼此更需要获得对方身上一种怎样的认同?鉴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笔者曾经带领学生就深圳大学师生关系满意度做过一份调查问卷,试着找出问题所在。问卷结果统计出来之后,作为参与课题的学生,与作为指导教师的我,都觉得这个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但不可否认,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目前师生沟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据120余份针对教师的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任课教师对“学生最重视教师的什么方面”(多选)所做的预测结果如图1:

而据580余份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学生对“最吸引人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单选)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如图2:

通过图1和图2的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师生之间的沟通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任课教师对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角色的期许和学生本身的选择是有很大的差距:作为学生,最注重的还是对教师教学环节的重视,希望能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认识和了解学科本身的内容,而教师则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与学生相处的距离上。换句话说,教师的自我定位,与学生希望教师做到的定位,差距很大。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针对主奴关系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大意是:主与奴,看似主动与被动已经成型的关系理论中,其实包含着动态的关系要素——主人,只有在奴隶承认主人是主人时,他才是主人,在这种意义上,主人是被动的;而奴隶,因为他直接占有着主人所不能占有的劳动,在这个意义上,奴隶相比主人来讲,更具主动性。这个比喻,虽然放在师生关系上有角色歧视的嫌疑,但大体的思路可以借鉴——教师,只有在学生承认他具备了更新他们知识的可能性的基础上他才是教师,在这个意义上,教师是被动的;而学生,因为他们直接享有教学上的成果,在这一点上来讲,他们是主动的,他们才应该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师生关系中更具主动性的部分。

毫无疑问,解决后两者的问题首先需要先解决这第一个问题。有了清晰的定位后,教师要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努力让“教学生动”等成为打破师生关系僵化的首要步骤去实施。诚然,大学的思政课堂面对的是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年级开设的,这给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设置了不小的障碍。但问题的发现就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这个时候,适时地利用公共平台、发达的科技信息手段等就成为很好的选择。作为教师,不要把课堂只狭隘地定义在两个或者三个45分钟以内,拟定一些讨论项目然后进行邮件交流可以很迅速地把握到学生的关注点和思想热点在哪里。总之,只要时时记得课堂上的主体是学生,一切问题都围绕着学生展开,那么针对教学模式的高效性与互动性等问题的探讨才不会沦为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的地步。

第二个问题是针对所有理论性强的课程而言,什么才是高效的教学模式?在笔者看来,高效意味着在相同或更短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将教学大纲要求的重点和难点讲述清楚,学生要在教师的讲述过程当中正确地吸收和理解。

例如,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而言,在讲述科学发展观当中的核心“以人为本”时,大多数老师的讲法是直接链接到课本中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直接毫无过渡地讲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节,而且一贯的教学重点都放在英雄人物与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上。而对于“以人为本”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等问题都缺乏契合。。在课后与一些学生的对话当中,不难看出他们是很排斥这种照本宣科、毫无外延的讲法的。针对“以人为本”这个问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目前来看最高效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什么问题提出的?原来的发展观的弊端在哪里?当我们谈论“以人为本”时,是以什么人为本?并且,以人的什么为本?当四个大的问号出现在课件里时,学生的注意力立刻就集中了。这不仅因为课堂设计本身的逻辑,也因为这是每个学习这堂课的同学的基本解答思路。也就是说,要引导课堂,让学生在主动思考的同时,根据现场节奏,有步骤地进入预先准备的教学环节,使教学现场互动有序。当问题循序渐进地展开时,教师必须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实时地关注为了讲述这个问题所选取的事例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行得是否顺畅。比如,若还用几十年前的教辅中的事例,学生会立刻丧失听课的兴趣,而如果选取“为什么曾经三公支出的总和比国防教育与医疗支出的总和还要大,到底以什么人为本”“为什么《工伤保险条例》会出现相反的两种口碑,支撑它们的观点都来源于条例中的哪一条”“为什么《狼图腾》可以让我们人类窥见到一种新的宇宙观,到底要以人的什么为本”等等案例的话,教学的效果一定非同凡响。所以,互动案例的选取既要遵从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根据时事和学生心理的走向及时修补新鲜案例,让课堂常讲常新。

以上的观点,适用于知识性的、已经有定论且只需要讲述清楚的教学内容,这里面的重点就是符合两种逻辑,即符合课程本身演进的逻辑和符合学生听课思路的逻辑,做到这两点,作为知识性的课堂内容之被学生高效吸收是可行的。

第三个问题是如果问题仅仅来源于今天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且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课程重要理论点的吸收的情况下,怎样改变这种“教师一言堂”的局面?笔者觉得切入点就在“代入”两个字上。每一个思政课的教师,都是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接触思政课内容的,而那个时候,很少有这类课程的老师会给作为学生的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当自己做了教师后,随着身份的转变,迅速地从受教育者变为了教育者,不管从心理上,还是行为上,其实多多少少都带着未完成的反思站在讲台上的,即思政教师缺少“代入感”。

2009年至今,《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为亲子读物被家长热捧。除去这本书里的角色是“母”与“子”外,其余的绝大部分的思考都适用于“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思政教师想过学生怎样才会听课吗?思政教师是否提供了渠道让学生自己说他们熟知的那个世界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他们肯说吗?而常见的局面经常是这样的:当一个教师讲述与意识形态相关的内容时,很自然地就变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这在40年前斯坦福大学做的举世震惊的实验里有非常清晰的描述,“教师一言堂”其实是角色扮演的外化形式。

作为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师,笔者是急于找到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渠道的,于是除了在课堂外利用微博、邮件等于学生互动之外,在课堂上试着运用了角色转换的方式,每个学期,每个班用大概10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站在课堂上,给教师和其他学生讲述他眼中的世界观。这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课堂发言,在这个之前,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周围发生的事件、看过的书或影视,可以借鉴别人的意见但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观点,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换句话说,这是每一个学生思考的结果,而不是被应付的课堂作业。大概每个学期都要回复近100封电子邮件,每封邮件里都有一个以小组或个人名义发来的PPT,在收发的过程中,适时地在微博上更新实况,那些绝对在思政课教师的眼里看不到的精彩世界,一方面成为许多学生急于与他人或老师探讨的互动内容,一方面成为我下一个学期新的教学解剖案例。也因为如此,在100分钟里,跟我的每堂课一样,有很多旁听的同学,期望在这个时间里继续更新自己。“代入”的思考方式,使得课堂上的角色更加丰富,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吸收也更加富有成效。

结 语

黑格尔曾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提到:“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一方面,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学生作为被传授者,他们是被教学环境制约着的实体,他们来到课堂,翻开书本,看着老师,听着案例,是大课堂中被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之一;但同时,教师更要注意的是,学生除了是被教学环境制约着的实体外,他们还是应该主动参与教学环节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教师只是这个课堂抛砖引玉的人,甚至对于抛出去的问题的最后解答的主动权也在学生那里。总之,黑格尔的这句话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重点——实体即主体。

[1][德]黑格尔(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政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