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紧缺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4-10-27 05:28苗磊刚张魁倪蓉周磊崔廷锋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矿井校企人才

苗磊刚,张魁,倪蓉,周磊,崔廷锋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矿业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煤炭紧缺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苗磊刚,张魁,倪蓉,周磊,崔廷锋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矿业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为了解决矿井建设类专业出现的学校招生难和企业人才招聘难的“双招难”问题,缓解企业专业人才的紧缺现状,通过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煤建设集团的共同努力,组建了中煤建设学院,深入挖掘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优势,在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共同培养职业素质以及联合引导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为煤炭紧缺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双主体三联合;人才培养模式;预就业;双导师;矿井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以保障煤炭稳定供应.矿井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使得矿井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由于专业人才的缺少,造成矿山生产事故频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1].

据煤炭工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国主要煤炭企业计划招收矿井建设专业毕业生共计1 076人,而当年相关高校矿井建设专业本、专科应届毕业生只有112人,人才的供需比例达到1∶10.同时由于矿井建设工作艰苦,自愿报考矿井建设专业的学生极少,造成生源的严重不足.矿井建设专业遭遇学校招生困难和企业人才招聘困难的“双招难”问题.

1 双主体三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为解决“双招”难问题,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探索,建立了煤炭紧缺专业双主体三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双主体三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矿山建设紧缺人才为目的,以中煤建设学院为教学实施载体,校企双方进行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引导就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煤炭紧缺专业双主体三联合人才培养模式Fig.1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double subjects and tripartite joint for coal specialty

1.1 搭建双主体育人平台

中煤建设集团是国有重点大型骨干企业,是我国煤炭建设行业领军企业,具有先进的生产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突出,代表了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矿建企业.我校矿井建设专业开办三十多年以来,为中煤建设集团及相关企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分布在各个项目部、工程处,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校企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传统.

近年来,在与中煤建设集团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成立了中煤建设学院,下设教学培训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和办公室,中煤建设集团总工程师担任院长,学院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中煤建设学院作为双主体育人平台,深入挖掘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在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共同培养职业素质以及联合引导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学院常规教学运行机制,形成系统的煤炭紧缺人才培养模式.

1.2 校企联合招生

1.2.1 招收普招生 为吸引更多学生报考矿井建设专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分摊教育成本.从2010级矿建类专业学生开始免收学费,连续三年联合招生近300人.在学生培养和就业方面,企业主动承担专家讲课费、实践指导费,为学生提供生活交通补助等相关费用,分担学生和学校的教育成本.

图2 中煤建设学院组织结构Fig.2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China Coal Construction Institute

1.2.2 “1+3”四年制协议班 随着矿建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对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急需更多更高层次的矿建毕业生.但是,由于生源严重不足,相关本科院校相继停办该专业,造成矿井建设高层次人才的严重匮乏.通过开办“四年制”矿建专业,从全校一年级学生中选拔品学兼优学生,进入中煤建设学院四年制矿建高职班进行为期三年的专业学习.“四年制”高职生由中煤建设集团制定标准和选拔,学校、企业、学生和家长四方签订协议,毕业后直接进入中煤建设集团工作,在薪酬、安家费、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本科同等待遇.

1.2.3 选拔企业优秀青年进入专业学习 中煤建设集团选拔优秀青年到学校深造,进行为期三年的脱产学习,毕业后颁发大学专科毕业证书,既为企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同时也满足了职工自身提高学历的要求.近几年校企双方共为企业培养了300多名矿建类紧缺人才.中煤建设集团根据人才需求状况,选派现场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短期的职业岗位培训,如地质与测量技术员培训班,预算员培训班等.

1.3 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3.1校企联合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为满足岗位需求的矿井建设专业人才,校企联合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教学团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学交替、理实一体化”的职业岗位课程体系[2].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开发专业课程、编写工学结合教材和组织实施教学,如图3所示.

图3 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Fig.3 Joint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plan by school and enterprise

1.3.2 校企联合实施教学 理论教学采用“课程+专题”校企联合授课.学校专任教师负责学生的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企业兼职教师以专题授课形式组织教学,既解决因施工流动性强,兼职教师不能来校进行常规教学的困难,又满足施工技术经验性和现场性强的教学需要.

实践教学采用“老师+师傅”双导师联合指导.在校内实践和预就业顶岗实践过程中,每位学生均配备两名导师,即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实践导师,双导师共同制定学习方案,校内专任教师承担学生理论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企业实践导师承担学生的个性化知识传授和岗位综合能力培养[3],如图4所示.

图4 实践课程教学体系Fig.4 Teaching system of practical curriculum

职业素质采用“课堂+岗位”过程渗透式联合培养.良好职业素质是矿井建设艰苦行业人才质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矿井建设专业的艰苦性和危险性的特点,以及应对现场突发事件的岗位能力需求,突出对本专业学生吃苦耐劳精神、规范严谨工作作风和创新工作能力的职业素质培养[4],如图5所示.

1.3.3 校企联合把关人才培养质量 在主要教学环节上,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评定成绩.学生的培养质量由校企共同把关,图6为岗位综合实践能力联合评价体系[1][5].

图5 煤炭艰苦行业三大基础职业素质Fig.5 Three basic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hard industry in coal engineering

1.4 为企业输送紧缺人才

1.4.1 预就业为企业提前招揽人才 本着双向选择原则,学生在二年级与企业签定预就业协议,以企业职工身份到企业实习.学生为了顺利就业,会认真学习和顶岗实践.企业为了留住人才,也本着为自己培养人才的目的,为每个学生指派施工技术和管理骨干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并在工作任务、出勤考核、薪酬待遇、生活劳保、通勤费用等方面与正式职工同等对待.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实习问题,又为企业提前招揽适岗人才.“预就业条件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获得了教育部的肯定,该成果案例入选了国家示范建设三周年成果展,并作为全国重点建设成效显著的20个专业建设案例之一,入编教育部示范建设成果画册.

1.4.2 订单培养,定向就业 中煤建设集团制定选拔条件,面向全校自愿学习矿井建设专业的一年级学生中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中煤建设学院,进行为期3年的矿井建设专业系统学习,毕业后直接进入中煤建设集团工作.

2 双主体三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1)为艰苦行业培养了适岗人才.通过双主体三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充分利用了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为矿山建设企业培养了岗位需要的人才.学生在岗位综合实践期间即可顶岗从事技术工作,又可平均拿到4 000元左右的工资,其薪酬标准在全国示范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2)真正融合了一支校企互聘共享的教学团队.校企互聘共享的教学团队实现了企业教师参与理论教学和学生现场实践指导工作,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校内专业教师有计划地深入施工现场,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同时,教师提升了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实现了校企师资融通共享.

3)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发展前景好.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就职于中煤建设集团、中煤矿山建设集团等行业一流的国有大型企业,多数学生在就业后的3~5年内即成为企业的技术与管理骨干,并很快走上项目管理岗位.据麦可思调查报告,近几年矿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100%,专业对口率高达98%.

3 结语

在煤炭类艰苦专业人才紧缺现状下,采用双主体三联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架构、课程开发、工学结合教材编写、双导师联合教学的实施及预就业顶岗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为艰苦行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

[1] 张魁.预就业条件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50-53.

[2] 袁洪志.“工学交替 责任分担”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0):46-49.

[3] 何兴国.高职院校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65-68.

[4] 吴光林.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74-75.

[5] 刘彩琴,刘庆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64-67.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badly-needed coal talents

MIAO Lei-gang,ZHANG Kui,NI Rong,ZHOU Le,CUI Ting-feng
(School of Mining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Jiangsu Jianzhu Institute,Xuzhou,Jiangsu 221116,China)

In order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in college enrollment and enterprise recruitment of mine construction specialty and relieve the shortage situ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we establish China Coal Construction Institute through joint effort of Jiangsu Jianzhu Institute and China Coal Construction Group to exploit education resource advantages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Based on that,we carries out a lot of beneficial exploration in joint enrollment,joint development of talent training plan,joint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eaching,joint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as well as joint guidance of employment to provide preferences for cultivation of badly-needed coal talents.

double subjects and tripartite joint;talent training mode;pre employment;double tutors;mine construction

C 961

A

2095-3550(2014)01-0063-03

2013-11-26

苗磊刚,男,江苏徐州人,讲师,硕士.

E-mail:408570489@qq.com

(责任编辑:陶红林)

猜你喜欢
矿井校企人才
人才云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