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身款钺形池石砚

2014-10-28 14:45李哲伟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包浆金石铭文

李哲伟

此砚长14.5厘米,宽8厘米,高3.3厘米。长方形砚身,凿钺形池。全砚墨绣斑驳,包浆浓郁。砚面铭文:砚首“阳宗使者,舍秉庐空,有股及盖,并重正斤,五年六包,十三年正月乙未内史贤造。洛阳付守长”。两边“乾隆丁未春三月清明前一日,敬身丁屯镌于都门”。

丁敬(1695-1765),清代书画家、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与金农友善,常相唱和。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不赴。敬诗造语奇崛,最工长篇。一身清贫,又好金石,工篆刻,家富收藏。篆刻宗秦汉,又不囿成规,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劲质朴,独树一帜,开浙派之先河,与蒋仁、黄易、奚冈等并称“西冷八家”。从砚面铭文来看,虽然年代久远,字迹磨损有些辨识不清,只能靠猜测。但字体风格浓厚的金石味与敬身好金石、工篆刻的生平相吻合。此为敬身携刻于乾隆丁未年无疑。

砚背篆书铭文:“永建元年春内未根造”永建元年为东汉顺帝开国年号(公元126年)。从此款铭文来看“内未根”,造砚时间远先于敬身刻砚面铭文的乾隆年间,砚铭对不对?是否后刻?我们首先考证一下篆文的字体风格,现存的汉砚篆书砚铭极其罕见,但我们比照汉印来看,字体风格是基本一致的。其次“内未根”这样的姓氏人名,在两汉时期非常普遍,而在近现代是很难见到的。其三:据史料记载,秦、汉以后“武人宝剑,文人宝砚”。人们对砚这种书写工具倾注了更多的感情,东汉出现了有纹饰、有足、有盖、有盒的多种形状的砚。既然是这样,此砚铭文“永建元年春内未根造”就不足为怪了。

砚背另刻有铭文:“楚南左氏家藏”。这与上述两则铭文风格大相庭径,肯定是另有人所为,从字体包浆来看也属于老刻,记得当年我购得此砚时,卖家说是从湘阴左宗棠后裔家里出来的,现此话无从考证。客观地来看,此砚出自于左宗棠的家乡,曾经被左姓人家收藏过是可以肯定的。其后配的天地盖大致也应该出自这同一时间段。

回过头来让我们再从此砚的石材、砚形上分析:该砚通体为赭黄色,硬度不高,但石质温润细腻,产地很难分辨。由于当时端、歙尚未问世,那么砚材与纪年款在时间上没有矛盾冲突。关于砚形我们更能感觉到在长方形的石料上直接挖凿钺形的堂池,钺为古兵器,与斧形制相近,刃部呈圆弧形,钺主要是作为军权的象征。如此古拙简洁刚毅的砚形设计,对照砚背铭文“永建元年”,完全符合当时的文化信仰和时代背景。

以上分析和推理乃本人一家之言,希望得到有关专家藏友更有说服力的指正。endprint

猜你喜欢
包浆金石铭文
金石有声
《文心雕龙》与《文选》铭文研究
冷热
文玩那些事儿——文玩包浆的三层意义:冰浆 晶浆 玉浆
文玩那些事儿——包浆太慢?因为你手太“勤”了
包浆男孩
抱朴子
包浆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读中山王铭文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