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

2014-10-31 01:15贾骏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会计学科学

贾骏

会计学从我国建国初期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需要我国将会计学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该文就我国会计学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的战略背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对会计基础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学在我国社会学科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要求我国不断提高对会计学的重视程度并且重点制定有效的会计学战略方针。本文就现阶段我国会计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并基于我国对会计学发展的战略方针对其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可行的措施。

一、会计基础理论概念及特点

会计基础理论概念

会计基础理论主要分为两类。第一则是对会计科学和会计学科的研究。会计科学形成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对于工业产业带动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世界范围内对经济财务支出的预算和决算都更加严格,为此,会计学作为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预算、决算的一门科学而诞生。会计学科则主要是通过讲述会计基础学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的课程为会计科学做出的准备工作[1]。

会计基础理论特点

客观性。会计基础理论通过对客观存在与会计科学相关的各项事物的阐述,进而揭示会计事物的发展过程本质和规律。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会计部门的相关决策提出宝贵意见[2]。

相对稳定性。会计科学和会计学科的稳定发展是将会计基础理论应用到会计实践工作的必要条件。由于会计基础理论是在会计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因此对于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会计客观环境,会计的基础理论也是相对稳定的。

系统性。会计基础理论作为会计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改善国家经济环境和细化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对于会计基础理论形成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其完整性和系统性都是不可缺少的[3]。

二、会计基础理论发展完善后的内容与功能

2011年7月4日颁布的《“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中高度指出,需要把包括会计科学在内的相关科学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中来。可以看出,不断完善和发展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对于指导各项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4]。

(一)会计基础理论内容

一般性基础理论。一般性会计基础理论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会计基础理论。主要包含了会计系统、本质对象和职能等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完善会计基础理论中的各项环节使会计基础理论更加具备系统性,从而更好地应用到不同的社会对象中,使得社会生产的各项职能都有所提高,通过相互配合和促进来加强会计基础理论对生产领域和科学的指导作用。

管理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理论在发挥其竞技作用的同时,对政府及社会各个生产企业和部门的财政管理又具有较强的管理作用。这使得会计的管理基础理论在会计基础理论的行程中具备了重要的地位。会计管理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了财务的管理、经营理论和会计监督体系理论以及对成本的和利润的运用理论[5]。

(二)会计基础理论功能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及社会生产领域高度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和讨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议程。下文重点阐述了在会计基础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功能。

认知功能。随着会计科学不断应用深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计基础理论对于企业发现自身财政状况、提出完备的财政政策和完善自身的经济体制都具有较大的认知作用。通过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学习,企业可以认识自身经济体制内部在发展过程中的关联。通过定期对自身相关经济事务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析,从而较高的提高其经济效益。

基础功能。会计学作为当代社会的一门重要科学对生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各项环节都具有较大的作用。而会计基础理论作为会计科学的基础,可以高效地指导会计学的研究、建设和发展。会计科学的发展可以通过对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和完善来进行。通过深化会计基础理论使会计科学工作由抽象化专为具体化,有效地促进会计工作的展开和会计科学的发展。

预见功能。可以通过将会计基础理论应用到会计科学的具体实践工作中来发现和指导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预见和指导作用,这体现了会计基础理论的预见功能。应用会计基础理论对一定时期内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发展的良好措施,对企也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更好的预见和指导作用。

三、会计基础理论发展完善的措施

解放思想。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重点仍局限在相关会计人员只对自己单位或部门的预算、核算和决算中,往往对于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没有一个全局的考量。这严重阻碍了会计基础理论在社会生产中的指导作用。因此,有关部门决策人员和相关会计工作人员需要解放思想,把完善和发展会计基础理论思想提升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这在完善会计基础理论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坚持创新。对于已形成的会计基础理论在完善的同时还需要挖掘和完善自己身的创新能力,坚持创新理念,使现有的会计基础理论不断融入新的血液来促进和指导社会各个学科的发展。

加强财务管理团队的素质基础。有关部门需要结合目前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特征进行必要的理念宣传活动布置,争取将会计相关监督和服务创新功效发展到极致状态根据目前会计职员的专业技能训练标准分析,其在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和部门预算、纳税申报等流程中必须稳固良好的疏通、协调角色地位。具体措施包括:定期举办会计基础知识的讲座会谈和内部业务实践活动,必要时可以布置机制范围内部的人员素质竞赛项目,尽量提升职员的专业素养品位,拓宽其在实际应用问题上的处理能力范围。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控制实效地位。财政监管以及相关审计单位必须主动贯彻本职务范围内部的基础思想指导工作,广泛应用不定期抽查手段对必要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和经济处理不合规则的问题进行排查,并实现全面优质化改良。这样能够科学疏导整个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能效,进一步稳固财经纪律,保证主体部门资金的合理应用潜力。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基础理论形成和发展背景,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特点以及功能和理论发展的重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会计基础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以及将会计基础理论应用到生产改革和实践中,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作者单位:合肥学院)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 合肥学院新区 电话,15077822826 邮编,230000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会计学科学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点击科学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科学大爆炸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科学拔牙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理、情、技”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