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氨肽辅助治疗对小儿喉乳头状瘤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疗效的影响△

2014-11-01 03:09匡玉婷赵斯君彭湘粤黄敏吴雄辉李赟龙松良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乳头状亚群患儿

匡玉婷 赵斯君 彭湘粤 黄敏 吴雄辉 李赟 龙松良

小儿喉乳头状瘤(juvenile-onsetlaryngeal papilloma,JLP)是侵及喉部的一种非浸润性良性上皮肿瘤,具有多发性、侵袭性及复发性的特点,常需多次手术治疗。人乳头状瘤病毒(HPV)6、HPV11的感染与喉乳头状瘤的发生密切相关[1],此2型即为生殖器尖锐湿疣的重要致病因子,母婴垂直传播为重要的传播方式。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JLP患者存在着免疫功能低下,宿主的免疫反应对HPV感染的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脾氨肽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本文研究JL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脾氨肽对JLP患儿的免疫调节作用及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2011年2月~2012年8月在本科就诊的60例JL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JLP手术组(30例)及JLP联合治疗组(30例),随诊至治疗后6个月。2组未治疗前作为病例组(60例),并以同期体检的20例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JLP 60例患儿中,男性32例,年龄(2.90 ±1.86)岁;健康对照组中,男性12例,年龄(3.10±1.25)岁。所有JLP患儿均参照雷文斌等[2]提出的儿童复发性喉乳头状瘤肿瘤范围的量化评估表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将喉气管等分为22个解剖亚区,其中喉分11个解剖亚区:会厌的喉面和舌面,左、右杓状会厌襞,左、右室带,左、右声带,前、后连合,左、右声门下;气管、支气管分4个解剖亚区:气管,左、右支气管及气管造瘘口;7个其他区域:鼻,咽,硬腭,左、右肺,食管和其他,每个亚区各计1分。按每个解剖亚区肿瘤的严重程度分为3级,肿瘤基底部面积<0.1 cm2为轻度(1分),0.1~0.5 cm2为中度(2分), >0.5 cm2为重度(3分),再计算总积分。从表1分析,JLP联合治疗组及JLP手术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体征及总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可比性。JLP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在年龄及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1 JLP联合治疗组与JLP手术组一般资料的比较[n(%),]

表1 JLP联合治疗组与JLP手术组一般资料的比较[n(%),]

组别 男性 年龄 声嘶 喉鸣 气促 三凹征 评分JLP 联合治疗组 18(60) 2.80 ±1.85 30(100) 25(83) 28(93) 28(93)7.86 ±3.47 JLP 手术组 19(63) 2.90 ±1.47 30(100) 27(90) 29(97) 27(90)7.97 ±3.26

1.2 方法 60例JLP患儿的手术均为同一术者完成,手术方法均采用喉内镜下电动吸割器切割肿瘤的方法。JLP联合治疗组从手术完成后的第1天开始口服脾氨肽干冻粉剂(2 mg/支,浙江丰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每次2 mg,每日1支,3周后隔日1支或每周2支,总疗程2个月。JLP手术组术后不加任何免疫治疗。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接受常规的体检、电子喉镜、T细胞亚群的检查。

记录2组患儿术前及术后6个月复诊时电子喉镜的情况并予评分,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通过检测T细胞亚群评估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所有患儿采血前6个月均未使用过激素、血液制品等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血清T细胞亚群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随访6个月内肿瘤无复发,双侧声带活动好,发声功能改善,无呼吸困难者,参照上述评分标准进行评分(0~2分)。有效:肿瘤范围明显缩小,声嘶改善,评分较前次手术前评分降低2~6分。无效:治疗前后肿瘤的范围无明显缩小或1个月后肿瘤频繁复发,仍有明显的声嘶、气促、吸气性三凹征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总评分较前无降低或升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JLP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T细胞亚群的比较JLP病例组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LP病例组CD8+T细胞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JLP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T细胞亚群的比较()

表2 JLP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T细胞亚群的比较()

组别 例数比值JLP病例组CD3+T(%)CD4+T(%)CD8+T(%)CD4+/CD8+T 60 65.4 ±4.6 33.9 ±4.0 28.1 ±2.41.18 ±0.26健康对照组 20 70.3 ±3.8 39.7 ±3.6 26.8 ±2.81.52 ±0.41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JLP联合治疗组与JLP手术组电子喉镜下肿瘤范围的评分、临床疗效的比较 JLP联合治疗组的肿瘤量化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7.86±3.47)分及(3.13±2.12)分,JLP 手术组的肿瘤量化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7.97 ±3.26)分及(4.77 ±1.93),2 组术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15,P <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见表3。

表3 JLP联合治疗组与JLP手术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2.3 JLP联合治疗组与JLP手术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比较 治疗前JLP联合治疗组CD3+T 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T细胞比值与JLP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治疗后6个月,JLP联合治疗组CD3+T细胞、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T细胞比值较JLP手术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T细胞较JLP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JLP联合治疗组与JLP手术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比较()

表4 JLP联合治疗组与JLP手术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比较()

注:a示治疗后,与JLP联合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值治疗前 JLP联合治疗组组别 CD3+T(%) CD4+T(%) CD8+T(%) CD4+/CD8+T 64.6 ±4.4 33.4 ±4.2 29.1 ±2.0 1.16 ±0.21 JLP 手术组 65.9 ±4.6 34.2 ±3.8 28.3 ±2.6 1.20 ±0.24治疗后 JLP 联合治疗组 70.8 ±5.8 40.9 ±4.5 27.3 ±2.8 1.50 ±0.22 JLP 手术组 64.9 ±4.7a 34.1 ±3.7a 28.4 ±2.6 1.18 ±0.19a

2.4 不良反应 随访JLP联合治疗组服用脾氨肽期间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变化。

3 讨论

JLP复发率高,尽管形态学上它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有广泛的喉黏膜浸润,甚至伴有气道外生性损害,易造成喉梗阻,所以比成人型更有侵袭性[3],故治疗上很棘手。有关疾病发展过程和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研究显示,2岁以下患儿疾病的复发率和侵袭性较强;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患儿复发次数减少,有的甚至可自愈,说明该病的发展与患儿机体免疫力有关。王军等[4]研究分析了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recurrent respiratory papillomatosis,RRP)患者的相关免疫基因谱,结果显示RRP患者与免疫应答过程相关的多个基因表达异常,提出HPV逃逸机体免疫监视是HPV感染机体的重要因素。早在1988年,Kousy等就提出JLP以细胞免疫为主,病毒和免疫系统间的作用发生于上皮内,通过宿主的第一道防线巨噬细胞处理并传递病毒抗原,同时激活了T细胞发挥效应。目前通过许多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数据也发现,在HPV感染患者的免疫系统中,细胞免疫所起的作用比体液免疫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5-6]。何冰等[7],崔彦儒等[8]通过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喉乳头状瘤患者存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细胞免疫在HPV的诱导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决定着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消退[9]。T细胞不仅是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而且还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其中CD4+T细胞、CD8+T细胞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正常生理中各T细胞亚群相互制约,维持着动态的平衡,形成适度的免疫应答,既能清除抗原性物质,又不损伤机体的自身组织,维持着正常免疫功能。但当T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发生异常时,机体就可能导致免疫紊乱并发生疾病[10-11],这可能也是乳头状瘤复发的原因之一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JLP病例组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较健康对照组降低,而CD8+T细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这与Stern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JLP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导致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

基于JL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及实践证明手术不能解决JLP的治愈问题,因此多年来许多学者在改良手术方法的同时,也在尝试研究及开发辅助性药物的治疗。最常用的辅助药物是α-干扰素,但是α-干扰素有发热、关节肌肉酸痛、腹痛等副反应,且需皮下注射,患儿用药的依从性较差。脾氨肽是一种新型口服多功能细胞免疫增强剂,是从健康新鲜动物脾脏中提取的肽及核苷酸类复合物,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免疫调节因子。药理机制:具有特异地将供体某一特定细胞免疫转移给受体,非特异性地增强受体的细胞免疫体系,改善单核细胞与含有免疫球蛋白复合体结合的能力,同时具有促进干扰素及淋巴因子释放的功能[13]。多项研究[13-14]显示,脾氨肽能通过调节体内 T细胞各亚群水平,使患者失调的免疫功能获得纠正,免疫功能低下的状况得到改善,从而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促进病情的恢复。另有文献显示,脾氨肽具有促进干扰素及淋巴因子释放的功能,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能促进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激活单核-巨噬系统活性,对组织中病毒的复制有一定抑制作用。田春华等[15]将脾氨肽用于尖锐湿疣术后患者,结果与单纯手术患者比较,发现脾氨肽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复发率,临床疗效确切。本研究通过JLP患儿在喉内镜下电动吸割器切除肿瘤后加用脾氨肽辅助治疗,并以单纯电动吸割器切除肿瘤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进行了疗效、肿瘤量化评分及T细胞亚群的比较,结果发现:JLP治疗组的疗效高于JLP对照组,总评分低于JLP对照组。JLP治疗组口服脾氨肽后T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T细胞比值较JLP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脾氨肽可使JLP患者T细胞亚群恢复正常的比例,从而维持T细胞亚群各细胞间的平衡,改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发挥治疗及防止JLP复发的作用,为脾氨肽治疗JLP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脾氨肽辅助治疗JLP,有利于纠正患儿T细胞亚群功能的紊乱,改善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失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该药安全、有效、服用方便,患儿用药的依从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Lopez Amado M,Garcia Caballero T,Lozano Ramirez A,et al.The detec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papillomas of the larynx and tonsils through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DNA in situ hybridization[J].An Otorrinolaringol Ibero Am,1997,24(3):269-280.

[2]雷文斌,苏振忠,文卫平,等.儿童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肿瘤范围的量化评估[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21):970-972.

[3]Andrus JG,Shapshay SM.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laryngeal papilloma in adults and children[J].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2006,39(1):135-158.

[4]王军,马丽晶,叶京英,等.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的免疫逃逸机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16(6):331-333.

[5]Syrjänen K.Mechanisms and predictors of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PV)clearance in the uterine cervix[J].Eur J Gynaecol Oncol,2007,28(5):337-351.

[6]James EA,DeVoti JA,Rosenthal DW,et al.Papillomavirus-specific CD4+T cells exhibit reduced STAT-5 signaling and altered cytokine profiles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papillomatosis[J].J Immunol 2011,186(11):6633-6640.

[7]何冰,朱剑功,李改梅.咽喉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9,30(2):136.

[8]崔彦儒,王军,王阳,等.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患儿外周血T细胞初探[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15(11):649-652.

[9]渠晓丽,王军.影响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程因素[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34(6):359-362.

[10]邹耘,陈兴平,涂亚庭.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及局部NK细胞的变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8(1):68-71.

[11]陈波蓓,包其郁,王宗敏,等.小儿喉乳头状瘤HPV-DNA及体液免疫检测[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14(6):262-264.

[12]Stern Y,Felipovich A,Cotton RT,et al.Immunocompetency in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papillomatosis:prospective study[J].Ann Otol Rhinol Laryngol,2007,116(3):169-171.

[13]胡晓艳,钱卫疆,张双船,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脾氨肽的辅助治疗作用[J].海南医学,2012,23(21):5-7.

[14]王爱飞,叶健敏,胡文辉,等.脾氨肽治疗和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作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1):1457-1458.

[15]田春华,朱甫英,陶爱群.脾氨肽对尖锐湿疣患者电灼术后复发的影响[J].临床药学,2011 ,20(7):66-67.

猜你喜欢
乳头状亚群患儿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2015-2017年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