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药学在行气管切开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4-11-05 09:12湖北省嘉鱼县妇幼保健院437200胡学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22期
关键词:循证药学气管

湖北省嘉鱼县妇幼保健院(437200)胡学军

药效要达到最好的效果,涉及许多因素,包括患者病征的不同,年龄的大小,医生的专业技能等[1]。在临床上运用循证药学,采取优配相结合的用药方法及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可以进一步完善用药的理论及用药模式提高药效。这也对临床用药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临床工作人员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临床药学方法中,对于每个患者的用药方案都要做到科学合理,审时度势[2]。本研究组针对我院气管切开手术患者术后采取循证药学方法进行治疗,并将结果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气管切开手术的病人43例为我院在2010~2012年间收治患者样本,其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在20~81岁,平均年龄50.5±2.3岁。本研究实验随机分两组,分别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试验组采取循证药学模式,按照患者病情制定用药指导方案;对照组则按普外科手术后常规用药进行治疗。

1.2 用药方案 对试验组采取循证药学模式,对照组则按普外科手术后给予应用剂量的抗菌药和镇痛剂术后进行治疗。循证方法治疗方案对患者提出问题,了解其复杂、焦虑的心理及生理活动。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常会伴随有患者的一些情绪上的变化及呼吸困难,一般需要镇静剂或少量麻醉药。由于人们对镇静剂的认识存在误区,常常对患者的疼痛置之不理,造成患者极大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气管切开术后应运用循证用药原则对患者疼痛的原因、方式及部位进行系统研究。对手术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以往的案例分析及查阅文献资料进行专家讨论,而后针对不同的病征循证用药。如:患者早期出现呼吸困难或创伤疼痛应给予镇痛药等予以缓解;出现感染,则给予一定量的抗菌药进行治疗[3]。

1.3 患者疗效的评价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周的疗效观察分析,观察两组手术愈合情况及疼痛持续的时间。并分析两组患者在医院所开展手术的价值和可行性,同时,探讨手术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制约其进行的条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方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处理,P<0.05表示为统计学意义。

附表2 两组手术并发症、手术成功率分析及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所需时间、出血量、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颈部疤痕分析及比较,由附表1结果得知,试验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手术出血量显著降低、切口愈合显著缩短、颈部疤痕明显小。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手术并发症、手术成功率分析及比较,由附表2得知,两组手术皮下气肿、窒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手术成功率高达95.6%。

3 结论

试验组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切开术的术中出血量。由于患者出血量少,则明显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几率小。且由于其创伤小,愈合后易被皱纹遮挡,较传统手术美观[4]。但经皮气管切开术成功率较传统低,要求医生专业技术扎实,需要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技术熟练且经验丰富。循证药学是循证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或延伸。通过药师的药学临床实践,加之其专业的知识体系和经验,可以对患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的治疗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并可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正确的决策。在我院开展循证药学研究对医生的临床用药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提高了医生的多方面意识,对治疗水平的提高,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当然,作为医药发展的新方向,循证药学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如医务人员人文知识体系匮乏及临床知识面狭窄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循证药学的发展。我们相信,通过有效的实践及培训,可以使医务人员的评判性思维、文献检索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本文认为,应用循证药学对需行气管切开术的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特别适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附表1 两组HEV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

猜你喜欢
循证药学气管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