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策略探究

2014-11-07 11:36肖曙
科技资讯 2014年9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策略

肖曙

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指出计算机基础课程目前所面临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中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革策略,以期提高中专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c)-0173-01

如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所面临的创新和发展机遇越来越多,这当中就包括教育事业。身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拥有一种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递和应的基本能力,并且对于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已成为每个人基本的文化素养和工作技能。对于中专生来说,就应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但是目前中专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因此,中专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问题

1.1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在进入大专院校之前具备的计算机基础不同,这跟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教育部门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例如:有些学生来学校之前,就已经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简单的操作技能,那么他们对教学中再出现的这类知识就不感兴趣,而有些学生只熟悉某方面的计算机在线操作,但是对其它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掌握有限。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原因,可能对于计算机了解甚少。因此多种因素导致入学的学生对计算机认知与操作水平处于不同的层次。

1.2 教材滞后

教材对于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学习都很重要,但目前大多数教材都没能突出“重在实践”的中职中专教育的特点。教材的内容更新速度慢,学生学习的内容依依旧停留在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Office等内容的简单操作上。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也有很多基础知识与目前中小学的学习内容重叠,从而导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等同于计算机使用的零基础课,导致学习兴趣降低。

1.3 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是理论讲授和实验分开来进行授课的, 教师现在教室上理论课程,然后安排实验。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及时掌握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是不利的,降低了课时利用率,同时也不利于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2 中专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形式

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我国计算机产业迅猛发展,如今,计算机已经从以前想都不敢想拥有的东西变为几乎每个家庭都可以够买的电器,计算机的在生活中的普及固然可喜,但是也对计算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的使用也从以前的单机为主发展到如今以网络为主,以往的计算机教育启蒙都是从高校开始的,但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计算机的启蒙教育的主战场转移到中小学阶段,特别是中学阶段,这样高校计算机教育可以跨越一个零起点。

中专教育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任务,就是使同学们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确实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

3 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策略

3.1 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水平的不同,采取分层教学,在新生开学时进行技能测试,然后依据情况将学生分成2~3个层次,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允许其免修该课程, 或者是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像计网页制作、算机编程等,主要是引导他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一定基础的,则重点进行项目训练, 以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为主,努力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而对于那些入学前很少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则需要系统地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使其爱好学习计算机并顺利通过相关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并且能完成个人简历、小报、幻灯片制作、收发电子邮件、上网收集资料、数据统计报表和图表的生成等。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就能到达到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2 建立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网络学堂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要相应改变。面向教学的网络平台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教学环境。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的网络课程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要求在任何时间、地点灵活地安排学习计划。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随时相互交流。因此可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优势,探索基于网络平台的网络学堂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即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这将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通过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换句话说既保持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传统学习方式和网络化学习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混合式教学设计过程中如何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是面临的挑战,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和用自学或在线学习形式结合,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可以接受?如是建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学堂,网络学堂具有在线课程、课程指南、应用园地、实践教学、教学互动和学习支持等功能。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机械的传授知识,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同时可以利用网络,选择跟适合的学习内容。

4 结语

总之,大专院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模式要不断创新。信息时代,计算机基础教学相当重要,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在全面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Fukang,Hejuan,Juhuimin, in: Teaching course for Computer fundamental practice, edited byQinghua publication/ Qinghua University Publising, Beijing(2010), in press.

[2] 黄蓝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J].价值工程,2011(10).

[3] 杨飞.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J].网络财富,2010(19).

[4] 牟连佳,梁皎,李丕显,等.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1).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