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2014-11-07 11:41朱永宏
科技资讯 2014年9期
关键词:汽修专业评价机制职业素养

朱永宏

摘 要: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汽修行业职业素养的特点,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基础及其形成原因,列举了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的基本条件,阐明了围绕职业素养的三大核心,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方法。以及如何建立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职业院校 职业素养 汽修专业 培养方法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c)-0186-02

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学生主要培养目标是合格的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在人才竞争市场占有先机和一席之地。因此,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是提升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有效措施。笔者结合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对如何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 什么是汽修行业职业素养

1.1 职业素养的一般含义

一般来说,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职业素养的三大核心为以下方面。

1.1.1 职业信念

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涵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是一个成功职业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良好的职业信念是由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正面、乐观、用心、开放、合作及始终如一等组成。

1.1.2 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做好一个职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各个职业有各职业的知识技能,每个行业还有每个行业知识技能。

1.1.3 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行为习惯”,职业素养就是通过长时间地学习—改变—形成而最后变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

1.2 汽修行业职业素养的特点

汽修行业职业素养与一般行业有着共同的基础,如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等,还要有汽修行业特有的职业素养。

(1)热爱汽修行业,对汽车业前景充满信心,愿意终身从事汽修相关行业。

(2)具有基本的汽修专业理论知识,在技能方面,求知欲强,不仅具有较扎实的维修技能,而且关注汽车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3)言行举止具有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在工作场所衣着整洁,操作规范,对待客户热情周到。

2 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基础

根据长期的观察与了解,职业院校刚入学的学生基本素质有以下特点。

优点:能吃苦耐劳、待人真诚,心理承受能力强,不怕挫折。思维活跃多变,对新事物敏感,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动手能力强。

缺点:做事耐心不足,坚定性不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不感兴趣。文明意识较差。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语言表达不规范,待人接物方面,对人无正确和礼貌的称呼,不知道如何关心人、帮助人,与人难有合适的沟通;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够。

形成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基础的原因为:职业院校学生有六成以上来自农村,有约30%来自于贫困地区。农村来的学生有城市学生不可比拟的优秀品质,但由于从小所处的脏乱差的环境以及与社会接触较少的状况,加上农村家庭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文明程度不高,就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训练层次较低,内容也是不全面的,使得他们基本没有成型的文明习惯。

根据以上分析,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学生基本素质与汽修行业职业素养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汽修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达到和接近汽修行业职业素养的要求。

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职业院校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掌握相应的方法,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合力,才能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到较为理想的程度。当然了,汽修专业学生培养职业素养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3 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基本条件

3.1 环境条件

主要从实训环境上创设职业氛围。一是实训教室的企业(工厂)化实景布置;二是实训设备现代化;三是实训场地张贴职业理念的各种标语和现场管理看板,四是教师职业化着装。

3.2 师资条件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师者,不仅要授业,更要注重传道。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训和教师自身加强职业素养的养成相结合,大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自身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一是职业道德要高尚,在实训教学中,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理解能力差、动手能弱而对学生进行言语打击或不耐烦,真正塑造一个良好的行为形象。

二是专业技能要高超。具有比较渊博合理的知识和操作能力是职业院校实训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三是职业行为要规范。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在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师要时刻注意言行举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职业和人文素养,努力提升人格魅力,当好学生的表率。

4 培养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具备基本条件之后,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不同素质基础和不同职业素养要求的学生培养方法是不同的,要有针对性。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针对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主要在职业素养的三大核心上下功夫。

4.1 职业信念的建立endprint

良好的汽车维修职业道德是现代汽修业能够正常生存的立业之本。目前,从有关媒体资料披露的信息和在汽车维修企业耳闻目睹的不完全情况看,各种不合理的“黑”修车行为仍然不少。为此,要高度重视学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整合多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形成全员参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工作体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当中,更要结合实际,在组织实训教学的时候,学习一定的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在训练中提升对职业素养含义的理解以及巩固,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4.2 职业知识技能的训练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职业院校实训教学的立足点。

一要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训操作时先自练后示范,让学生体验到了不仅要在实践中学习,还要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灵活运用,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实训的全过程,时刻把握实训场地情况,合理安排,让绝大部分学生行动起来,如利用学习小组的形式,发动学生互帮互助,在实践中培养合作、奉献、创新的意识,从而在职业能力方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二要注重综合能力培养。“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学生除应具备职业活动所需的基本专业技能知识外,更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如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自律自理能力等等。要把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有机协调起来,使之成为一种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要开展励志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职业院校学生从学校、社会、家庭接受了过多的压力,要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咨询,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造就健全人格。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和生活观念。开展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4.3 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在具体的实训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和实际的工厂企业环境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已经有别于普通的课堂教学。因此,实训教师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较多考虑到了工厂企业的要求,在环境的布置和渲染上要更加贴近实际。环境布置和渲染可以是各种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现代管理模式、各种管理方法;也可以通过实训、实习指导教师以身作则,带头规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工序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如要求学生在实训教学中按照企业“5S”管理的要求做好工具、场地的清理、整洁等,使之成为学生的正常操作,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素养,实现学生与企业工人的“零对接”。同时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的实用性和前瞻性,鼓励教师走进工矿企业,将最前沿的技术和要求带回学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5 建立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机制

有效的评价体系具有激励功能,是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切实有效的保障。因此,应建立一个有利于职业素质养成教育顺利进行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中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丰富评价内容。要改变以往单纯“以成绩论英雄”的做法,在学生日常评价中,要突出“职业素质”的内涵,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表现都要纳入评价系统,考试内容以能力测试为主,这样便可引导日常教学向学生素质的方向发展。除考试这种定量评价外,还可采取定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此外,充分利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并以此来磨练学生,让他们做到知心合一,这也是学生走上社会前对自己的最后检验。

参考文献

[1] 尹凤霞.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毛根庆.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M].科学出版社,2011.

[3] 梁渭雄,孔棣华.现代教育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endprint

猜你喜欢
汽修专业评价机制职业素养
“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