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4-11-08 05:48
教育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论文学科方法

钱 兵 程 杰

(钱 兵,程 杰: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钱 兵:副教授,博士生 江苏徐州 221008 责任编辑:张 敏)

一、引言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2〕因此,课堂提问一直是一线教师及教育理论研究者格外关注的话题。了解课堂提问研究的现状,明确课堂提问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对于改进和优化教师课堂提问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2003-2012年间关于课堂提问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评述,试图对课堂提问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二、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源采用中国知网 (CNKI)全文数据库。本文以“课堂提问”为关键词,以2003-2012年为时间段,在中国知网上共检索到论文3205篇。将检索结果作为输出数据存入Excel 2003,然后制成直观图表,按论文发表时间、采用研究方法、发表刊物来源、涉及学科、涉及教育阶段、合作方式等内容进行统计,并逐项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

三、结果与分析

(一)课堂提问研究论文年代分布情况

由表1可知,总体上看,2003-2012年十年间,关于课堂提问研究的论文数量呈递增趋势。

表1 论文发表年度分布一览表

为进一步凸显课堂提问研究论文年度分布状况,我们以发表时间 (即年代)为横坐标,以论文发表数量为纵坐标,绘制出论文数量年度变化柱状图,见图1。

图1 论文数量年度变化柱状图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发表论文数量虽然在2004年、2005年略有下滑,但从2006年开始又快速增长。论文发表数量从2003年的169篇发展到2012年的560篇,这表明“课堂提问”已经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二)课堂提问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层次、水平和类型。裴娣娜教授以具体的研究方法作为划分依据,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区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3〕一般来说,不同的研究方法,会产生相对应的研究成果表述形式,反过来说,通过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也可以追溯研究采用的方法。根据课堂提问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追溯其采用的研究方法并绘制成表2。

表2 采用研究方法一览表

由表2可知,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多为理论研究或经验总结,而实验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较少。这可能与关注课堂提问研究的群体有关,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对研究者所属工作单位性质进行了统计,见表3。

表3 研究者所属单位性质一览表

从表3可以看出,高等院校教师与及中小学一线教师比较关注课堂提问这个问题,分别占49.24%和46.33%,科研院所及基础教研机构对课堂提问问题的关注度不够。

(三)论文发表源分布

期刊可以分为一般省级期刊与中文核心期刊,按照课堂提问研究论文发表的期刊来源,绘制成表4。由表4可以看出,在发表的3205篇论文中,中文核心期刊275篇,占论文总数的近8.6%,一般省级期刊2930篇,占论文总数91.4%。可见,课堂提问研究的水平不高,有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

表4 2003-2012年论文发表源分布一览表

(四)涉及学科分布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简称 《学科、专业目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依据 《学科、专业目录》,我们可以把课堂提问行为研究涉及的学科分为13个学科门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及艺术学。依照学科门类,统计课堂提问研究涉及的学科,绘制成表5。

表5 涉及学科分布一览表

由表5可知,课堂提问研究涉及的学科以教育学学科为主,占75.4%,文学涉及的篇数次之,占17.9%,工学及理学等学科更少。

(五)不同教育阶段的分布

中国现行学制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教育阶段。涉及这四个教育阶段的论文共2115篇,因为研究课堂提问的论文还包括课堂提问的影响因素、历史回顾、课堂提问的作用、艺术等内容,这些研究没有涉及到教育学段,故把它们归类为其它。由表6可以看出,课堂提问研究涉及的教育阶段存在着极度不平衡现象。

表6 不同教育阶段分布一览表

(六)课堂提问研究作者分布

从研究方式来看,个人独著论文共有2760篇,占论文总数的86.1%,合著论文共445篇,占论文总数的19.3%。在合著论文中,两人合著论文居多,占74.8%,三人合著论文只占合著论文的17.9%;四人合著论文占合著论文的4.3%(见表7)。由此可见,个人研究仍是课堂提问研究的主要方式,两人合作研究也不多见,仅为333篇,多人合作研究的局面尚未形成。

表7 论文作者分布一览表

普赖斯定律认为:“科学家总人数开平方,所得到的人数撰写了全部科学论文的50%”。〔4〕依照这个定律,我们以第一作者 (或执笔人)为准统计作者数量,发现在3205篇论文中,发表论文仅一篇的作者有3136人,占作者总数的98% (合著论文的多个作者也包括);发表论文在3-5篇及3篇以上的作者仅有10人,占作者总数的0.28%。由此可见,课堂提问的研究队伍尚不稳定,核心作者群还未形成。

四、讨论

对课堂提问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发现,课堂提问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数量和质量的“失衡化”;②研究力量的“分散化”;③研究内容的“集中化”;④研究方法的“单一化”。这些问题不仅折射出课堂提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一线教师在课堂提问实践操作问题上的迷茫与混乱。

(一)研究数量和质量的“失衡化”

课堂提问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常规手段,一直受到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从2003年至2012年,短短10年间,发表论文高达3205篇之多,但吊诡的是,在3205篇文章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研究成果仅有275篇,还不到发表论文总数的百分之十,由此可见,研究数量和质量存在着“严重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课堂提问研究水平过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研究力量的“分散化”

在研究方式上,多为个人研究,合作研究很少,仅占研究总数的19.3%,即使是合作研究,也多为研究机构或学校内部间的合作,跨研究机构、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跨阶段 (中小学与高校)的合作研究极少。的确,个体研究存在省时省力、能够充分发挥个体经验的优势,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足之处,从论文发表源就可以看出,论文质量不高,多为中小学一线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经验总结、反思、或建议,这些论文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研究,故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都不会太高,影响力及推广价值也不会太大;同样,由于高校教师“高高在上”,距离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太远,很难亲临一线教学,研究也就常常难以接触“地气”。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者共同合作,集思广益,可以弥补个体研究的不足,可以改变研究力量“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课堂提问研究实践性与理论性的融合,提高课堂提问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三)研究内容的“集中化”

从教育阶段上来看,首先,现有的研究对中等教育的关注较多,对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则明显不足,即使研究者中高校教师占到49.24%的比列,也没有改变课堂提问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等教育阶段的局面。

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存在巨大差异,而且不同教育阶段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因此,课堂提问行为的方法及策略也应该有所不同,然而,从研究内容上看,如何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课堂提问策略,如何针对具体的学科提出课堂提问的策略,不同教学阶段之间课堂提问行为与不同学科之间课堂提问行为存在哪些联系和区别等问题并未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四)研究方法的“单一化”

课堂提问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如同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目前的现状一样:定量研究处于研究方法的边缘,定性研究处于研究方法中的主流。换句话说,对课堂提问的研究缺乏历史研究,缺乏相关与比较研究,缺乏实验研究,缺乏实地观察,多为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大多数研究停留在课堂提问的技巧,课堂提问的艺术,课堂提问的策略等方面,缺乏对课堂提问整体性、深入性的探究。也许有人会说“课堂提问”不过是一个微观教育问题,无须使用多种研究方法,但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高质量课堂提问的研究同样需要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

申继亮等 (1998)认为,课堂提问具有获取教与学反馈信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功能。但从上述对课堂提问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来看,要想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这些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1〕陈秋红.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4 (10): 43-45.

〔2〕宋秋前.课堂提问行为的临床诊察与改进 〔J〕.课程与教学, 2004 (13): 22-24.

〔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1-12

〔4〕张季娅.洛特卡定律与普赖斯定律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84 (9): 17-22.

猜你喜欢
论文学科方法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